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筆記|龍泉與塞勒姆

大學學的是建築設計,和陶瓷的接觸始於畢業旅行期間,在溫州寶壇寺學習僧家茶道。當時像白紙一樣什麼也不懂,在師父的茶人之眼挑選的茶器中,得到關於美最直接的感受,即使用。得到師父引薦,在龍泉的陶藝家衛武的宋韻青瓷工作室待了四個月,學習了解青瓷的製作過程。後又在美國俄勒岡州塞勒姆市的Williamatte Art Centre(以下簡稱 WAC)參加了一門陶瓷課程。這裡,主要分享一些在龍泉和塞勒姆的所見和筆記。

[龍泉與青瓷 ]

相比今天的景德鎮,龍泉並不算熱鬧,更像一個小小的山城。很喜歡這幅汽車站裡看上去不太新的山水畫,總是想像宋代的龍泉大概就是這個樣子。龍泉市四面朝山,被龍泉溪一分為二,北側為老街部分,南側為從前的耕地,現在城市的主要部分。

龍泉窯,是吸收繼承南方越窯和北方汝窯之後,名聲四起的青瓷窯場。起於兩晉,盛於南宋。宋徽宗對瓷匠「雨過天青雲破處,著般顏色作將來「的要求,是至今人們還用來形容青瓷的經典評價。現在在龍泉做青瓷的工作室,大都延續著傳統的釉色和器形。粉青、梅子青和豆青是龍泉窯青瓷的傳統釉色,也是基本配置,但每家又有些不同,就像獨門秘制的醬料。線條的微妙變化,釉色更是很難去技術分析,太多不可知不可控的因素,我們這樣的圈外人能」識貨「嗎?日本民藝家柳宗悅談到如何敏銳地鑒賞器物時,提到要「直接地觀察物品,眼無點塵......物與眼之間沒有遮擋,是直接的、鮮明的印象」,是很好的建議。

以前龍泉和周邊地區有無數的柴窯,是建在坡地上長長的龍窯。龍窯可以燒制大量的瓷器,窯內溫度上升均勻,燒制時間較長,要三四天。現在龍泉家家都是煤氣窯,溫度氛圍可控,燒制時間可縮短至一天以內。

[衛武與宋韻青瓷工作室 ]

第一次看到衛武的作品,正是這件茶盞。

衛武哥(開始我們稱呼他衛武老師,他說我們互相學習,以後叫我衛武哥)的工作室所在的青瓷寶劍園區是當地政府出資建造,出售的連體別墅。住戶都是從事青瓷或鑄劍的,大都會將一層布置為工作室,二三層作住房。

在龍泉大家都稱工作室為「廠」。衛武哥的廠里,他負責精修坯、燒窯和銷售。「老闆娘」負責照顧孩子燒中飯。衛武爸爸,負責練泥和底托製作,還有家裡的菜園子,衛武媽媽責衛武哥和朋友共同經營的一家商務酒店(他的作品展廳和茶室也設在那裡)的伙食和晚飯,阿姨的手藝一絕,有朋友拜訪總是熱情地用好菜招待。拉坯師傅「小黃」,老家是江西上饒,已經在「廠」里做了八年,平時住在「廠」里。修坯師傅「素貞」,龍泉人,非常開朗熱心。拉坯師傅「阿高」,老家湘西,在「廠」里忙的時候才來,後來也龍泉開設了自己的「廠」。每天早晨,衛武爸爸會提前燒好開水,裝入熱水瓶,供大家一天的茶水。每天工作室都以某種因為陶瓷特有節奏忙碌著。他們的手是如此的熟練,每一個動作都準確,卻又顯得非常簡單輕鬆。手上干著活,嘴上聊著天,很是熱鬧。昨天拉的坯今天就該乾的差不多可以修坯了,今天修的坯,後天就可以素燒了,大後天就該上釉了......每次拿到從窯中出爐的還閃著光,聽到瓷釉還在開片的聲音,真是發自內心的快樂。一家人,一個工作室的集體勞動,讓宋韻的作品溫潤如玉、充滿家的溫暖之感。

[Salem塞勒姆]

去年在美國俄勒岡州塞勒姆遊玩時,發現附近的藝術中心WAC開設了好幾種不同的陶藝相關課程,於是通過網上報名參加了一門陶瓷課。

和朋友聊起中國傳統的一些規矩時,他說這是「先約束自己,收斂個性,再找到真正的個性,最後散發出來而不必束縛」,正是「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在龍泉,我們是這麼學習的:仔細地看師傅們做,回頭嘗試做複製一個,第二天再看,再做。最後,可以做幾個基本器形了,才試著加一點點自己的想法。然而,藝術中心的指導老師Jason卻跟我說,"You can make whatever you want to make. "藝術中心的泥巴有好幾種選擇,供選擇的釉料更是各式各樣,工作台上擺放著釉色測試板,並標有釉色名稱,其中有些是兩種甚至三種釉色互相疊加。他鼓勵我們去嘗試、突破和實驗。在他眼裡沒有「做壞了」這種事,只要自己喜歡,都是有趣的作品。逛一家畫廊的時候,無意中看到Jason的作品,柴窯自然產生的釉色變化莫測,在自由奔放的器形上,更像是陶瓷雕塑。在他的影響下,我們也嘗試了一回「野獸派」。

在龍泉的時候,有一次」阿高「師傅請我們去他新開張的」廠「里去坐坐。他說,你們做瓷是因為喜歡,我是因為要討生活。衛武哥剛開始自己的工作室時,境況也不好。慢慢很多茶人開始欣賞他的茶杯,於是他就鑽研茶器。聊天中得知Jason主要通過與畫廊和美術館合作出售自己的作品,同時在WAC的教學工作,讓他即能擁有創作的自由,也有穩定的一筆收入。另一位美國陶藝家Hess,在自己和朋友建造的沒有玻璃窗戶的小屋裡生活做陶31年。一直以來他都不斷嘗試不同的陶泥和器形。直到一位紐約的女士電話訂購了一隻紅泥派盤(烤蘋果派之類用的烘培盤)之後,在雜誌上寫了一篇文章,Hess之後接到的大部分訂單都是紅泥派烤盤,於是他開始專註於把這個派盤做得更好。柳宗悅說「美術越接近理想越美,工藝越接近現實越美」,建築師、陶藝家都是在美術和工藝,匠人和藝術家這個區間中遊離,在不完美中試圖接近完美的那群人。

文字:范倩

照片:Eric 范倩
推薦閱讀:

陶肽郎聊土鍋系列6:窯鍋,吃雞神奇,無水干燒不裂
你是救兵請來的猴子嗎
非人磨墨墨磨人
怎麼做陶瓷?
講究的景德鎮人是這樣喝茶的

TAG:陶瓷 | 手工藝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