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上市,視頻業為什麼依舊「反互聯網」
反馬太效應
3月29日,愛奇藝登錄納斯達克。
對於愛奇藝這個競爭對手,騰訊的孫忠懷倒是非常適時機的帶刺兒的說了句:「上市只是拿到一筆錢」。
他認為,視頻業關鍵取決於長期運營,追求短期財務目標沒有太大意義,騰訊視頻沒有上市打算,因為上市解決不了最終問題。
騰訊家大業大,底子厚,自是不必眼紅的。
當然,孫忠懷說的也是實情。如果IT的特徵是摩爾定律,那麼互聯網的標誌是馬太效應和頭部優勢,從而帶來持續性增長的潛力。
從這點看,視頻業長期的表現,的確是反互聯網的。有人會說,內容市場的馬太效應還不明顯嗎?
這話沒錯兒。注意力經濟本就是頭部效應經濟。
問題是,內容領域本身的頭部效應的特點,不代表視頻業也能形成所謂的頭部效應。
除非達成兩個條件:
1、要麼單個視頻平台完成對頭部內容的壟斷。
但是內容市場的特點,決定了單視頻平台很難壟斷「頭部內容」,或者說,某時間範圍內的壟斷,也具有偶然性。
內容壟斷,除了曾經依靠行政干預的體制媒體,市場上沒有先例。
即便是強大如迪士尼,也不是依靠對內容的壟斷,而是靠深厚完整的內容價值開發鏈條來支撐其體量和估值的。
2、要麼以愛奇藝、騰訊、優酷為代表的整個視頻業,能對頭部內容進行壟斷。
顯然,渠道越來越自由化和碎片化的大背景下,這很難做到。頭部內容,不會只生長於長視頻為代表的三大平台。
我們可以先假設,視頻業的生長支撐點是「內容至上」。
這種情況下,以上兩個條件只要達成一個,視頻業便能形成護城河,從而形成互聯網的馬太效應。
可是,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因此,從成長性和故事性來看,視頻業這種將「內容」視為唯一支撐點這個前提,是很值得懷疑的。
當下,用戶依附內容,而內容依附資本而不是平台的特點,導致這還是個能用錢解決問題的行業。
錢,當然不是護城河。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愛奇藝上市前,騰訊視頻披露自家付費用戶達6259萬。愛奇藝IPO招股說明書顯示付費用戶6010萬。
「會員業務」作為愛奇藝上市最重要的「故事」,騰訊似乎在提醒華爾街,喂,這傢伙付費用戶還沒我多,其付費會員增長還要面對我大騰訊的競爭。
孫忠懷的意思無非是,面對腰纏萬貫的騰訊,愛奇藝是不該值很多錢的。
技術能否成為支撐腳
說一個被默認但未被重視的現象。
想必,大家已注意到,但鹹肉再強調一下,騰訊視頻和優酷,都是騰訊和阿里娛樂生態鏈中的一環。
2016年以後,這兩家其實已不再強調平台獨立性。目前市場上,依舊確立獨立發展路線的只剩愛奇藝。
問題是,僅靠「內容」這個支撐點,不依靠生態協作,單體的視頻平台,不足以被認為是具有巨頭潛力的。
那麼,這裡提出第二個問題,「技術」有沒有可能成為視頻業除「內容」之外的第二支撐點和故事。
上市時,龔宇提到,愛奇藝6000多員工中一半是工程師,特彆強調技術驅動。
這句話大抵可以被視為對該問題的戰略性審視。
不過,龔宇沒有給出具體方向性的技術想像空間。
這裡的「技術」,不是指改善「用戶體驗」和「業務」的通用技術,而是能否形成類似「今日頭條」的技術概念。
這個概念,可以被用來講一個「有趣的故事」,並且具有落地性和獨創性。從而完成去「內容唯一」化。形成核心優勢。
當然,這個問題三大平台肯定都是思考,至少目前為止都沒有答案。
目前圍繞視頻平台構成的想像空間,還是依託內容展開的,主要是兩個泛方向。
1、是向Netflix靠攏。
2、是向迪士尼靠攏。
但無論是Netflix,還是迪士尼,商業層面,都沒有傾向於使用技術來講述故事。曾流行過的VRAR倒是短暫提供過某種可行性。
不過,VRAR顯然中短期內的落地性太差。個人判斷,即便是愛奇藝,對技術的商業故事期待還是持保守態度。
根據招股書披露,愛奇藝募資的50%用於擴展和加強內容,10%用於加強技術,40%為運營資金及其他公司事務。
這也和龔宇說得相符。
即便他提過,信息流廣告等也有望成為業績增長的新驅動力。愛奇藝已布局泡泡社交產品等相關業務來打基礎。
顯然,對技術的使用和商業化方案,龔宇是簡單一筆帶過,說的頂多也是另一個視頻端的信息流類「今日頭條」。
而且,很可能還不是具有戰略性方向的產品。大概率看,是以「嘗試」和「順應潮流」為準則的投入。
但即便是今日頭條的故事能完成,不過是幾大營收增長級中的一級,更何況這個故事已大眾化,也很難有今日頭條當年成長當中的先發優勢。
商業層面,能否像今日頭條那樣,圍繞技術再造一個更有趣的故事,而非「今日頭條」化,不僅愛奇藝,各大平台,或許都還沒有具體的想像力落地。
因此愛奇藝僅僅拿出10%來對進行技術投入也能理解。
付費故事的問題
長期以來,愛奇藝都是個令人尊敬的公司。
愛奇藝不太玩「忽悠」,不是個愛講故事的公司,即便講故事,肯定是有數據和過硬事實來支撐。
某種程度,愛奇藝對外的品牌公關比較傾向於「無為」。品牌調性和外部環境,大多是靠項目支撐起來的。這點和此前的騰訊還是蠻像的,較務實。
當然「無為」不是個貶義詞。
這次愛奇藝上市也沒講什麼好故事。如果非要說有「故事」,這個故事也是樸素到不加任何修辭。
愛奇藝說,營收層面主要來自「廣告」和「付費」。
簡單分析一下,廣告佔比46.9%,是大頭。但是廣告根本稱不上「故事」,屬於傳統業務部分。
無論是通過技術來解決廣告的流程化和標準化,還是龔宇提到的信息流,雖然有展望和願景的成分,都缺乏獨特性。
「付費」(會員)佔比37.6%。這才是愛奇藝主要的「故事」。這一塊,老外容易懂,更何況Netflix這個標杆在前。
問題是,付費這個「故事」還不夠分量。愛奇藝上市當天跌破發行價,截至當日收盤為15.55美元,下跌13.61%。
原因是什麼?是對愛奇藝的付費故事不看好?也不是。由於國內市場的特殊性。
大致有以下幾點值得考量:
1、相較標杆公司且具有獨角獸光環的Netflix,視頻業務在國內已屬於傳統業務,更別提前有優酷和土豆的退市;
2、Netflix吃的是全球市場。愛奇藝吃的是國內市場,還是三大平台搶奪分食。具有可預見的市場天花板;
3、歐美用戶的付費習慣底子好,Netflix即便只是吃存量市場也能吃個飽,其盈利預期是可見的。
可國內的內容消費是從免費開始的,像Netflix那樣形成規模性的優質付費還是有難度的。
尤其一線城市會員拓展空間已逐漸接近天花板,會員業務需要向三四線下沉,從無到有,無論教育成本,還是時間成本,都不低;
雖然長期還是看好的。可視頻業需要面對的是中短期財務問題。
同時,視頻業目前養活自己還是問題。
如果「付費增長」和「成本支出」之間形成平衡的時間差拉的過大,資本市場不得不承擔虧損帶來的資金輸血。問題是,資本還有多少耐心。
4、即便國內視頻平台想出海,內容市場有特殊性,出於政治成本、價值觀成本的大背景考慮,想吃全球市場還比較困難。
最後,額外說一句,作為愛奇藝的締造者,龔宇持股實在太少了。
當李彥宏替代龔宇敲響鐘聲的時候,個人想說的是,李彥宏的這種控制欲,大抵是得了阿里的病,卻沒有阿里的內功和鐵血霸氣。
推薦閱讀:
※各大視頻網站vip視頻免費看,vip視頻解析
※優酷會員突破3000萬,視頻行業消費成熟的新未來?
※天線寶寶中文版高清分別代表哪四個群體?
※在短視頻內容的製作和傳播上都有哪些訣竅?
※1號研究 | 新春伊始,標識網台發展關係的幾組數據你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