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第30期】外交摩擦理論視角下的2018年新一輪俄羅斯-西方外交戰(簡報)

*標籤:當代國際關係

*文字內容出處及知識產權著作權來源詳見文尾「主要參考引用搬運材料來源出處」一欄;編者不享有文字內容的知識產權及著作權.(純學術使用;非商業使用;侵權請告知)

外交是用和平手段處理國與國之間分歧和矛盾、促進國家關係發展、維護國家利益的官方行為。[1]p.42

外交強調藝術和智慧,憧憬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理想目標。[1]p.42

然而現實政治中的外交一線並非都是「晴空萬里」,在很多時候更像是「沒有硝煙的戰場」。[1]p.42

兩國外交關係建立起來之後,使館的設立和外交人員的派駐,既為國家間有效溝通創造了便利渠道,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外交戰場」的「前沿哨所」。[1]p.42

各國在外交鬥爭中逐漸形成一系列比較明確、彼此默契的規則和慣例,構成國際習慣。

外交報復乃至外交戰就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1]p.42

驅逐外交官則是國家關係緊張、相互之間顯示不友好的外交舉措。

把外交領域帶有政治遊戲味道的這種舉措稱作「外交戰 」, 也未嘗不可。[2]p.48

這種「外交戰」與「筆墨官司」、 「口水戰」的不同之處 , 是要拿外交官來做替罪羊。[2]p.48

外交報複本意是象徵性的情緒表達。

然而一旦其程度不斷加碼,時間不斷延長,往往會對國家間關係造成難以挽回的負面影響,演變成為外交領域最極端的「交往」方式——外交戰。[1]p.42

國際上通過驅逐外交官實行外交報復的做法司空見慣 , 不外乎兩國因其他政治原因引起糾葛

於是尋找借口 , 採用驅逐外交官的辦法來解氣。[2]p.49

不管是哪種原因 , 被驅逐方一般都不甘示弱 ,「禮尚往來」。

報復者會編造理由或者根本不講理由 , 採取相應的對等的報復措施。[2]p.49

正因為此,外交報復必須把握好尺度,不使受害國遭到不應有的傷害,制止不法國際行為或謀求傷害補救,程度上必須有節制,確保大致相當。[1]p.42

同時外交報復措施必須在國際法和國際慣例規定的範圍內採取,盡量限定在外交領域,避免擴大化和持久化。[1]p.42


「醉翁之意不在酒」

即以驅逐一定數量外交官的辦法 , 來掩飾或者轉移其他沒有達到的政治目的。[2]p.49

1、美國主導的跨大西洋盟友體系的考量

美歐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分化明顯,這次能夠抱團反俄,除了抹黑俄羅斯國家形象外,藉機展示跨大西洋傳統盟友關係依然牢固是一大考量。[4]   

具體而言,特朗普執政一年多來,美歐這對傳統盟友之間的矛盾和猜忌進一步加深,涉及氣候變化、歐洲防務、自由貿易、伊朗核協議等多個方面。

特朗普日前宣布加征鋼鋁關稅,招致德法等歐洲國家一致反對。雖然歐盟經過談判暫時獲得豁免,但美歐之間的貿易戰陰影並未完全消散。[4]

2、美國國內政治形勢的考量

袁征指出,國內政治環境可能是特朗普糾集西方國家施壓俄羅斯的主要因素

「隨著『通俄門』調查深入並涉及總統親屬,特朗普面臨越來越多壓力

為了洗清嫌疑,他被迫對俄強硬,討好共和黨建制派。」

另一方面,隨著班子中強硬派幕僚增多,特朗普需要顯示姿態,呼應國內反俄之聲,團結身邊鷹派。[4]

選邊站?

在美國的要求下,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在這場外交衝突中「選邊站」。(其實很多西方國家因為能源、政治等多重因素並不願意和俄羅斯撕破臉皮[5]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稱,16個歐盟國家已在協調行動,同步驅逐俄外交官,同時不排除未來幾天還有其他措施出台。[5]

俄政治分析人士和輿論認為,此次針對俄外交官的驅逐行動,美英兩國充當了「指揮官」的角色,有意檢驗他們在西方的反俄號召力

同時進一步鞏固孤立俄羅斯的「團隊」。[5]

俄外交部認為,美英及其盟國的行動是「對抗路線的延續」,其主要目的是妖魔化俄羅斯。

在驅逐俄外交官的國家中,雖然部分國家僅是象徵性地對英國表示支持,但這樣的舉動也足以導致雙邊關係惡化。[6]

當然即使衝突升級再厲害,俄羅斯還是不會想跟美國撕破臉皮。[3]p.2

外交戰作為美俄關係的一大「歷史傳統」,是兩國關係難以擺脫冷戰思維影響的真實寫照。

這種較量激烈而留有餘地,既代表了雙方根深蒂固難以放下的對手心態,以及在兩國關係敏感問題上錙銖必較的行為習慣,也反映了雙方並不願彼此關係徹底破局的有限手段選擇。[1]p.43

隨著此次相互驅逐外交官事件不斷加碼,不僅把本已陷入僵局的歐俄關係拖向更深的谷底,而且也將撲朔迷離的美俄關係重新推入劍拔弩張的角斗場。[6]

目前看,美俄關係短期內顯著改善無望,雙方外交戰還會有新的戲碼輪番上演。[1]p.43

這種措施往往導致另一方「以牙還牙」、對等驅逐,使局勢螺旋升級,外交關係嚴重受損。[1]p.42

主要參考引用搬運材料來源出處:*文字內容知識產權及著作權作者為:

*知識產權及著作權作者(發表年份).作品名.作品來源文刊/論文來源機構. 版號(數).期號(數).頁號(數). ISSN.

【1】任遠喆(2017).美俄外交戰:「傳統」久遠,現實激烈.世界知識 World Affairs. No.19. pp.39-43. ISSN:0583-0176

【2】俞邃(2007).英俄「外交戰」的背景與實質.時事報告. No.9. pp.48-51

【3】劉暢(2017).美俄「外交加媒體戰」硝煙漸濃.文匯報. pp.1-2

【4】安崢;張全(2018).西方為何「群毆式」驅逐俄外交官.解放日報. pp.1-2

【5】潘寅茹(2018).西方24國驅逐139名俄外交官 俄稱將作出「對等回應」.第一財經日報. pp.1-2

【6】鞠輝;張健(2018).「特工中毒」事件致俄歐、俄美關係劍拔弩張.中國青年報. pp.1-2


推薦閱讀:

老兄,你不想爭也得死
此文沒通過,另起一篇
【歷史|第6期】國際關係角度看美國建國初期的孤立主義戰略(1783-1796)
波爾布特的柬共【紅色高棉】三年多的獨裁恐怖統制下柬埔寨死了幾百萬人
朝鮮戰爭爆發內幕,內幕內容是什麼?

TAG:國際關係 | 國際政治 | 國際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