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陌生人社交產品(二)

接前篇

3、發起交流

  當有了目標之後就可以開始發起交流了,發起交流這件事相對於前面的步驟來說,主觀因素佔比高,非常多的用戶在這一步被攔住了。對於如何發起交流,第一句話該說什麼,互聯網上有一部分人專門進行研究,這些人自稱為pick up artist ,發展了一門名為「泡學」的學科。然而,泡學所傳授的技巧對於普通用戶很難具有普適性並形成產品方案,目前主流的解決方案有以下幾種:

  1. 生成幾種招呼語供用戶直接選擇
  2. 提供大量表情
  3. 自動發送名片

  在優化這個步驟時有兩個思路

  一是從發起者角度出發,給發起者更多的控制感。本質就是服務於「發了就比沒法強」心理,提供各種各樣的可以發送的內容格式,而這些內容是否會收到回應設計者並不關心。由於發起者和接受者本身一般不會在產品內進行身份隔離(滴滴打車司機和乘客的那種),本質上一個用戶既可以是發起者也可以是接受者,那麼當一個妹紙收到一個人的招呼時,她其實是清晰的知道發起者所有可能的選擇,基於此,那些俏皮的表情,系統準備好的招呼語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二是通過某種行為攜帶某些信息。比如,某些表情、禮物是付費購買或會員可用,那麼再發送這些表情或禮物時其實是傳遞了一個信息:我有錢,我是會員。將某些信息綁定在某些行為上,這明顯會由於那些平淡無奇的招呼。這類信息不僅限於財富,可以包含很多,比如會員如果和經驗有關,那麼可以說明「我是一個經驗豐富的人」,如果和信用有關,那麼可以說明我是一個「信用還不錯的人」,但這些信息最好能夠體現發送者的某項優勢。同時信息綁定的形式也不是唯一,會員只是方案之一,頭像、聊天氣泡等等。比如app獲取iOS系統的步數統計信息,每日步數超過8000步的用戶發送聊天氣泡是藍色,這樣接受者在看到藍色的氣泡時就知道對面可能是個「熱愛運動」的人。這個例子完全是為了解釋思路而強行創造的一個例子,有明顯的漏洞,但是思路是清晰的:提取某項能夠體現發送者優勢的信息——綁定在某項行為上,而保證信息的代表性、選擇哪項信息、如何提取、如何綁定、綁定在哪種行為上最自然,這些都應該是產品設計者面對產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來給出解答的。

4、收到回應

  這一步對於產品設計者來說似乎比上一步「發起交流」更加不可控,如何讓收到招呼的人更願意回復,這好像是一個完全看用戶心情的一件事。針對這一步優化方案也有兩個思路

  一是過濾前置。這裡首先要提出一個概念:儘管用戶希望的是最終回應的人數越多越好,而回應人數=發起次數×回應轉化率,但是,用戶往往在潛意識中把「回應轉化率」直接理解成「最終回應人數」,所以很多產品設計提高了「回應轉化率」,但可能是在犧牲「發起次數」的前提下完成的。這類方案往往就使用了將過濾前置的設計思路。在前一篇的「選擇用戶」中對於過濾已經有了一些討論。比如一個運動社交產品中,有10個喜歡跑步的用戶、10個喜歡足球的用戶、10個喜歡游泳的用戶,那麼一個喜歡跑步的用戶在發起交流時從一個也喜歡跑步的用戶那裡收到回應的可能性就可能會高。因此,這裡過濾前置的方案對於活躍用戶數有較高的要求,才能沖淡犧牲「發起次數」的感知。

  二是切實的通過某些手段來增加回應可能性,比如同時活躍可能會增加回應幾率,那麼就設計產品方案引導用戶在一個集中的時間段內進行活躍。或者給予回應行為一些激勵。在這個思路上比較考驗產品設計者對於回應型用戶內心活動的洞察,到底什麼因素會讓我更願意回應。

  另外一種我認為很不可取的方式是,使用機器人來模擬回復。然而業界很多產品都在做這件事情。

  在收到回應這件事上,Tinder 又提供了非常好的創新設計。Tinder 本質使用的也是過濾前置思路,如果兩個人不是互相感興趣,那麼就不允許發起交流,只有二者相互感興趣時才允許相互交流。在去思索什麼因素會使回應型用戶更願意回應呢,「我感興趣」這個因素幾乎是最好的解答,也就是說,Tinder 的產品機制可能會把回應的幾率拔高到一個幾乎是最理想的高度,你們都互相喜歡了為什麼不回應呢?而由於 Tinder 將「選擇用戶」和「發起交流」二者解耦的設計,使得用戶在「選擇用戶」階段積累大量的目標用戶,完美彌補了「互相喜歡才能發起交流」比「我感興趣的都可以發起交流」中犧牲掉的大量的「發起交流」機會。Tinder 的設計使得整個用戶流程之間緩緩相扣,以長補短,非常難得。

5、建立關係

  這裡首先需要定義什麼才叫建立關係,我認為能夠在一定周期內多次進行交流互動即可視為建立關係。簡單點說就是,聊的有來有回,又不只一次的聊,這裡聊天可以替換成其他互動行為。

  說實話,對於如何幫助用戶之間建立關係這點我沒有想的太清楚,也沒有感知到哪家的產品針對這部分有非常好的設計,絕大部分還是聽天由命,看用戶自己的造化。從我個人的體驗上來講,最自然的與陌生人建立關係的產品是微信群,這可能是因為微信群天然攜帶某種場景且自帶隱性關係鏈的緣故吧。

  大多數產品在這一步沒法做的很好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為一旦達到「建立關係」定義的標準,往往雙方就相互交換了微信號了。

  寫陌生人社交其實不是本文的唯一目的,我更希望能夠通過本文傳遞出我的產品設計思路:首先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尋找到用戶真實存在的需求,然後描繪出用戶在滿足該需求過程中的完整路徑,再針對路徑中的每一步去思考其相關因素以及優化方案,最後將各個方案和設計沿著路徑串聯起來,做到自然、環環相扣、不互斥。

  後續還會做一些其他產品的分享,也會盡量按照這個思路來寫。

推薦閱讀:

競品分析(閱讀類)
初入產品之門(一)
生活中你都發現了哪些設計沒能滿足需求?請列舉三個
十分鐘讓你看懂「共享經濟」到底是什麼?
設計師如何搞定產品經理

TAG:產品經理 | 社交產品 | 產品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