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鴻溝:信息時代下的認知資源不平等

本文共 1500 字 / 預計閱讀時間:4 分鐘

清晨的鬧鐘叮鈴鈴地響起,你點亮手機屏幕,按掉鬧鐘,一邊穿衣一邊查看各軟體推送的新聞、通知…… 在移動互聯網普及的當下,這一塊方形屏幕背後承載的內容,每天都要佔據大部分人相當一部分的精力。上學/上班路上、工作休息間隙、吃飯時、等待時…… 從溝通到支付,這一現代科技的結晶早已滲透入常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這相同的屏幕背後,每個人所看到的信息,卻是截然不同:有的人會花費數十個小時在手機上瀏覽短視頻,而又有些人會利用每一點空餘時間刷正在閱讀的小說進度——本文就將探討這一移動互聯網時代下,人們面對信息的滾滾洪流所做出的不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背後的社會經濟原因及技術背景。

"數字鴻溝"與注意力的極化

人們常說,「互聯網時代是一個爭奪注意力的時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一趨勢更是愈演愈烈。在手機上,閃爍著各種顏色的橫條廣告、一天數次的所謂「標題黨」通知,都是各大互聯網公司爭奪用戶注意力所做的努力。這些源源不斷湧入的信息,無疑使當今互聯網環境比過去的線下生活更能引起用戶們的分心——這正是當今大部分人使用互聯網的體驗。而在光譜的另外一端,受良好教育的人們,會有意識地選擇性接受不同種類的信息,更偏好長閱讀(如本文)而不是區區140字的社交媒體:對於這些人來說,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提供給他們的是便利與知識,而不是干擾與焦慮。

上文中所指的注意力「極化」,所帶來最大的影響即是「數字鴻溝「的出現。「數字鴻溝」,即指社會上不同背景的人使用互聯網與數字技術的機會與能力上的差異。在前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一鴻溝的產生主要是由於不同國家與地區互聯網普及度的有限與差異(筆者小時候(2003左右)家裡用的電腦甚至都還沒有接入到互聯網);而在現今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造成「數字鴻溝」的主要原因則變成了不同人群對不同種類信息的接受差異。

那麼,這種不平等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否被消弭?筆者對此問題持悲觀態度。究其原因,就要談起移動互聯網時代造成的另一個「極端」——「迴音室效應」。

人工智慧造就的「迴音室」

想必在屏幕前瀏覽此篇文章的諸位讀者,對當今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推薦」技術也一定不會陌生。所謂「智能推薦」技術,本質上即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為不同的讀者呈現不同內容的技術。如今幾乎所有的互聯網企業,例如百度、阿里、騰訊、Amazon(亞馬遜)、Facebook(臉書)、Google(谷歌)、Twitter(推特),都在採用這一技術為用戶推送內容。

那這一技術又與所謂「數字鴻溝」有怎樣的關係呢?問題主要出在演算法的目的上。互聯網公司為了盈利,通常會將推薦系統設定成只推送讀者「可能喜歡」的內容(來增大內容曝光率),這就導致了互聯網時代愈演愈烈的「迴音室」效應。

迴音室效應,在媒體上是指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一些意見相近的聲音不斷重複,並以誇張或其他扭曲形式重複,令處於相對封閉環境中的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實的全部。當Facebook、微博、知乎的推薦機制不斷為用戶推薦相同的內容時,除非有意關注不同話題,用戶幾乎一定會陷入「迴音室效應」的死循環中,用戶群體的極化就這樣產生了。關注娛樂新聞的網友不會在時間線上看到科學界最新的學術成就——就算他們會潛在地對人類科學成就感興趣,他們也永遠不會得到接觸相關內容的機會。悲傷的是,隨著人工智慧和推薦系統的不斷成熟,各大互聯網公司所造成的「迴音室效應」只會愈演愈烈。

綜上所述,移動互聯網與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為兩個互聯網時代的「極化」提供了生長土壤:「注意力極化」 與 「相關領域極化」。而人類本性中的懶惰,則促使「極化」成為可怕的「數字鴻溝」。

推薦閱讀:

既虛榮也永遠熱淚盈眶
輸在《起跑線》的你,其實已經輸掉了整個人生!
一個人最糟糕的處境不是貧窮,而是無趣
社會地位高低與行業職業貴賤考

TAG:社會階級 | 移動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