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星完全不值得星際移民開發?《下一站火星》#6

金星幾乎沒有任何價值開發,這是人類經歷了幻想、探測和失望的真實體驗。

金星在各個文化里被人類寄予了極大的希望,中國很早便叫它啟明、太白星,西方也用愛與美麗的女神維納斯來命名。上世紀的科幻小說里,但凡是關於星際移民和星球殖民的,有一半都把金星選擇了目的地。

因為從表面看來,金星的情況的確非常合適:

a. 處在太陽系內宜居帶上,只有金星、地球和火星三顆,金星距離地球更近;

b. 與地球大小、質量、密度都相近,重力加速度也接近,相差都不超過15%,比起火星好太多了;

c. 金星體積和質量較大,不像火星過小(地球十分之一左右),不至於快速冷卻導致能量消失;

4. 金星也是個岩石行星,擁有大氣,看起來資源是夠的。

然而古人早就教育我們,得眼見為實啊,不能光在地球上觀測,有本事自己去看看,鬼知道上述四個條件到底能不能用。

在上世紀60年代,蘇聯在人類航天探索中取得了各種領先:第一個火箭、第一個衛星、第一個宇航員、第一個月球探測器,自然也不能放過金星,尤其是60年代末在登月中落敗以後。押了大量賭注到金星探測上。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金星計劃(Venera),共計發射了26個探測器,是26個啊!加上後來兩個維加(Vega),總共發了28顆!

其中有11顆嘗試著陸,9個著陸成功,這是非常偉大的成就。

圖片來自NASA

(蘇聯金星計劃和維加計劃的九個著陸點)

這9個著陸成功的,也僅僅是著陸成功而已,最長的一個只倖存了110分鐘,最短的幾分鐘就掛了,而且中間沒有一個是不出故障的,這是為啥?

這是因為經過了這麼多探測之後,蘇聯人發現,金星根本不像原來看起來的一樣,條件簡直惡劣到上天了啊,太陽系內都找不到更加殘酷的:

a. 金星大氣96.5%以上都是二氧化碳(剩下是氮氣),空氣中飄滿了火山帶來的硫化物,雲就是稀硫酸煙霧,自帶毀容效果啊,帶啥面具都不好使;你們這些PM2.5都扛不住的生物來幹啥?

b. 要知道地球上才0.04%二氧化碳地球人都哭著喊著溫室效應了啊,96.5%是啥概念?金星強大的溫室效應導致金星表面平均溫度為462度。要知道中餐里大鍋爆炒,就是那種大廚的鍋里冒火的情況,也就才300度。到了金星,分秒間你就外焦里嫩;

c. 由於硫酸雲的存在,大量太陽光根本無法抵達地面,所以其實是黑漆漆的一片,跟地球夜晚一個樣子;只能偶爾看到硫酸雲里的閃電雷暴和火山爆發的光線。

d. 二氧化碳含量極高,意味著整個星球沒有任何碳循環,那就別提生命;有啥生命下場硫酸雨也就木有了。

e. 金星的磁場很奇怪也很弱,解釋的理論有很多,但有一條是肯定的:目前這個磁場無法保護任何生命。離太陽這麼近,啥生命都逃脫不了致命的輻射。

f. 金星由於稠密大氣的存在,地表的氣壓是地球的92倍。咱們做個計算題哈,一個地球大氣壓是760毫米汞柱,92個大氣壓是多少?

是70米的汞柱啊!!!

這是個什麼概念,大概相當於一個人身上背著(假設人的雙腳面積為500cm2)一個47噸重的東西產生的壓強,這是背著一個坦克的節奏啊,雙臂能走馬神馬的弱爆了!人類根本不可能有足夠強大的組織保持內外壓差的平衡,瞬間就會被壓扁。

所以金星無論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沒有價值去開發的,很快大家就放棄了,美國後來也發了幾個探測器,比如大名鼎鼎的麥哲倫號,但後來也不玩了。

倒是蘇聯最可憐,花了那麼多代價把金星研究了一遍,發現完全浪費。同期的美國在重點攻克火星,現在火星已經成為美國的天下。

真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啊,蘇聯敗了一次登月,再敗一次金星探測,再敗一次太空梭,然後就徹底敗了。

所以現在假如全人類能選擇,容錯率更低,肯定選火星,那金星就完全靠邊。火星雖然也惡劣,但比金星真是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

還有更多火星相關內容在本人自己錄製的喜馬拉雅音頻,可以聽一聽:

科學發聲會(一):下一站火星_有聲小說在線收聽-喜馬拉雅FM?

m.ximalaya.com圖標

這是本專欄《下一站火星》寫作計劃的第六篇,往期內容:

太空精釀:我們為什麼要走出地球?《下一站火星》發刊?

zhuanlan.zhihu.com圖標太空精釀:火星:東方熒惑 《下一站火星》#2?

zhuanlan.zhihu.com圖標太空精釀:火星:西方戰神《下一站火星》#3?

zhuanlan.zhihu.com圖標太空精釀:宇宙中會有外星生物么?一定的!《下一站火星》#4?

zhuanlan.zhihu.com圖標太空精釀:好奇號火星車:帶1分買路錢的JPL史上最大廣告《下一站火星》#5?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歡迎持續關注本專欄!


推薦閱讀:

中子星奇怪的「聲音」(中英字幕)
SpaceX的新計劃:火星城市和月球基地(內含中文視頻)
宇宙最深處-我們的宇宙(內含中文視頻)
買台望遠鏡吧
霍金是誰?有怎樣的的個人經歷?

TAG:火星 | 天文學 | 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