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不是養豬,光餵食是絕對不夠的
生活中,你是不是經常會聽到一些父母責罵孩子,供你吃,供你穿,辛辛苦苦把你養大,為什麼你就這麼沒良心,這麼叛逆,這麼不聽話,把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歸結是孩子自身造成的。或者身為父母的你,是不是也經常這樣說孩子。
很多父母只是懂得把孩子餵養長大,其實並不懂得還需要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在很多父母眼裡,只要把孩子餵養大,不生病就已經可以了。
養孩子不是養豬,光餵食是不夠的。孩子出現的問題很多都是父母從小的不良養育造成的。你沒有成為「足夠的父母「,孩子長大後便成為了為題兒童。
出來混都是要還的。孩子小的時候,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後借口,不好好養育,僅僅只是提供物質,止步於吃飽、穿暖,無異於給自己埋下了一個將來會爆炸的「定時炸彈「,問題來了,就像祥林嫂一樣,一遍遍的念叨」一把辛酸淚,都是孩子的錯「。
可是事實是這樣的嗎?作為父母,僅僅只是餵食那是遠遠不夠。除了餵養孩子,父母還要做很多,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
20世紀50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哈里·哈洛(Harry F. Harlow)(重要性被低估的著名心理學家,還有很多研究非常好)利用恆河猴(限於倫理要求以及其他限制,不能用人做這個實驗,不過道理是共通的)做了一項實驗。
實驗者製作了兩隻假的母猴,其中一隻用光滑的木頭做成的,外層覆蓋一層毛毛絨海綿等(絨布母猴),在胸前安裝了一個可以餵奶的人工乳頭,身體內還有一個可以提供溫暖的燈泡;另一隻母猴由鐵絲做成,其他方方面與絨布母猴完全一樣。
然後研究者,把兩隻假母猴分別放在兩個單獨的房間里,這些房間與小猴的籠子想通。實驗者把8隻小猴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由絨布母猴餵養,一組由鐵絲母猴餵養。在餵養外,小猴可以隨意地與兩隻假母猴接觸。除此之外,研究者還刻意營造了某些恐懼或著不熟悉的情景(比如玩具熊)。
你覺得小猴子是喜歡絨布母猴還是鐵絲母猴?這種都可以提供餵養但有些許差異的母猴對小猴的行為有影響嗎?
結果發現,小猴偏愛絨布母猴,不論是鐵絲母猴還是絨布母猴餵養的小猴都對絨布母猴產生了強烈的依戀傾向。哪些由鐵絲母猴餵養的小猴也只是在吃奶時迫不得已才離開絨布母猴,吃完後立即回到絨布母猴那裡。
而且,當小猴面臨令其恐懼、害怕的東西時,它們很快就會跑向絨布母猴,並依偎在其身上,以尋求安慰和保護。當小猴被放置於陌生環境時,所有小猴都會立刻奔向絨布母猴。
兩隻假母猴都可以提供餵養,為什麼還會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兩隻假母猴間的主要差異就在於:絨布母猴可以提供接觸安慰(contact comfort),而鐵絲母猴不可以。
從這個角度而言,俗語「有奶便是娘」也不全是正確的,至少對一個孩子,光有奶不夠的,有奶有提供安慰的才是親娘。
哈洛據此研究提出了依戀理論,證明了親子依戀關係對兒童發展的重要作用。依戀是指嬰兒與主要撫養者(通常是母親)之間的最初的社會性聯結,也是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誌。
哈洛在《美國心理學家》雜誌上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愛的本質》,他指出:「作為一個能夠影響情感的因素,哺乳的主要作用在於讓嬰兒同母親有頻繁和親密的接觸。人當然不能只靠吃奶而活。」
之後,大量的心理學家對依戀進行了研究,證明了依戀對個體社會性發展、心理健康的重要價值。
上個世紀早期,美國的孤兒院里的嬰兒死亡率很高。但是,這些孤兒院硬體條件都很好,衛生清潔、食物也充足、營養,但是很多寶寶卻無法安全地存活下來?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和他人的肌膚接觸。美國人類學家AshleyMontagu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根據相關研究得出結論:「當觸覺要求不能被滿足的時候,不正常的行為就會應運而生。」
著名的印度狼孩的例子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狼孩雖然也被餵養大了,但是這些只有人的外形,表現的根本不像一個人。缺乏正常的人類社會的親子關係以及社會性的交流,這些孩子不會說話,不會跟人建立親密關係,心理發展受阻。
有興趣的還可以去找找一找上世紀60年代,羅馬尼亞這個國家的像養雞場一樣的慘無人道、滅絕人性的「育嬰工廠「。
動物學的研究也表明撫摸非常重要。很多群體生活的哺乳動物都有理毛的行為。例如,跟人你叫接近的猴類、猿類,閑暇時間經常會出現理毛行為,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確立群體中的等級地位,另一方面也是群體交流的重要方式,用人類的語言就是說「這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這對於其生存特別重要。
如果你是一個父母,你一定很清楚,如果孩子哭鬧了,你輕輕拍拍孩子的後背,孩子一會就可以平靜下來,恢復常態。
即使你沒有孩子,當你心情不好時,你是不是特別願意依偎在戀人的懷裡,或者靠在好朋友的肩上。
對於親密關係而言,接觸是重要的建立方式以及表達方式之一,有利於建立安全感以及價值感(我是值得被愛的),對於不會說話的嬰兒而言,這一點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根據南方周末的報道,當今的中國有6100多萬農村留守兒童,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孩子長期遠離父母,父母忙於掙錢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可是這些卻特別渴望跟父母在一起。很多父母從孩子一生下來就遠離了孩子,親子之間難以建立良好的依戀及親子關係。我也知道沒有哪一個父母願意背井離鄉,「拋棄「自己的孩子,每個人都是不得已,生存的壓力極大。但是,這卻對這些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網上報道的留守兒童犯罪案例太多了(這裡就不再贅述了),這些孩子其實本身都是受害者,問題家庭導致問題孩子,就是這樣產生的,不過最可怕的是這種悲劇會」遺傳「。
小時候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孩子長大後很難跟人建立親密關係,在婚姻生活中會存在很多問題。大多數家庭中作為受虐者的孩子,長大後極有可能成為施虐者。例如,作為家暴受虐者的孩子很有可能長大後成為家暴的施虐者,他們變得特別敏感,不會懂得如何跟人相處,相信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所以一旦關係出現問題,極有可能重蹈負責,成為自己極其厭惡的父母那樣的施暴者。
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你想一想事實很可能是不是就是這樣的,明明討厭父母的暴力,結果自己卻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人。
我們一向推崇的「孟母三遷「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孟母對孟子合適的愛才是關鍵。別光只是為了孩子上個好學校你也一再「候鳥般遷徙「,經常搬家。相比於擇校,」擇母「對於很多孩子而言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成為一個」高學歷的野蠻人「。
醒醒吧!好好愛你的孩子,有時間多去愛撫你的孩子,不養覺得餵養長大就萬事大吉了,你就已經盡了為人父母的義務。
正如你也需要娛樂,人際社交、旅遊等一樣,你的孩子也需要更多的愛。
養孩子不是養豬,光有餵養是絕對不夠的。
(限於時間以及有些研究記不清楚了,有一些案例說的不清楚,以後有機會再補充)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學了很多年英語,卻不能跟外國人簡單交流?
※有沒有生小孩恐懼?怎麼看待丁克家庭?
※兒童早識字識數對兒童發展是否有影響?
※反轉星球有什麼教育意義?
※饒毅魯白謝宇:中國科學教育需要顯著地提高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