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難題:穆斯林要求「自由」,世俗化要求「平等」

法國的國旗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但這個價值觀目前日益受到穆斯林的挑戰。

在「自由」與「平等」之間,法國的穆斯林要求「自由」。他們認為,自由就是一種「做自己的權利」,一種可以維護自己特性的權利,一種可以與大多數法蘭西公民「不一樣的」權利。相形之下,法國政府或世俗社會則更強調「平等」,他們認為平等就是每個法蘭西公民「都一樣」,不允許有任何「特殊」公民的存在。

為了維護法國的世俗社會,政府先後通過了「頭巾禁令」、「罩袍禁令」等,部分公立學校不再提供清真餐,希望以此改造穆斯林公民或移民的宗教特性,使之進一步融入享有普遍自由的法蘭西公民社會。

法國的穆斯林則針鋒相對,舉起了「自由」大旗,以維護宗教信仰自由為名,借口「自由權」而限制或剝奪女性的權利,也有穆斯林社群有意識地利用「自由權」自我封閉,遠離主流社會。他們的目的是為了保存自身的宗教信仰傳統,抵禦法蘭西世俗文化的蠶食或同化。

法國穆斯林所謂的「自由」只是相對於世俗社會的自由,在其群體內部則沒有退教自由和批評伊斯蘭教的自由。法國政府認為這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頒布法令禁止其內部的某些做法,比如穿罩袍和布基尼等。而法國穆斯林則認為法國政府的平等是雙重標準的平等,在工作上穆斯林群體因膚色和教育水平等受到排擠而失業率高於其他群體時,法國政府借口「平等」而不給予穆斯林群體特殊照顧和政策傾斜;當恐怖襲擊發生後則將矛頭對準穆斯林群體,對他們採取有別於其他群體的歧視措施。

法國的身份證上是沒有民族這個屬性的,其他人要區分穆斯林是無法從身份證件上進行區分的,只能通過膚色、口音和阿拉伯特色的姓名來進行。法國的價值觀是尊重所有人的權利,促進社會的公平平等,減少對少數族裔的歧視,即使極端分子會利用這個發動恐怖襲擊。

要使穆斯林群體法國化,單靠禁令使穆斯林群體在外表和其他世俗群體一樣並不是解決辦法,讓宗教法國化可能才是根本解決之道。法國法律規定政府不能向宗教場所提供資助,許多法國清真寺從一些特定國家吸納資金。摩洛哥2016年對法國伊斯蘭宗教的支持預算為600萬歐元,沙特自2011年以來的花費是400萬歐元。此外,土耳其、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還分別向法國派遣了151、120和30個全職伊瑪目,涉及2500個伊斯蘭場所。根據最新的激進化調查報告,2010年至2014年間,法國淪入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之手的的清真寺和祈禱室數量翻番,從44個增加到89個。

推薦閱讀:

漢人能去「清真食堂」嗎?
中國塔吉克的宗教信仰
《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的個人意見
對穆斯林「子宮傳教」的澄清
德國會不會重蹈特洛伊覆轍?

TAG:法國 | 穆斯林Muslim | 伊斯蘭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