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1漩渦星系

我是勤勞的小蜜蜂!昨晚通宵晴,繼續野戰!拍攝了位於獵犬座的M51漩渦星系。

以下引用至百度百科

著名的旋渦星系M51是由Charles Messier首先發現的天體之一;1773年10月13日,他在觀測一顆彗星時,發現了它,並且將它形容為一個「非常暗的星雲,不含恆星」,很難觀測到。它的伴星系,NGC 5195,在1781年被他的朋友——Pierre Méchain發現,因此也在1784年版的Messier星表中被提到:「這是個雙星雲,每部分都有個明亮核心,兩者相距435"。兩者的『大氣』相互連接,其中一個比另一個更暗。」William Herschel也給NGC 5195分配了自己的名字:H I.186。

M51的真實含義,偶爾還會有些混亂:究竟是指這一對星系(就像Messier提到的兩個「星雲」那樣)還是僅僅指那個較大的星系,NGC 5194。如果是指這一對星系,那NGC 5194就會被稱為「M51A」,而NGC 5195就是「M51B」。

M51是一個小星系群的主要成員。它在3千7百萬光年的距離上仍然如此顯著,可見實際上這是一個明亮的大型星系。M51(以及整個星系群)的距離仍然非常不清楚。我們所用的3千7百萬光年的數據,是基於光度測量的結果,Kenneth Glyn Jones也給出了同樣的數值。有些作者給出了小得多的數值(小於2千萬光年),但最近(2001年)STScI公布的結果為3千1百萬光年。

1845年春,Rosse爵士發現了其中的旋臂結構,這樣的結構是首次被人發現,他還繪製了一幅非常仔細和精確的素描。因此,M51有時也會被引用為Rosse星系或者Rosse爵士的「問號」——他就是這麼形容M51的(參考NED)。

按照我們現在的理解,這樣顯著的旋臂結構是M51與它的近鄰——NGC 5195(Messier描述中較暗的那個)近期遭遇的結果。由於這樣的相互作用,星系中某些區域的氣體受到擾動而壓縮,結果形成了新的年輕恆星。這在星系遭遇過程中是普遍現象,旋臂結構更容易出現在較重的星系中。Halton Arp將M51作為第85號天體編入了他的不規則星系表中,描述為「漩渦星系,擁有巨大的高表面亮度伴星系」。

對於愛好者來說,如果天空足夠黑暗,M51會是一個容易觀測的美麗目標,但它對光污染相當敏感,很容易淹沒在天光背景之中。在極好的條件下,甚至用4英寸以上的望遠鏡就可以瞥見其中旋臂的蹤跡。觀察這一星系對時,低放大率最為合適。

拍攝心得:這個星系既小又明亮,我的大黑焦距較短,拍起來顯得太小了,比較吃虧,如果用焦距較長的鏡子拍細節會好很多,由於比較亮,顏色方面倒是不用擔心,容易出來。

拍攝參數:RGB各450sX6,L600sX27

拍攝器材:信達大黑+信達二代MPCC

赤道儀:NEQ6 pro

相機:QHY16200a黑白冷凍CCD

濾鏡:宇隆LRGB

導星相機:QHY5-II-M+OAG

電調:國產蘿蔔

推薦閱讀:

北斗天文台——馬頭星雲
M95、96和105星系
獅子座三重星系
M81和M82星系
星空攝影

TAG:天文學 | 天文攝影 | 天文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