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準備工作

在國內,創新只有兩個作用:營銷的噱頭,媒體的流量。真實的創新……別扯淡了!

創新不是靈感遊戲,也不是PR通稿,真正的創新是血淚教訓之後不斷完善的創造體系。因此,創新不是解決方案,而是要建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能夠幫助找出可行的方案,但是它本身並不提供答案。

根據邏輯關係,建立正確的操作系統,然後還要據此研究開發,不斷修訂,才能摸索出答案。

如果你們認同我創新不是主體的看法,那麼就會知道創新是創造成果的一個外在描述而已,創新本身不能獨立存在,因此,本文標題「創新的準備工作」,其核心就是「如何創造出更具有影響力的產品」。

鑒於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專家,我不會講準備的細節,只講哲學層面的思考,各位創業者可以自行對號入座、自行思考:

1、正向設計。

正向設計,即在找出核心問題以後,根據當前的現狀和行業資源,重新設定了一套全新的解決方案。如同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和手機生產流程、Apple Watch重新定義了手錶產業鏈一樣,這個梳理清楚,是一切的前提。

所謂梳理清楚,就是邏輯嚴密,而且能讓整個參與其中的生態鏈成員:Everybody Happy,Everybody wins!否則整個價值鏈就難以持續最終崩潰。反例:O2O補貼大戰,根本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產生,一切都是拿錢買來的。自然會死掉。

正向設計是創業開始的前提。你能重構已有、但是不適應移動時代的產業鏈,你就有機會贏。但是這個贏一定是讓參與其中的所有人都得利,而且欲罷不能。很多創業者啥都沒想清楚就開始創業,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教育那些剛入行的投資人。

2、品控系統。

有了正向設計就可以成功了嗎?大錯特錯。

如果說正向設計讓你的創業有了起點,那麼品質控制才能讓你的創業開始「向前行進」。所謂品質控制,就是要確保你的產品在流程上能夠準確無誤的落地、質量上完全可控、所有潛在風險都有應對方案,同時具有良好審美、有價值的品牌等優良品質。品控系統在確保品質的同時,也會根據自己的特點,決定了自己的定位,明確自己的品牌。

羅永浩吹牛逼的時候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但是最後設計出來的東西呢?且不說自身的價值,僅僅看工業生產上的流程,就貽笑大方了。

還有很多互聯網企業,叫囂著「傳統企業利潤空間大、廣告水分多不划算」,號稱自己產品性價比,其實「現出原形」以後你會發現,他們只有產品,沒有品控。產品看起來簡單,但是產品的品質、售後的服務、甚至產品的品牌都是產品核心價值所在。而品控系統也好,接下來要講的校正邏輯也罷,都是需要大量投入的。沒有在這兩個方面投入的互聯網企業,看似省下來了錢,但交給用戶的,也只是一個風險更大、品質更差、前景更黯淡的產品。這種廉價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再舉個例子。餓了么送餐,真的能保證質量嗎?如果吃出了問題,你都根本沒有任何完整的「證據鏈」!問題出在哪個環節都不知道!沒有品質控制,成本當然降低,但是這裡面的問題也會讓企業分分鐘倒掉。

3、校正邏輯。

第一點確保能做出有用的產品,第二點能確保不走樣的執行,那麼第三點就是確保產品不斷升級,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

校正邏輯需要根據產品的初心和願景,重新規劃「正向設計」的路線圖。因為時代在不斷變化,每一刻都在調整,相應的,對未來的判斷也在不斷清晰和優化,路線也需要重新校正。

所謂校正邏輯,就是創業者要有獨立的操作模塊,一遍又一遍的重建「正向設計」和優化「品控系統」。從而確保每一個發展都更準確,每一個環節都更有效。

校正邏輯涉及到很多方面:對核心問題的重新審視、甚至重新定義;對不同問題解決時機對準確把握;對行業趨勢甚至人性的研究和洞察;隨時應變、更新迭代時優先順序的研究;對未來的預判等等,確保在「不斷刷新」的過程中,對未來和細節不斷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而很多細節和解決方案,其實是從產品哲學層面思考後,對細節的落地。

因此,看似簡單的背後,是一整套操作系統。這套操作系統包括正向設計的構建、運行監控和持續修訂校正。

如果你認可這個分析,那麼就會發現,所謂的創新,就存在於「1正向設計」和「3校正邏輯」里。正向設計只會在最開始被稱為創新,此後就是在校正的過程中,有沒有持續「出彩」的內容。

一個產品能否成功,需要從設計到執行到落地到升級等多個方面周而復始的努力。如果一個創業者說,我要創新時,最好他已經想清楚了上面這三個方面的問題,並且給出可行的答案。

趙博思,《喬布斯到底給蘋果留下了什麼?》作者。各大電商平台有售。


推薦閱讀:

小確幸變小確喪,為什麼你的創新總是失敗
為何說不宜過度強調防止假創新偽創新
音 樂 向 · 啰 嗦 一 下 | 關 於 「創 新」
上世紀的「飯盒」,一個賣600多,國外居然搶瘋了
cctv4今日關注該如何創新?

TAG:蘋果公司AppleInc | 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 | 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