標籤:

服裝里的日本史:讀《中國與東北亞服飾文化交流研究》

這篇文章是接著上篇《朝鮮半島》來說的。當我看日本篇的時候,感覺是比朝鮮半島篇難說的。說來奇怪,筆者原本對日本了解的要比對朝鮮半島了解的深刻,為何有如此看法?

仔細想來原因有此二種:第一,大概是中國關注日本的要比關注朝鮮半島的多一些,如果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寫,有什麼謬誤的話,害怕方家恥笑;第二,日本雖然號稱「萬世一系」,但實際上還是可以區分不同時期的,不同時期的服飾風格也有展現,而筆者不是專門研究這方面的,如果亂寫,真的要貽笑大方了。

不過想的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還是寫出來,請方家指教才是上策。

現在姑且就把日本歷史分為三大部分吧:日本早期歷史、封建時期和近代

首先讓我們看看日本早期歷史時期的服飾吧。

一、日本早期

「日本原始文化和經濟的生成和發展,經歷了繩紋文化(約前七八千年至前3世紀)、彌生文化(前3世紀至3世紀)、古墳文化(3世紀至7世紀)。」——來自《中國與東北亞服飾文化交流研究》。

1.繩紋文化時期

這一時期的服飾風格已不可考,在考古學上只留下了一些裝飾品,例如腕飾、髮飾等等。見下圖:

【圖】繩紋時代

如果真的要說出一個相似的文化來說,根據這本書的說法,日本繩紋時期的服飾風格應該接近於中國的河姆渡文化。那河姆渡文化的衣著應該是怎樣的呢?下圖應該可以反映出一些東西吧

【圖】河姆渡攝影

2.彌生時代

彌生時代的日本,特徵就是受到大陸影響特別明顯,稻作技術傳入以及金屬器的使用,成為這一階段的象徵。

彌生時代,大陸文化強烈影響著日本,這從兩件事上可以看出來。一是《史記》記載的徐福東渡一事,雖然這件事很有可能是傳說,但從某種程度上證明,早在秦漢時期,就有中國人移民日本。二是衛滿朝鮮的建立,以及漢武帝時期統治朝鮮,這些都有助於以朝鮮為中轉站,人們把中華文明傳播到日本。

與繩紋時代一樣,彌生時代同樣沒有留下考古學意義上的服飾,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彌生時代的日本是有紡織物的,而在中國的文獻中,同樣有日本彌生時代的服飾記載:《三國志·倭人傳》記載:「男子皆露紒,以木棉招頭。其衣橫幅,但結束相連,略無縫。婦人被發屈紒,作衣如單被,穿起中央,貫頭衣之。」因此,這本書作者竺小恩女士認為當時的日本人穿著應該是舊石器時代的款式。

但這裡筆者存疑,因為在繩紋時代,大陸的青銅器和鐵器製造技術已經傳到日本,而且紡織技術也傳到日本,怎麼可能還是舊石器時代的款式呢?況且舊石器時代的款式究竟是什麼,作者也沒有在書中提出來。從《三國志·倭人傳》的記載來看,加上《日本服飾史》的圖片,筆者確信了下面這張圖,應該就是日本彌生時代的服裝款式。

【圖】彌生時代

3.古墳時代的日本服飾

古墳時代大致時間與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相對應,由於這一時期位於日本本州的大和國統一了日本列島,因此在日本歷史上,這段歷史又被稱為大和時代。

由於這一時代出土了不少文物,文物上有關於這一時期人們的穿著,所以不用臆想,下面兩張圖,一張為出土的埴輪,所謂埴輪就是古墳時代人們用來陪葬的陶器的總稱。

【圖】古墳時代·埴輪

這張圖為後人復原的古墳時代的穿著

【圖】古墳時代

根據文獻記載,古墳時代人們的服裝材質,大多數是麻。

二、封建時代的日本服飾

日本不同歷史時期的稱謂,可以從都城的變遷來說。

古墳時代之後就是日本歷史上的飛鳥時代了,從飛鳥時代一直到平安時代前期(7世紀初——9世紀末)的這段時期內,日本全面學習中國的文化,同樣包括服飾文化。讓我們來看看這段時期的日本服飾吧。

這一時代同樣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前期

一)唐風時代

1、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的由來,是以當時日本的國都位置命名的,公元592年,推古天皇即位於日本的飛鳥川流域,一直到公元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即奈良)的這一百多年,被稱為飛鳥時代。

從飛鳥時代的政治家聖德太子的花香中,可以看出當時中國服飾對日本服飾的影響。

【圖】聖德太子

從這幅圖中可以看出,「聖德太子戴襆頭,著圓領缺骻袍,手持笏板,腳著皮靴;兩位侍女著男裝,梳環髻。」——《中國與東北亞服飾文化交流研究》。

不過在日本NHK電視台的《聖德太子》電視劇中,劇中扮演聖德太子的演員,服裝與上圖中的不一樣,這應該是日本從古墳時期到飛鳥時期的過渡服飾吧。

【圖】聖德太子 NHK

而女子服裝可以從這幅圖看出來。

【圖】飛鳥時代 女

2.奈良時代

奈良時代十分短暫,從公元710年到公元794年,只有短短的84年,但這一時期的日本服飾擺脫了飛鳥時代的特色,全面進入到了所謂的「唐風時代」。這從下面就可以看出。

【圖】奈良時代

【圖】奈良時代2

圖中男子著裝是模仿中國的公服制度,不同官階的服裝顏色是不同的。而奈良時期女子的服裝則與唐裝非常接近。

奈良時代人們的穿著一直持續到平安時代前期。

3.平安時代前期

794年,恆武天皇遷都到今天的京都,當時稱為平安京,日本歷史進入到燦爛的平安時代(也是筆者最喜歡的日本歷史時期,大概是《源氏物語》的影響吧)。

平安時代,如果按照是否派遣遣唐使來算,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歷史從794年到894年,後期從894年——1192年。

平安時代前期,唐朝文化還對日本起著重大影響,而隨著日本停止派遣遣唐使,日本文化開始走向獨立發展道路,從所謂的「唐風文化」轉向「和風文化」。

二)和風時代——獨立發展道路

1.平安時代後期

平安時代後期,日本的服飾逐漸擺脫唐朝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從奈良時代到平安時代,可以很明顯看出這種變化。

平安時代可以說是貴族的時代,而當時的武士階級還在給貴族當馬仔呢,因此這一時期的主流服飾審美,還是貴族的審美,日本的貴族又被稱為公家,讓我們來看看這一時期貴族的服飾吧。

首先是男性的服飾,分為兩套,一套叫束帶,一套叫狩衣。前者是朝服,後者是便服。

【圖】平安時代束帶

【圖】平安時代狩衣

而女子的服飾,叫十二單衣,不過這是在正式場合穿的,如果一般的禮儀場合,就如下圖所示的。

【圖】十二單衣

【圖】女子五房小衣

平安時代後期,武士階層逐漸崛起,因而其審美風格成為主流,武士的審美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深遠,如果回顧這段歷史,應該就會明白《菊與刀》中的隱喻了吧。我想,菊就代表平安時代人們對風雅和美的極致嚮往;而刀就是武士階層對日本的影響吧。

2.鎌倉幕府時期

鎌倉幕府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幕府,而這一階段,服飾也開始從裝飾意味濃厚轉變為實用,服裝材料的使用也更加精簡,看看下圖就知道了。

【圖】源義經

這幅圖同樣是日本NHK大河劇《源義經》的截圖,源義經是日本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悲劇英雄,他是鎌倉幕府創始人源賴朝的弟弟,這幅圖中的源義經,穿著就是鎌倉幕府時代的典型武士正裝。

【圖】鎌倉時代 女

這幅圖是鎌倉時代武士階層上層女性的正裝。

不過筆者這裡還想分享一張圖,是大河劇《平清盛》里鎌倉幕府創始人源賴朝的妻子北條政子的劇照,可以一窺當時日本武士上層女性的穿著。

【圖】北條政子

3.室町幕府時期

室町幕府是日本第二個幕府,此時日本服飾風格,相較鎌倉時代,稍有變化。

【圖】室町時代

圖中從左到右,依次是公家(貴族)直垂、公卿小直衣、武士素襖、武家婦女所穿的小袖。

但依筆者多年看日本大河劇的經驗,最後一點我敢肯定,應該是竺小恩女士這裡寫錯了,最後一個應該是出家為尼後的穿著。

4.戰國時代

日本戰國時代,是指室町幕府末期到安土桃山時期這段歷史。表現這段歷史的大河劇很多,而且日本人也很喜歡這一時期的歷史,好多耳熟能詳的人物都在這一時期,例如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下圖是書中對這一歷史時期日本人服飾的圖片描述

【圖】安土桃山

從左到右,依次是武士便裝、胴衣,上流婦人衣著,以及游女的服飾。

讓我們來看看大河劇中的服裝

【圖】江·公主們戰國

左邊為德川幕府第二代將軍,右邊為他的正妻阿江,她的舅舅是織田信長

5.江戶時代

到了江戶時代,這一時期和服的形制基本確定下來。

男子和服比較簡單,而女子服裝比較複雜,不過典型的就是這樣

【圖】江戶時代

總結

其實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筆者也是邊寫邊想,怎樣梳理日本的服飾變革,想了一下,就寫下如下文字:

其實飛鳥時代之前服飾,根本不值得一提,一點都不好看。

飛鳥時代到奈良時代,日本服飾風格是明顯學習唐朝的。

而平安時代,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代表就是我們腦海中絢爛多姿的貴族服飾。

鎌倉幕府時期,一直到戰國時代末期,服飾的審美風格就是以武士階層為準。

而江戶時代,由於市民文化的發達,日本和服的審美,從武士的樸素,開始向華麗方向發展,直到形成我們今日印象中的和服。

圖片來自網路

參考書籍:竺小恩:《中國與東北亞服飾文化交流研究》。


推薦閱讀:

學生黨怎樣自己製作和服?
一見鍾情黑留袖
箱枕:藝妓晚上怎麼睡覺?解決方案就在這裡!
穿日式和服風格的衣服走在大街上會不會被人唾棄?
和服拍攝+閨蜜照

TAG:和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