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遺美術與技藝·海南省

簡介摘取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此致感謝。

第一批非遺國家名錄收取:

354 黎族原始制陶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

  海南島制陶歷史悠久,在黎族聚居地區的史前遺址中曾發現過陶片,文獻中也不乏相關記載。如宋朝的《諸蕃志》卷下曾記黎族「以土為釜,瓠匏為器」,清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亦記黎人:「緦綆績木皮木布,陶土為釜。」黎族地區的制陶技術保留在哈方言、潤方言、賽方言、美孚方言等區域。

  黎族制陶工具包括木杵、木臼、木拍、木刮及竹刀、蚌殼、鑽孔竹棍、竹墊等,制陶過程由挖陶、挑陶土、曬陶土、粉碎陶土、篩陶土、和泥、制坯、乾燥、準備燒陶、點火燒陶、取陶、加固等 12 個步驟組成。製成品主要有釜、甑、瓮、碗、罐、蒸酒器、蒸飯器等器型。

  制坯技藝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黎族原始制陶技藝的水平,它包括捏制、泥條盤築、快輪制陶等。泥片貼築法、泥條盤築法、快輪拉坯法等制坯方法至今仍在黎族地區保留著,其中泥條盤築具有不用羼和料、制陶工具簡單、露天燒陶、沒有陶車和陶輪、器型少等特點,簡便實用。

  泥條盤築法之類的原始制陶工藝至今在海南島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大坡地區仍有傳承,這對史前制陶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文化的趨同,瓷器、玻璃器、金屬器、塑料器等替代陶器進入日常生活,黎族制陶逐漸萎縮,尤其是「文革」期間,幾乎全部停產。現在懂得制陶的黎族藝人寥寥無幾,制陶技藝瀕臨消亡,亟待採取切實措施確保其傳承。

369 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省五指山市、白沙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東方市

  黎族的織染技藝歷史悠久,特點鮮明,有麻織、棉織、織錦、印染(包括扎染)、刺繡、龍被等品種。

  黎族聚居區有極為豐富的木棉、野麻等紡織、印染原料。在棉紡織品普及之前,野麻紡織品在黎族地區盛行。人們一般在雨季將採集的野麻外皮扒下,經過浸泡、漂洗等工藝,漬為麻匹。麻匹經染色後,用手搓成麻紗,或用紡輪捻線,然後織成布。野麻布質地堅實,多用於製作勞動時穿著的外衣和下裳。

  黎族織錦的圖案豐富多彩,有160種以上,主要有人物、動物、植物、花卉、生活用具、幾何圖案等紋樣,而以人物、動物、植物圖案為主。織造黎錦的機杼主要有腳踏織機和踞腰織機兩種。踞腰織機是極為古老的織機,黎族婦女可用它織出精美華麗的複雜圖案,不同圖案、色彩和風格的黎錦曾是區分具有不同血緣關係的部落群體的重要標誌,具有極其重要的人文價值。

  黎族的印染以扎染為主,古代稱為絞纈。織物經過結紮、入染、晒乾、折線等步驟,最後形成色彩斑斕的花布。印染所用的染料以植物的葉、花卉、樹皮、樹根等為主,天然礦物顏料為輔。

  黎族刺繡有平面刺繡和雙面綉兩種,其中以白沙地區潤方言黎族的雙面綉最為著名,構圖和圖案都非常精美。

  龍被是黎錦中的珍品,它集紡織、印染、刺繡、織造等多種技藝於一體,製作精巧,色彩鮮艷,圖案典雅,款式多樣,在黎錦中技藝最為突出、文化藝術價值最高,因而成為海南地區歷代進貢的珍品。龍被又稱大被,史書上稱為崖州被。龍被織綉因黎族方言和居住地區的不同而產生各異的藝術風格和特色,成為研究黎族文化演進的寶貴實物資料。1950年以後,部分黎族婦女已不再織造龍被,如今掌握此項技藝的婦女大多年事已高,而且缺少傳人,亟待拯救。

434 黎族樹皮布製作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樹皮布又稱納布、楮皮布、穀皮布等。古代文獻中所稱的楮冠、谷布衣,就是用樹皮製成的衣冠產品。海南島黎族樹皮布主要分布在中南部黎族集聚區,包括三亞、五指山、東方等市及瓊中、保亭、陵水、樂東、昌江、白沙等縣。

  保亭縣黎族樹皮布文化的起源可上溯至石器時代。先民們在用麻和木棉紡織之前,曾經歷過相當長時期的「無紡織」年代,用於蔽體的衣物主要是這種粗纖維的「樹皮布」。由晉人裴洲《東觀漢記》一書可知,漢代已有用樹皮布做冠的記載,當時邊疆少數民族還以樹皮布制衣裳、被褥。

  海南島的黎族先民掌握棉紡織技術之後,樹皮布並未完全讓位於麻、棉製品,依然有人用楮樹皮製作墊單、衣服、腰帶等生活用品。這主要是因為樹皮原料豐富且易採集,黎族對其技藝已相當嫻熟,而成品又十分耐用。

  黎族地區可以用於加工的樹皮有很多種,如厚皮樹、黃久樹、箭毒樹、構樹等,其中構樹古稱「樹」,學名「楮樹」。

  黎族「縫樹皮為衣」有七個步驟:扒樹皮、修整、將樹皮放在水中浸泡脫膠、漂洗、晒乾、拍打成片狀和縫製。人們利用加工好的樹皮布剪裁縫製帽子、枕頭、被子、上衣、裙子、兜卵布、口袋等生活用品。儘管這一技藝分為若干工序,但所用工具並不多,其中以錘打工具最為重要。石拍是製作樹皮布的器具,也是樹皮布文化的標誌。

  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海南島上的樹皮布及石拍已經進入了博物館而在生活中消失。在黎族地區,年輕一代已不知樹皮布為何物。因此,對於樹皮布製作技藝的保護和發掘整理具有重要意義。

437 黎族鑽木取火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黎族鑽木取火技藝主要分布在海南島中南部包括三亞、五指山、東方等市及瓊中、保亭、陵水、樂東、昌江、白沙等縣的黎族集聚區。

  我國古代有燧人氏鑽木取火的傳說,《韓非子?五蠹》提到:「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黎族手鑽取火工具由鑽火板和鑽竿(或弓木)兩部分組成。鑽火板用較軟的山麻木砍制,一般長35厘米左右,寬7到10厘米,厚3到5厘米,在一側挖若干小穴,穴底為流灰槽,火星由此下落。鑽竿(或弓木)長50到60厘米,用硬雜木製成,直徑3到5厘米,下端略尖,如圓錐狀。此外,還需用芯絨、芭蕉根纖維、木棉絮等引燃物。取火時,用腳踏住鑽火板,將鑽竿插在小穴內,以雙手搓動鑽火棒或弓,使機械能轉為熱能,產生火星。火星沿槽而落,點燃引燃物。當引燃物冒煙時,迅速將之拿起來吹風助燃,從而引出火來。

  在現時代,鑽木取火的必要性早就不再存在,懂得這一技藝的人已不很多,亟待採取措施予以搶救和保護。

第二批非遺國家名錄收取:

836 椰雕(海南椰雕)

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省海口市

海南椰雕是以椰殼、椰木和椰棕為原料的一種傳統雕刻藝術,主要流傳於海南地區。海南盛產椰子,產量佔全國的99%以上,這種資源優勢為海南椰雕藝術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唐代即已出現關於海南椰雕的記載,明清時期椰雕被作為珍品進貢朝廷,贏得「天南貢品」之譽。20世紀中葉以來,椰雕技藝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提高。椰雕製品種類很多,其中既有日用品,也有用於觀賞的工藝品,成品上雕有精緻的裝飾性圖案,製作技藝十分精良。在椰殼、椰木和椰棕上施刻,成本低廉,可以變廢為寶,體現物盡其用的原則。椰雕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相關技藝易於普及,很適合作為家庭手工勞動項目進行推廣,以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解決社會就業問題。

936 曬鹽技藝·海鹽曬制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省象山縣

海南省儋州市

  曬鹽是一門古老的技藝,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密切相關。海鹽曬制技藝以海水為基本原料,利用海邊灘涂及其咸泥(或人工製作摻雜的灰土),結合日光和風力蒸發,通過淋、潑等手工勞作製成鹽滷,再通過火煎或日晒、風吹等方法,使鹽滷自然結晶成原鹽。整個曬制過程有十幾道工序,純以手工操作,其中包含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經驗。

  海南省儋州市洋埔半島鹽田方圓七百五十多畝,是當地重要的海鹽產區,共有大小曬鹽石槽七千三百多個,其中有些石槽已存在了一千多年。洋埔鹽田使用的傳統曬鹽工藝屬板曬法,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工藝是先讓漲潮時的海水淹沒蓄海水池,用以浸泡曬鹽泥地(鹽田)里的泥沙。退潮後將海水淹浸過的泥沙翻耙曝晒兩三天,泥沙干後再鋪墊干茅草,將之夯填入堆築起來的過濾池(鹽泥池)。隨後把蓄海水池中的水倒入過濾池以湮浸池中泥沙,海水慢慢滲漏到鹽泥池底後,透過石縫流入旁邊低於地面的鹽滷水池。次日上午待池中鹽滷水積蓄到一定數量並沉澱澄清後,直接澆灌到石槽里,經過大半天的曝晒,下午即可結晶成鹽。洋浦鹽田是目前國內保存比較完好的古鹽場,這裡沿用至今的傳統曬鹽技藝是我國製鹽工業發展過程中留下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

965 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省東方市

黎族傳統的住宅外形像篷船,內部像船艙,因而稱為「船型屋」。據宋代典籍記載,黎族古老的民居採用的是干闌式建築形式。黎族村落中普遍設有短腳式穀倉,狀似船型屋,這是古代遺留的干闌房屋的演變形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黎族民居由干闌式逐步演變為船型屋和金字形茅草屋。海南省東方市江邊鄉的黎族船型屋即反映了這一演進過程,同時顯示出黎族獨特的建築藝術風格。黎族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傳統建築文化的典型表現形式,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近年來,政府重視黎族人民生存居住條件的改善,制訂措施進行民居改造,逐年推進,2007年底按計劃徹底消滅茅草房船型屋。在此情況下,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已失去發揮作用的餘地,面臨徹底滅絕的危險。有必要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第三批非遺國家名錄收取:

834 木雕·花瑰藝術

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省澄邁縣

花瑰藝術是海南民間對木雕神像、偶像、人物像等的俗稱。在海南,以澄邁縣的花瑰藝術最具代表性。

花瑰藝術歷史悠久,其起源與宋代佛、道、儒的興盛有關。過去,佛、道、儒的各種神像都要靠花瑰老藝人製作。宋代,在澄邁縣的白石嶺的早期道觀,祭祀萬天大王和雷公神,相傳出現了最初的雕刻神像。明代澄邁縣開始興起軍坡節,又稱「游公節」,人們將各路民間保護神抬出來遊行,供人祭拜。清代的佛、道活動更盛,各類廟堂遍布城鄉。從年初至年終,幾乎月月都有「作齋」(廟會活動)。祭祀的神仙甚多,是花瑰藝術最為興盛的時期。民國以後,廟會活動時興時衰,對花瑰藝術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

花瑰藝術多以沉木、樹根、木化石為材料,雕刻神像、木偶像、人物像、自然物像、抽象圖 像、裝飾圖像等的造型,承載著歷史、宗教、民俗信仰的許多信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欣賞價值。在當地的信仰祭祀、偶戲娛樂、居家裝飾和美化環境中有著不可缺的社會作用。由於受現代藝術的衝擊,傳統的花瑰藝術已處瀕危狀態,應予以重視。

881 陶器燒制技藝·黎族泥片制陶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

黎族傳統泥片制陶技藝歷史悠久。從海南出土的陶片分析,新石器早期已出現土法制陶。宋趙汝適《諸蕃志》「海南條」云:「按《隋志》謂:(黎族)人性輕悍……以土為釜。」泥片貼築法制陶出現在泥條盤築法制陶之前,歷史更為久遠,是史前文化的孑遺。

泥片制陶技藝是我國早期制陶技藝的活化石,對人類社會發展史、手工技藝發展史的研究有重要價值。泥片貼築法製作的陶器,為黎族人民世代所用。陶器的造型藝術呈現了古代黎族婦女的藝術造詣和審美觀念,至今仍有觀賞和收藏價值。因受機械化生產器具的衝擊,手工製作的陶器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地位,其技藝也隨之流失。目前,僅在交通不便的偏僻黎村 — 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高架村委會坡北村尚有7名傳承人,其技藝急需搶救保護。


推薦閱讀:

TAG:海南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工藝美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