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唐婉瑩老師:離開安逸的烏托邦,在陌生的領域野蠻生長
點擊上方圖片即可加入唐老師的課程:交互、產品入門與成長
唐婉瑩:知群M2交互、產品入門與成長,曾供職於騰訊ISUX,曾負責騰訊QQ空間、騰訊微雲等多個產品的終端體驗設計,對移動終端體驗設計有很豐富的經驗。
加入ThoughtWorks後,致力於研究服務設計,為國內多家頂尖企業提供諮詢服務、體驗改善服務、幫助傳統企業成功轉型互聯網,並在實踐中形成了完整的服務設計方法流程。現為自由職業設計師、諮詢師,為企業提供用戶體驗方面的諮詢、設計、培訓服務。
從未見過一個課程老師
像唐老師這般受歡迎
用M2課程里某小朋友的話來說就是
唐老師和我親如姐妹!
上周老闆曾發起了一個看起來很軟廣
(第一次見在自家社群打軟廣)的帖子:
如何評價唐老師?
我發誓
下面的回答都是同學的真情實感
我們沒給他們一毛錢
真不是吹
人美聲甜、PPT做的好看也就罷了
唐老師還特別溫柔有耐心
社群里處處都能看見唐老師的親切留言
▲大部分同學的作業下面都會看到
唐老師認真的評價
▲ 同學們的甜蜜和快樂
有一部分就來自於唐老師
看到這裡
上過唐老師課的同學都會會心一笑
沒上過課的同學可能正在懵逼中
沒關係
不管你是否曾經和唐老師近距離接觸
今天你都會深入了解
這位可愛又可敬的老師
……
因為知群小記者
在採訪一堆大佬之後
終於採訪了知群自家的大佬
——唐老師!
下面??是正式採訪:
入行
Q:唐老師,你當初為什麼想要去做用戶體驗設計(UX)呢?
A:當時在騰訊呆滿三年,覺得是時候出去看看。在騰訊有時有種烏托邦的感覺,覺得什麼都好:周圍同事相處愉快、項目得心應手 、在組裡也比較受重視、公司各種福利制度也很棒,但是心裡總是覺得自己成長不夠,想要去外面試試。
每個人適合的工作都不一樣,當時我不確定做視覺設計師是不是我堅持想做的,有沒有更適合我的工作呢? 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多試試,況且試錯成本也很低,所以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去應聘ThoughtWorks的用戶體驗設計師。
一是可以嘗試不同的工作方式、二是可以接觸不同的領域去學習、三是可以去不同的地方工作很好玩(後來發現出差其實很累)直覺告訴我這樣的工作雖然挑戰很大但是成長一定會很快。
後來在ThoughtWorks的工作確實給了我很多機會去野蠻生長,有很多需要感謝的人,也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覺得非常幸運。
Q:用戶體驗設計(UX)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裡?
A:UX的工作就是【手】【腦】【口】並用的工作。
【手】是一些必須掌握的設計技能,這是我之前在騰訊鍛煉的不錯的,算是一個長處;
【腦】是方法、策略、規劃,這是之前很欠缺的,並且體現在很多地方:比如寫文章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構思、做ppt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說明一個問題、演講的時候不懂如何組織語言…感覺做很多事情都沒有底氣,後來到了TW之後,這方面改變很大,而我覺得這才是一個職業人最應該具備的能力。
因為【手】的能力很容易被取代,軟體越來越簡單、學弟學妹們的學習的速度很快、從小培養起來的審美也比我們這代人好,將來比【手】的技能是比不過他們的,只有抓住了【腦】才是抓住了不被取代的核心。
最後一個是【口】,指的是溝通、表達這方面,直到現在也還在持續努力,設計師的本質其實就是表達,自己做的東西再好,不會將它表達出來,就相當於沒做。看到現在很多設計師都埋頭做設計而不去斟酌怎麼說好一個設計故事、怎麼傳達設計成果,覺得很可惜。
UX的工作的吸引點就是它能夠在全方面鍛煉你,你學到的東西不僅僅是用於一份你擅長的工作,更是用於對每一件事情全方位的思考, 有了這樣的能力就像是一個通行證,將來無論你做什麼行業都可以用得上,甚至可以幫助你反思生活,我們工作不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么。
Q:很多人說,交互設計師的崗位會逐漸減少,在未來很有可能被產品和視覺完全代替。所以在您看來,交互設計師未來的發展前景以及發展方向是怎樣的?交互設計師是怎麼定義的?產品設計師呢?
A:不知道是誰說的,但是我不這麼認為,市面上永遠缺好的人才,當大家都在說找不到好的工作時, 各大公司"招聘難"的問題從來沒有被解決,其實不是招聘難,而是找到合適的、優秀的人很難,這說明市面上的設計師要麼是能力不足,要麼是能力不匹配。
其中的一些原因是很多學校的教育並沒有跟上市面上新的職業需求,學校還是在用舊的方式、思維、教材來教學生,很多老師根本沒做過實際的互聯網工作,更別談如何去教出適合市場要求的學生了。
另一些原因是互聯網發展太快,有太多公司很快建立起來又很快倒閉,他們招人的時候沒有建立規範的標準、流程,做出來的東西只求快不求精,導致培養出來的設計師職業習慣、素養和專業性沒有達到最基礎的要求,
設計師很難跳到有嚴格要求的大型互聯網公司,面對這樣的問題的設計師,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來擺脫這種不專業的環境,但前期的基礎不牢、很多基礎磚沒有壘好,要拆掉重建,付出的努力比剛畢業的新人還要大。
所有行業都是優勝劣汰的,而且二八原則永遠適用:百分之八十的人會被淘汰,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能留下來。所以如果你進公司3-5年了,看到進來的新人和你能力沒有拉開很大的距離,那你就要小心了。
企業對互聯網設計師的要求肯定是越來越全面、越來越專業的,以前進入騰訊的視覺設計師只要有優秀的UI能力就可以了,但是現在需要有UI、動效、手繪能力,而且有一樣必須是特彆強的。
對於交互設計師來說,不僅僅要懂畫線框圖,還要懂做用戶調研、策略研究、競品分析等等,每一樣都得做到專業水準。而且現在已經有很多中國的設計師設計、交互、用研、策略都會做了,還有一部分代碼也會寫了,這就是趨勢,其實國外早就是這樣,國內正在慢慢跟上步伐。
Q:剛入行的交互設計新人越來越多,有哪些比較好的工作習慣適合交互新人?或者說有哪些基本功需要在職場初期打紮實?
A:借用我在知乎的回答:其實,當你是一個新人的時候,是應該盡量去犯錯的,犯的錯越多,學到的也越多。世界上最大的捷徑就是"不走捷徑"。
以下是我覺得對於職場新人很重要的幾點:
1. 了解系統:進入一個公司,也就是進入了一個系統,你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是在這個系統下去運作的,你知道了這些就更能看清別人在做什麼,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以及學會如何跳出這個系統去做事情。
2. 訓練對時間的感知:每天給自己制定規劃,包括上班8小時的規劃、晚上空閑時間的規劃、周末的規劃。如果沒有規劃就會對時間非常不敏感,做著工作就會分心到其他地方,刷會朋友圈,看會視頻,關心下新聞,也許兩個小時過去了發現自己什麼都沒幹。有了時間規劃以後,每個時間段做什麼事情都非常清晰,做每件事情需要多少時間也非常清楚,這感覺好極了。
3. 養成習慣:一個工作經驗十年的人和一個剛工作的人,也許在技術上不會有太大差別,但是在習慣上卻是天差地別,工作到最後其實比的就是習慣。
好的習慣有助於在某個點上有深入研究了解,成為專家不是靠的3分鐘熱度,而是習慣的力量,大到對事情習慣地有序規劃,小到電腦文件夾習慣地分類管理、快速查找信息,這些其實都淺移默化地形成一個人紮實的內在體系,就像每一塊小磚都嚴絲合縫整齊劃一的搭好,才能有高樓。
4. 主動做事:主動的含義不僅僅是要去做leader安排給你的東西,而是要是發現那些不在常規list上,但是對自己重要而有幫助的事情。
5. 把"幫助他人"作為出發點:要是想著自己怎麼優秀怎麼成功,會發現身邊的資源屈指可數,但是如果是想著如何幫助他人成長,力量就會變得無窮大,可用的資源無比多。就像現在知群的氛圍特別好,很多同學都會很積極幫助其他的同學完成作業,這是一個人變得優秀的開始。你周圍的人都是優秀的,你還怕自己沒成長么?
6. 打開眼界:眼界決定你的level,多出去走走看看,多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觀點,不要長期呆在一個地方 。
深鑽
Q:摸索交互設計的路上遇到過哪些挑戰?後來又是怎麼解決的?
A:最大的挑戰就是在一年之內裡面不斷挑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剛到ThoughtWorks的時候,很多工作方式、設計方法都很陌生,但是現實不會給你那麼多時間去學習,而是直接進入實戰。
比如剛進公司的第一個項目就要求從來沒有做過工作坊的我,去直接面對客戶做工作坊,我心裡一萬個害怕, 萬一客戶覺得我不專業怎麼辦?萬一問到一些業務問題回答不出來怎麼辦?萬一…,但是沒有什麼萬一,這件事沒有什麼退路,只有努力去做了。其中做出的努力就不去描述了,最終的結果就是以後再也不怕做工作坊了。
另外一次是有一位設計師臨時有事不能去一個會場演講,讓我代替他去,當時的我是一個連面對20人演講都害怕的人,更何況那次是要面對200人,但是還是接了下來,努力嘗試克服二十多年都沒克服過的緊張,把20分鐘的演講講完了,以後覺得再也不會害怕任何演講,即使緊張,但也不會害怕。
這樣的事經歷的多了之後,就會覺得,沒有什麼不敢挑戰的事情,成功和失敗最終都會變成自己向前的助推器。
很多事情都給自己多一點機會就行了,並沒有什麼真正難的事情,最難的事情就是邁出沒有退路的第一步。
Q:交互設計師對產品最大的貢獻和價值是什麼?在日常工作中,它是如何與視覺設計、開發團隊進行協作溝通的?
A:我的設計觀中,已經把交互、視覺、用研這些角色的界限給模糊掉了,只有人,沒有角色,只有團隊配合,沒有角色配合,所以沒有最大貢獻這一說。
Q:你有沒有專屬自己的交互設計體系?又是如何摸索、建立這套知識體系的呢?
A:有的,項目做多了,方法用多了,客戶見多了就自然形成了,方法就是不斷嘗試不同的東西,知識=體驗+敏感度(來源於《未來簡史》)
體驗就是不斷體驗各種各樣的東西,敏感度就是在你體驗的時候不斷加深對事物的感知,等敏感度加深之後,再走向更深一層的體驗。
就像你喝一杯茶,一開始你喜歡喝甜甜的茶,這時你只是借茶來吃點甜食,再接著你覺得茶中直接的苦和香是更吸引你的,然後你居然可以喝得出不同季節、地方產的茶,最後你想去山裡面品嘗從熊貓便便裡面提取出來的茶。
如果一開始就給你喝最高級的茶,你是品嘗不出這和火車站餐廳免費的紙杯茶有什麼區別的。這個過程和設計體系的建立很像,得慢慢來,需要經驗的積累和敏感度的提升,最後才能找到適合你自己的設計體系。
知群
Q:在知群當講師和在其他平台授課有什麼不太一樣的地方嗎?
A:我之前只在IXDC或者客戶那裡去做工作坊或者培訓,大多數是工作需要講課,並不會參加平台性質的授課,所以沒有對比。
知群給我的感覺很好是因為有很高的自由度,課題是我定的,作業是我設計的,活動是我發起的,大家都會支持我去做各種各樣的嘗試,這讓我感覺我不僅僅是在教授學員課程,更是在做一件好玩的事情。我最喜歡做的就是有很多可能性的事情。
Q:很多老學員都說,唐老師的課很"魔性",課上著上著,作業做著做著,一個完整且質量很高的作品集就突然做出來了!唐老師,你是如何做到讓這門課程如此"魔性"?
A:任何事情可不是"一下子""突然"就做出來的,很多同學都經歷了認知上的衝突,因為我上課的內容很多和市面上的公司在用的方法不一樣,而我堅持我的方法是更好的,所以不斷鼓勵大家去嘗試、去摸索,即使大家最後還是覺得沒有用也沒關係,至少你知道了世界上還有別的做事情的方法,這對你的認知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好了。
而一些同學堅持去用這些方法,問了很多問題,做了很多練習,也嘗到了用這些方法做設計的欣喜感,可謂是找到了做設計的"享受感",這讓我很開心。
好的設計方法和流程就是有一種讓你又痛苦又欣喜的感覺,這才是成長的開始,我希望大家都能嘗到這個感覺。
Q:唐老師,雖然你平常工作很忙,但會頻繁出現在「動態」中點評大家的作業,組隊做項目也會每天抽出時間看大家的進度,很多很多網課老師都難以做到的事情,你是怎麼做到的呢?
A:一是我自己有一套管理時間的方法,能夠最大效率使用自己的時間。
二是我覺得自己能夠花5分鐘點評就能讓他們得到鼓勵和收穫,這個性價比很高,我樂意去做更多這樣的事情。
三是有的同學作業質量很高,點評一下發到群里,能夠幫到其他更多同學,是正向循環。
四是我自己也在偷偷學習大家啊…
Q:有些正在求職的同學雖然能力有,但因為作品集做的不夠好(討巧),導致失去機會,你對這些同學有什麼建議呢?以及對於好的交互作品集,你有一套怎樣的評判標準呢?
A:剛才也提到設計表達是很重要的,做得好並不代表表達就好,所以怎麼包裝你的作品集也是很值得學習的事情。除了表達之外,了解你的目標公司、分析自己在職場中的位置也尤為重要,不要太好高騖遠,也不要太謹小慎微。
其實我覺得不存在"能力有,但作品集做的不好"的同學,這正是說明了自己的能力不足,表達能力、搜索信息的能力、調整心態的能力都是職場中必備的能力,這需要時間去磨鍊。
所以,作品集的第一步就是你真的要有作品和能力,第二步才能談得上怎麼包裝它,等你走到第二步的時候,就需要有一些快速的方法、技巧和原則了,比如你必須知道標準的作品集應該包含哪些部分、怎麼篩選你平時的項目作為作品集、怎麼分配每個作品在整個作品集中的比重,如何突出表達得有亮點、排版上有什麼講究等等。
最後我先偷偷透露一下,知群馬上要做一系列如何做作品集課程,我覺得應該能夠幫到大家的。
如期而至的廣告
沒錯,我們馬上要開設一門作品集課程
而且是由唐老師親自研發
並且邀請她的神秘大咖朋友坐鎮主講
預計將會在4月初上線
想要報名加入作品集課程的同學
可以先進作品集課程預備群
入群方式:
加小助手微信(微信號:TellLilly)
並備註「作品集」
如果加TellLily失敗
也可加另一個小助手
(微信號:ZoeSoNice)
備註:作品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