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殖民帝國——物理學的經濟基礎?
(本文不是對科學的社會建構論解釋。BTW對於純粹的社會建構論,我只想說請去食屎吧
(本文靈感來自我一位朋友的啟發
近代科學為何單單在西歐形成了體系規模的發展(不僅是知識意義上的體系,也是社會意義上的體系——一個良好運轉的學術界),這毫無疑問是個令人困擾的問題。繼承了古希臘的知識遺產的又不止西歐——實際上,稍稍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先是東羅馬帝國和伊斯蘭世界繼承了古希臘的遺產,然後在中世紀晚期才傳到西歐。實際上,伊斯蘭世界也做出了一些科學研究上的突破和進展,不是單純的保存,但是像近代西歐那樣的自然科學研究的大規模體系化的飛速進展終究沒有出現。
那麼什麼是西歐所獨有的、可能與科學發展有關因素呢?看起來一個誘人的回答似乎是——資本主義。當然了,即使不說扯淡的社會建構論,近代科學的出現和西歐的經濟狀況有關係也是老生常談,某種我們不妨稱之為「庸俗唯物史觀」(持這些說法的人未必是馬克思主義者)的說法常常能見到。比如說,某《全球通史》的作者就稱牛頓對於天體物理的研究是因大航海時代對於天文學導航的需求而出現的。實際上,稍微學過點正經物理學、也知道點物理學史的人就能一眼看出這就是狗屁。因為望遠鏡技術還不發達,牛頓的萬有引力在當時對於太陽系之外的正經應用困難至極,實際上我是完全沒聽說當年有過任何研究太陽系之外的星系;然而天上絕大多數星星都是太陽系之外的星星,我相信航海術也主要是依賴於他們,而不是光靠太陽系內那幾顆吧?就是太陽系內那幾顆,運行本身也完全可以通過開普勒定律計算了,牛頓的萬有引力只是提供動力學解釋,在計算結果上和開普勒定律沒有什麼區別。可見這種說法只能是物理和歷史上都缺乏了解才能說出的蠢話。
這類認為直接的經濟需求促進了物理學、特別是基礎物理(即關於根本的物理定律的探求)的大發展的說法,一般都站不住腳(也許熱力學除外)。大多數時候,基礎物理在研究進行過程中,即使研究者本人都不知道它是否可能有應用價值(一般他們也毫不關心),更不用說社會上那些對物理學前沿毫不了解的政府官員或者企業家了。雖然電磁學的發展、特別是電磁感應的發現從根本上顛覆了既有的生產技術,但是很難相信資本家和政客們事先就預料到了存在磁生電這一革命性的能源機制的可能性(對於物理學家,這則意味著一條嶄新的基本物理定律的發現這一跨時代的發現),因而資助了電磁學的研究——如圖他們真的想到了,那我們或許該請他們來當物理學家。
不過反過來的角度如何呢?不是經濟需求促進了物理學的發展,而是經濟發展資助了物理學的發展。當然,這話聽起來是顯然的——沒有閑錢的話當然沒有科研經費。不過我這裡想提的是一種更激進的思路——在當時,只有資本主義殖民帝國,才有足夠多的「閑錢」去資助體系化的物理學研究。
讓我們馬上做兩個限定詞上的說明——「在當時」和「體系化」這兩個說法。這個當時,指的是17世紀到19世紀。17世紀之前的著名物理學-天文學家,哥白尼、開普勒和伽利略等人,都不是生活在資本主義殖民帝國里,不如說當時資本主義殖民帝國根本就不存在——雖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帝國,然而二者封建色彩濃厚,資本主義發展非常落後。我們同樣要注意的是,伽利略等人雖然一般都被算作是近代科學的一部分,但是成體系的近代科學一般在知識上以牛頓力學的建立、在體制上以皇家學院等機構的成立為標準的。也就是說,在資本主義殖民帝國不存在的時候,成體系的近代科學也不存在。20世紀之後,世界的經濟體制和物理學版圖發生了很大變化,殖民帝國最終也紛紛崩潰了。
限定詞說明完畢,讓我來陳述一下這個思路的證據吧。首先,成體系的物理學研究,如剛剛所說,在17世紀出現,其代表人物是笛卡爾、惠更斯、牛頓等人。而這三人的祖國——法國、荷蘭、英國,正是17世紀開始崛起的新興資本主義殖民帝國。作為近代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的老前輩和突出典型的皇家學院也是這個時期在英國建立。與英法荷相對的,封建殖民帝國的葡萄牙、西班牙沒有出現什麼突出的人才或者學術機構。老牌封建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則是也沒消息。
18世紀物理學沒有什麼特大突破。但是19世紀則是物理學豐收的一百年——電磁學和熱力學、統計力學在這一百年中被建立起來了。我這重點想說的是電磁學。電磁學的前期基本上以法國物理學家為主——庫倫、畢奧、薩伐爾、安培;後期主要以英國物理學家為主——法拉第、麥克斯韋。而英法,在是當時則已逐漸向著巨大的殖民帝國成長。很難認為二者的經濟地位和他們在電磁學上的主導地位沒有聯繫。當然,寫下經典電磁學的終章的卻不是法國人也不是英國人、而是德國人赫茲,這顯然是20世紀上半葉德語世界領導物理學的先聲,可能也代表著新興的、沒什麼殖民地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的崛起和殖民帝資本主義滅亡的預兆。
誠如大家所知,物理學是個耗錢的學科。別的不說,養一堆不從事生產的研究者就是耗錢的事,造一些房子讓他們待著也需要錢,運營學術機構也需要行政人員上的開銷,出版刊物也需要成本。當然,比起實驗這個龐大的無底洞,那些都是零頭。當時的實驗器材以後來的生產力和技術水平來說可能是很便宜的東西,但以當年的生產力和技術水平恐怕也是奢侈品。所以,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是不是很大程度上、只有擁有發達的資本主義和作為原料和勞動力掠奪對象以及商品市場的殖民地,才能支撐系統的科學發展呢?這麼一來,牛頓和法拉第是大英帝國的子民,而不是伊斯蘭世界、或者印度、東亞世界的一員,就很好解釋了。
一種顯而易見的反駁是——沒錯,物理學發展水平和經濟水平似乎有明顯的正相關,但是其中的因果關係不應該是反過來嗎——物理學發達,因而生產力發達,因而經濟發達?沒錯,物理學的發展有時是促進了經濟發展,甚至像電磁學甚至是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工業運用的發電機出現的時候(19世紀中期),大英帝國已經擁有了廣大殖民帝(比如整個印度)。順便,英國由於蒸汽機技術發動的工業革命而經濟騰飛,但是蒸汽機技術可不是熱力學發展的結果。熱力學發展於19世紀,而工業革命在18世紀末。
最後要說的是,這二者的關係當然很可能不是那麼直接的,我這裡說到底只是提供一個思路。一方面,發達的資本主義為物理學提供的可能不僅僅是資金支持,意識形態(言論自由)等等方面的影響可能都很重要。另一方面,19世紀的熱力學與統計力學的發展則展示著和電磁學不一樣的版圖——雖然卡諾是法國人、開爾文勛爵、麥克斯韋和焦耳都是英國人,但是吉布斯是美國人、克勞修斯是德國人、而玻爾茲曼是奧地利人。美國、德國和奧地利都不是龐大的殖民帝國,某種變化在這時已經開始顯現了。以及,說到底,這個思路可能就是錯的也不一定(笑),歡迎大家展開討論。
後記:對我自己來說,這個思路還提示著這樣一種更私人的問題:我讀到的和現實中認識的物理學家、或是想從事物理學研究工作的物理專業學生,特別是基礎物理的研究者(在今天主要就是高能物理學家),多少覺得的物理學的事業和物理學家有一種「純潔感」——我們追求的是純粹的知識,不和污穢的權力和金錢利益等糾纏在一起,如果我們的研究成果不幸成為他們的工具,那也不是我們的初衷;反過來,這當中一部分人也覺得,我們也不欠社會什麼,所以不需要感到過高的社會責任感,在書齋或者實驗室里一門心思專心我們自己的探索就好(當然,也有非常多的很有社會責任感的物理學家,但他們多數只是覺得作為一個人,就應該有這樣的社會責任感,不是因為物理學家的身份)。然而如果物理學確實曾是帝國主義的受益者,那麼這一切就不再成立。當代的物理學家,雖然不生活在殖民帝國的支持下,但是所繼承的寶貴的物理學知識也是過去依靠剝削殖民地而獲得的。也許,應該在探索的樂趣之餘,更多地考慮一下,能為世界上其他人做些什麼。
推薦閱讀:
※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有什麼多種因素?
※擬像、擬真與內爆的布爾喬亞世界——鮑德里亞《象徵交換與死亡》研究
※關於地雷陣討論的一些感想
※俄羅斯左翼觀察:尤克斯事件的前前後後
※資本主義如何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