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創立一家成功的生物技術公司,需要怎樣的人生履歷?

全面剖析五位生物技術界大佬的人生軌跡:Editas Medicine,Genentech,Amgen,Celera Genomics,華大基因,五家著名生物技術公司的創始人都是怎樣的人物?他們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為身價過億的生物產業大佬?他們又是如何在生物技術行業找到獨特的商機?生物技術創業,需要哪些背景和資源支撐?(查看第一期請點擊這裡,關於Abcam,23andMe等公司創始人)

1. Editas Medicine:從科研到商業的迅速轉化

儘管背負了很大的爭議,但張鋒確實是一位天才式的科學家。在高中時,他就入選了MIT的Rerearch Science Institute夏令營(全球僅錄取80人),在高中畢業時更是獲得了「英特爾科學獎」的第三名(全球最權威的高中生科學競賽)。後來當他進入哈佛大學,師從著名科學家莊小威,更是讓他得到大展拳腳的機會。在30歲時,他已經被MIT聘為副教授。能夠在CRISPR-Cas9研究領域做出重大突破,也是合情合理。同時,他的高智商也體現在商業眼光上。當CRISPR技術日漸成熟,他迅速把握住機會,與各路大牛共同建立了Editas Medicine,搶佔了這個新興市場的有利位置。

年齡:34(33歲創立Editas Medicine)

Editas Medicine市值:7.14億美元(已上市)

Editas Medicine主營業務:基於CRISPR-Cas9和TALEN基因編輯技術的疾病創新療法

如何把握商機:2012年之後,CRISPR技術呈爆髮式發展,而它在基因治療領域的潛力也日漸凸顯。包括張鋒在內的五位基因編輯技術的先驅科學家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在2013年吸納了4300萬美元的A輪投資,共同成立了Editas Medicine。

資源優勢: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是公司的核心。而張鋒在多所名校學習和工作的經歷也為他提供了諸多資源上的便利。

2. Celera Genomics: 足以抗衡世界的力量

克萊格.文特爾是一位傳奇式的科學家。當他高中畢業去美國海軍服兵役時,還以是一名遊手好閒的「小混混」。然而,他在新兵入伍的智商測驗卻得到了驚人的分數,因此被派去當醫護兵,並學習醫學知識。這不僅為他的科學之路提供了啟蒙,更是讓他避開越南戰場前線,逃過一死。當他回國開始學習生物科學,學術道路也是一帆風順。當「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始執行,各國科學家花費數年和一半的經費,僅僅完成了整個人類基因組3%的測序。然而,克萊格卻建立了Celera Genomics,拒絕與官方合作,利用獨創的EST測序技術,憑藉一己之力在短期內趕超了六國科學家的成果。終於,在美國總統柯林頓的撮合下,Celera加入了官方行動,並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提前了兩年。他的商業頭腦也不遜色於科研實力-他甚至試圖將人類基因的測序結果申請為專利(儘管沒有成功)。

年齡:70(42歲創立Celera Genomics)

Celera Genomics市值:曾經上市,2011年被Quest以6.71億美元收購

Celera Genomics主營業務:人類基因組測序和基因探索,並向醫藥公司出售數據

如何把握商機:1990年開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商機。克萊格憑藉過人的科研實力和超前的商業眼光,捕捉到了這個機會。因此,他投入大量精力,並在1991年發明了EST測序法。待技術改進成熟後,克萊格成立了Celera公司,並最終促成了與官方研究機構的合作,將這項計劃的完成提前了整整兩年-這無疑讓克萊格名利雙收。

資源優勢:與張鋒一樣,克萊格的技術優勢也是獨一無二的。同時,他的科研能力令人佩服-曾發表了超過280篇高分論文。多年的學術生涯也讓他積累了大量的技術資源和良好的聲望-這也是促成與政府合作的有利條件。

3. Genentech:用技術改變世界

重組DNA技術無疑是上個世紀最大的技術突破之一。在今天,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臨床醫藥,整個生物技術產業都依賴於這項技術。在重組DNA技術得到應用後,才誕生了「Biotechnology(生物技術)」這個詞,而所謂的「生物技術公司」,也都是在這之後才誕生的。赫伯特.博伊爾就是這項技術的主要發明者。他是一位典型的科學家,多年來都在學術界發展,從來沒有涉足過商業領域。正是因為投資人羅伯特.斯旺森獨具慧眼,才將這項技術成功的商業化-Genetech也由此誕生。

年齡:80(40歲創立Genentech)

Genetech市值:曾經上市,於2009年被羅氏製藥集團以468億美元收購

Genetech主營業務:涵蓋分子生物技術領域的各個方面,從最初的重組蛋白,到後來的蛋白質工程,生物信息學,甚至是醫療影像。

如何把握商機:雖然手握著足以改變整個生物產業的基因重組技術,但赫伯特並未充分意識到它的價值。直到1976年,他遇見了自己的伯樂-投資人羅伯特.斯旺森。斯旺森堅信,這項技術的潛力是無限的-重組蛋白可以被廣泛地應用在醫學和疾病治療上。因此,他說服了赫伯特,在那一年共同成立了Genentech,開始製造商業化的重組蛋白。在70年代,Genentech接連製造出世界上首個商業化重組胰島素和生長激素,名聲大噪,Genentech從此走上了高速發展之路。

資源優勢:掌握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基因重組技術,並擁有過硬的科研實力。長期在學術界工作,積累了大量技術資源和人才資源。

4. Amgen:「霸道總裁」的商業傳奇

與上述的幾位創始人不同,喬治.拉斯曼並不是利用技術來創立Amgen,而是利用自己豐富的公司管理和商業運作經驗。他在著名科技公司3M集團工作了20年,從最基層的研究員一直做到高層的部門經理,後來更是加入了醫藥巨頭雅培,出任R&D部門的副總經理。他的項目管理經驗十分豐富,在每家公司任職時,都帶領團隊做出了重大突破。在製藥領域,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霸道總裁」。當年Amgen在開發第一款重組蛋白藥物「Epogen」時,遲遲無法提取促紅細胞生成素。喬治給研究人員們下了最後通牒:要麼按期完成,要麼終止這個項目。巨大的壓力下,研究人員們終於在CHO細胞系中成功表達出了促紅細胞生成素,為Epogen的上市奠定了基礎。在多年的奮鬥中,喬治也創造了一個商業傳奇:由他負責的藥物開發項目,共創造了超過90億美元的收益。

年齡:2012在84歲時過世(53歲創立Amgen)

Amgen市值:超過1300億美元(已上市)

Amgen主營業務:生物製藥,主要是重組蛋白藥物

如何把握商機:喬治在雅培研發部門工作時,曾經負責開發新型的肝炎病毒疫苗。然而,當時的疫苗製造技術都在使用滅活的病毒作為抗原,效果不理想。於是,喬治開始考慮是否能人工合成這些抗原,以提高疫苗的質量。在探索過程中,喬治深深地迷上了在當時興起的重組DNA技術。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見了加州大學的教授溫斯頓-後者正在苦苦尋找合伙人,來成立一家重組蛋白技術公司。擁有科研和商業雙重背景的喬治一下子就吸引了溫斯頓的注意。兩者一拍即合,迅速成立了Amgen,開始進行重組蛋白藥物的研發。

資源優勢:喬治不僅從事過多個研發項目,還做了多年的高管。因此,他在技術、管理和商務上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對於公司的運營更是得心應手。他不僅能夠幫助Amgen高效地開展R&D活動,還成功的吸引了多家風投機構的合作,對Amgen多款王牌藥物的上市做出了很大貢獻。

5. 華大基因:「土匪」的逆襲之路

「生物技術界的騰訊」、「基因界的富士康」…這些稱號都是給華大基因的。然而,這卻是一家不按套路出牌的公司,「匪氣」十足。CEO汪建曾經透露過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公司規定,比如:上班發現打領帶的,直接揪掉;女孩子要是剃光頭就給8000塊錢現金獎勵,男人戒煙就給5萬塊;華大電梯門口有一個體量計,身高和體重比值不達標的得不到晉陞和加薪…. 同時,公司還崇尚「無學歷」文化,許多重要人物都是輟學或者沒上過大學-對於一個技術型企業,這聽起來是不可思議的。然而,正是這些不合常理的東西,讓華大得到了「野蠻生長」,迅速成為國內基因行業的老大。成功的背後,也蘊含著無數汗水。汪建曾表示,在2008年之前,他沒有領過薪水。公司初期,每天都要加班十幾個小時,吃住在辦公室。

年齡:62(45歲創立華大基因)

華大基因估值:近1000億人民幣(擬上市)

華大基因主營業務:涉及基因組學的多個領域,包括測序服務和儀器設備製造,以及基因組數據挖掘和分析。

如何把握商機:華大基因的騰飛同樣是把握住了1999年「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機會。1999年9月1日,人類基因組計劃第五次會議在倫敦召開,他與楊煥明院士沒有得到政府授權的情況下,就在會上宣布代表中國承接該計劃1%的測序任務。然而,這次「先斬後奏」的行動給他們帶來了5000萬元的研究經費,華大基因藉由這筆經費得以誕生。

資源優勢:汪建在創業初期明智地選擇了依賴政府支持。他與1997年進入體制內,加入北京新成立的基因研究所,得以走在國內基因組研究的前沿,並獲得了政府的信任。同時,他在美國多年的科研經歷讓他擁有了深厚的技術背景,足以駕馭國內這片嶄新的市場。

ScienceLondon將持續帶來多個著名生物技術公司創始人的介紹,讓大家深入了解生物技術產業,敬請關注!

你們想了解哪家生物技術公司的創始人?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推薦幾位生物技術界的大佬,ScienceLondon將在後續的文章中進行重點介紹!

本文作者(ScienceLondon)保留著作權,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否則我們將通過微信公眾號平台和律師團隊進行維權。

如果您對我們的文章內容感興趣,如果您想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交流討論,請加客服人員微信號入群:wotezefake

Science London 致力於分享生物科技行業最新動態及資訊,同時還不斷推出純天然乾貨的行業分析報告和視頻,我們是科技界辛勤工作的泥瓦匠!

微信公眾號:science_london

微博:ScienceLondon未止科技


推薦閱讀:

培養皿中的「大腦」:最新技術開闢大腦研究的新道路
獨家:abcam上海一級代理,成立一年,銷售額突破4000萬
將活蜻蜓改造成世界上最小的無人機,這家公司腦洞真夠大的 | 科技有意思
人類有可能通過現代工程手段移植翅膀並且具有飛行能力嗎?
顯微注射法中注射針頭是怎樣加工出來的?求詳解?

TAG:華大基因 | 基因編輯 | 生物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