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漢晉士族的抉擇與生態:獨家專訪《三國志姜維傳》作者Ratchet(上)

身為一個從小玩遊戲,又讀了歷史系的玩家,我在2011年初玩到《姜維傳》時的感受是極度驚艷的。7年後的2月2日傍晚,我終於和作者Ratchet在台北市永康街的「喫飯食堂」約了一次訪談……

實習編輯丨@胡又天

1999年,在大中華地區擁有不少深度愛好者的戰棋類SRPG「三國志英傑傳」系列推出了第五作《三國志曹操傳》,得到了廣泛流傳。及至2004年前後,大陸地區玩家開發了《曹操傳》的Mod製作工具,催生了之後的《呂布傳》《岳飛傳》《楊家將傳奇》,乃至《聖三國志英傑傳》《瓦崗山異聞錄》等諸多精品,其中完結於2013年的《三國志姜維傳》以深詳的歷史考據和精湛的劇情演出,在同好圈及三國歷史愛好者中得到了極高的評價,甚至被譽為國產遊戲史上的第一,遠超其他作品。

本文即是一篇遲來的賞析,也是第一篇《姜維傳》作者Ratchet的訪談。

《三國志姜維傳》序章描寫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姜維突入漢軍糧倉,對上率領分隊的老將趙雲。相對於演義、戲曲和日本ACG中長年塑造的白袍小將形象,這裡使用了老年版本趙雲頭像,並將其性格稍稍拉回到正史記載的穩重一面,也點出他的地位其實沒有「五虎上將」那般崇隆。這一區別顯示出本作與其他三國故事的不同,而讓主角姜維與趙雲單挑,更是開正戲路,喻示了世代交替之意

丨 背景介紹

身為一個從小玩遊戲,又讀了歷史系的玩家,我在2011年初玩到《姜維傳》時的感受是極度驚艷的。《姜維傳》不但涉足了歷來很少得到描寫的「後三國」時期的故事(諸葛亮去世至晉滅吳),在「史識」上更是綜合了多種史傳和現代的研究成果,門閥世族和地緣、派系、法制這些影響政局和歷史進程的重要因素在劇情對話里都得到了體現。

古代中國社會向以家族為本位,家愈大,牽掛愈多,英雄和理想就愈被埋沒,與皇權的糾結和矛盾也愈深,形成沉痾日積的老人政治,直到大事發生,打破既有格局,方得喚回少年英雄。這是「前三國」即漢末混戰的格局,也是演義小說最擅長刻畫的「打天下」;及至彼輩少年亦漸老成,由「打天下」過渡到「坐天下」,演義便開始意興闌珊。然而,「後三國」時期江山還未穩定,英雄個人與家族、王朝的定位都還需要反覆移動,此間的各種為難,各類衝突、謀劃與抉擇,實可比不用想太多的「打天下」時期更為驚心動魄,而讓現代的讀者有所共鳴。網路小說興起後,歷史穿越類別最大宗的三國小說,在競爭的激烈和讀者水平的持續提高下,也紛紛有作者著力去呈現這些人事糾葛的全景及由來,長達634萬字的猛子《大漢帝國風雲錄》(2005-08)即為其中佼佼者。《姜維傳》劇本雖沒那麼長,也有約96萬字,而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族和打算」這一點上,也是充份做到了。例如序章,魏明帝曹叡(204~239)出場,召集群臣討論如何應對諸葛亮「入寇」的時候:

眾人一片沉默,只在內心戲裡「預告」一下後期會登場的角色

又或者是浮想聯翩,讓作者玩了玩梗

《姜維傳》創作時,源於1994年版電視劇《三國演義》而馳名B站的「丞相vs.司徒」系列鬼畜視頻尚未問世,所以這前半句的梗當然是直接從原劇和原著里搬來的,但後半句就扯上了2011年《真·三國無雙6》中登場的王朗(?-228)孫女王元姬(217-268),光榮將她設定為能把老公司馬昭管得服服貼貼的角色。

如此,作者在這段內心獨白里一口氣玩了古典與今典,又為之後已知和未知的兩個反差作了伏筆:已知的是王朗不敵諸葛亮,一如演義;未知的是王元姬後期出場時,竟是一位深明事理的內助,依足正史形象,不取《真三6》之類的魔改(除了在身材方面玩的梗),也不學言情小說聖母型女主那樣妄圖洗白,而就是接受這權力場中的命運,盡量保全家人而已。如此寫實的刻畫,更能讓人感受到歷史人物所不能擺脫的局限。

辛毗(?~235)之女辛憲英(191~269)是史書評為「聰識敏鑒」的賢婦,看人看事極准,聽她話的人都能挺過政治風暴保全自身,在這個時間點也37歲了

曹綾出場,BGM為日本歷史劇《大奧》主題曲。《姜維傳》音樂取自各種名作,亦為玩家所津津樂道,但這種做法也只有不收錢的同人遊戲才比較能得到默許

東鄉公主曹綾(史書未記其本名和事迹)初登場,便是一段原汁原味的漢詩,較後世戲曲的定場詩更為古樸雄渾。極其有趣的是,此詩為曹植《白馬篇》的末四句。曹植是被曹丕迫害致死的,而曹叡、曹綾兄妹是曹丕(187~226)與甄氏(183~221)所生,甄氏被曹丕賜死時他們正值少年。這裡作者讓曹綾在朝堂上吟出叔父的詩,而在場各懷鬼胎的群臣必然熟知曹家的作品與家務事,聽到這一段,想來也就要倍加尷尬不知所措。

我輩創作,引用古詩不難,但要用得恰到好處,在劇情上起到畫龍點睛之效,非熟稔史事不能為也。不過,史實中曹植(192~232)在這幾年還未死,亦屢次向曹叡表示想要出山,曹叡不理。《姜維傳》大概為精簡劇情也把曹植神隱掉了,只得這幾句詩埋下一條可拉可不拉的伏線。

甄姬的《塘上行》表面上悲嘆別離,並把原因推說是眾口鑠金,其實是諷刺曹丕的薄情與背信,最後將怨毒掩藏在邊地的蒼涼之中,但祝那獨夫能自己過得快樂、長命百歲便好

在曹綾的回憶劇情中,甄皇后在就死前與密友辭別,這裡吟出的詩便是她所創作而觸怒曹丕的《塘上行》。作者不只是讓這首比較不知名的樂府詩復現在我們玩家眼前,他在此也為《姜維傳》連載中的前傳《漢末英傑傳》作了伏筆。

這裡與甄氏對話者,是化名李明(光榮《三國志英傑傳》原創的女角,兵種是猛獸兵團)的董卓孫女董白(170~192?)。目前仍在緩慢連載的《漢末英傑傳》以陳到為主角,也將串連幾名原創女性角色來為前三國時代的史事作出別樣的詮釋。

開掛新人慾蹭退圈大佬,孔子對此曾有「不屑之教」

劇情中期,鍾會拜訪嵇康,請他品評自己的文章,以暗示他向司馬家的效忠。嵇康自顧自地打鐵,讓鍾會獃獃罰站,直到把人氣走,才隨口拋出個氣人的問句。鍾會也不簡單,反擊得恰到好處,沒說什麼掉體面的「你等著瞧」,陰狠卻已在其中。

這段劇情典出《世說新語》,小時候看蔡志忠漫畫版時不曉得此事的脈絡,長大讀原文亦未求甚解,直到玩了《姜維傳》,我才明了此中脈絡。在初期的版本中,作者原將「何所聞而來」這幾句翻成白話「你是聽到了什麼而來呢?又是看到了什麼才離開呢?」氣韻不免流失,後經包括我在內的板友建議,認為以這兩人的學問,對話里拽一拽文言也很自然,作者便改回了照搬原文。

在還原歷史場面之後,作者也讓角色解說其行為的用意,以便玩家更貼切地理解劇情及史實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只好輕蔑以對,一條道走到黑

《姜維傳》前期劇情中,司馬昭原是溫和而且有些膽怯的人,也和大哥司馬師一起與一眾名士交好,不可能不懂有漢一代士人的崇尚氣節。然而上位以後,原先懂的,很快就不懂了。這段台詞寫得像是假惺惺,又像是真不懂,體現著權力場對人的異化,可謂入骨。

綜上,比起聚焦於英雄的《三國演義》,用粗糙的忠誠度、好感度和照搬《信長之野望》式朝廷品位系統的光榮《三國志》(那實在不能還原漢末的情形),以及無數只是打打殺殺或擲骰子玩「大富翁」的三國遊戲與模組,《姜維傳》一下子就做出了我從未奢望的高水平。作者文學功底紮實,筆觸也靈活,無論引用古文原著、寫演義式的半文白、作現代的通用白話,或者用流行語、玩動漫梗,皆能得其宜。這更是我一直想要見到的水準。

《姜維傳》全作完成以後,屢觀各方迴響,我一直想著為它寫一篇長評,卻也一直沒有著手,倒是在編同人志的時候先談了2015年的《宛如夢幻?織田信長傳》。那是一部在許多方面都有受《姜維傳》影響、玩梗也玩得滿天飛的《曹操傳》Mod。直到最近,當我決定前來遊戲媒體擔任編輯時,才名正言順地寫信給《姜維傳》的作者Ratchet約了一次訪談。

我們於今年2月2日傍晚約在台北市永康街的「喫飯食堂」,差不多同時抵達,剛好在門口碰面。落座之前,我先遞上了我所編的同人志,指出我那篇談《宛如夢幻》的文章眾提到過《姜維傳》,R大馬上就說:「我有玩。茶茶的培養好麻煩。」──剛上來就是內行話。我說:「我的茶茶只養成了一揆,反正其他人已經夠強了,隨便啦。」R大:「一揆太丑了。還有我是要看對話。」

茶茶是《宛如夢幻》幻想線中加入的淺井茶茶(依該作劇情,其實是信長和親妹阿市之女),其能力和兵種會因先前數十關的劇情選擇和戰場表現而有不同,得到理想數值的條件相當繁瑣(如下表),其中最搞笑的結果是變成農民軍「一揆」。這個折磨人的培養系統始自《岳飛傳》里的女兒岳銀瓶,玩過的就懂,還好《姜維傳》沒搞這一套。

茶茶理想數值的達成條件(圖表來源:百度貼吧「柳野御所」)

這一接上頭,話匣子就打開了。我想到還沒錄音,急忙打住,講好先吃晚飯。然而用餐時也就隨興所至地聊了各種從遊戲、動漫、小說、影劇到文學、史學之類的話題。R大身材中等微寬,戴一副眼鏡,容貌溫文,語氣謙和,言談中自然便顯露出了驚人的閱讀量。有許多評論者從《姜維傳》玩梗、致敬之繁富斷定作者必是一座「深度宅」,如今親臨堂奧,果然如此。

飯後我們移步附近的冰果店,點了兩碗熱湯,正式開始本次訪談。

《三國志姜維傳》標題畫面

丨 開發歷程

觸樂(以下簡稱觸):首先請和讀者作一下自我介紹吧?您今年貴庚,之前是學什麼的,現在何處高就?

Ratchet(以下簡稱R):我今年38歲,台北大學法律系畢業,現在算是行政部門的約聘人員,做法律顧問。

觸:什麼時候開始玩遊戲的?

R:玩遊戲,是6歲開始玩紅白機,PC則是從1995年的《仙劍奇俠傳》開始。

觸:那接著可以再複述一下《姜維傳》的製作緣起嗎?

R:我是2010年開始製作《姜維傳》,準備是從2009年就開始了,當時我的想法是後三國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值得寫。至於為什麼選姜維當主角,是因為看來看去,他是最有「主角格」的人,而且居於弱勢。通常電腦戰棋遊戲都是少打多、弱勝強,而《曹操傳》在這一點上就沒能做好。

批踢踢老遊戲板

在台灣地區,《姜維傳》的開發訊息最早見於2010年4月批踢踢的老遊戲板,如今用標題檢索「姜維傳」可得1118篇貼文,在全板從2004年1月開板至今的25200篇貼文中佔有相當可觀的比例,在完整版發布前後的幾個月內《姜維傳》甚至屢屢洗板,除它之外僅《金庸無雙》《金庸群俠傳5》有此成就。

觸:因為曹操剛起家不久就變很強了。

R:所以玩到後來,明明歷史上曹軍就是大軍壓境,但遊戲里還是少打多,這就會讓人覺得彆扭,而姜維和弱勢的蜀漢就沒有這個問題。

星落五丈原

星落五丈原,劇情原文收錄了諸葛亮的遺書,又以最純粹的想法交待遺言,不管看多少次都還是使人動容。

姜維領受遺命,孔明迴光返照,憶起隆中對的情景。三代主角,以「夢想」相傳承,這大概也就是R大所謂「主角格」的重要成分。「夢想」在各種創作中雖是已被用爛的主角屬性,但好作品就是能提供繁複而逼真的現實脈絡作為對比,映照出人性的光輝。

觸:在做《姜維傳》之前看過或玩過哪些相關作品?

R:小時候是從光榮的遊戲開始,《三國志》是從三代打起,之後每代都有玩,感覺八代、十二代很差,六代不合口味,玩最多的是十和十一。十代的歷史事件做了很多,玩家介入空間較少。我玩這類遊戲的玩法比較特別,我會盡量設法觸發事件,甚至為了滿足觸發條件,我會幹涉AI的互相攻伐,不讓這一家那麼快被那一家吞掉之類的,所以如果人家看我玩,可能會覺得很無趣。

動畫方面有看過橫山光輝的《三國志》,包括三部劇場版。此外當然就是原作和各種著作。2009年開始收集資料,構思《姜維傳》的劇情,如果正史里沒有我想要的東西,就只好翻別的。這之中,批踢踢三國板(SAN)、演義板(SAN~YanYi)的網友和許多專業論文都給過我幫助。

批踢踢的「文本?想像?三國」板,前身建板於2000年的台大陽光沙灘BBS(1996~2003),2004年10月隨著陽光沙灘舊資料匯入批踢踢而復板,人氣不高,但一直不乏認真的討論。R大的《姜維傳》前傳小說《漢末英傑傳》也在此連載

觸:我比較古代作品和現代的時候,感受到最大的差異,就是以前的人注重「演義」,聚焦在英雄身上;到了現代則愈來愈多關注制度及其由來,講宗族、派系、政權的組織,包括現在網上寫三國的小說也都要在這上面挖掘。《姜維傳》讓我極其驚艷的一點,就是把現代的這些研究成果呈現出來了。你自己在查資料和編劇的過程中,對這個「典範轉移」有什麼看法?

R:演義注重英雄,正史注重製度,這兩者是有它不相容的地方,但也有共通的地方,就是「常態」和「例外」的交替。舊秩序走到盡頭就必須產生例外,例外間又會產生新秩序,也就是「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大概也就還是抓著這個主題來作改編。

觸:你在做《姜維傳》的時候有工作嗎?是做什麼的?

R:那時候我已經有正職,是做銀行的法務。

觸:忙嗎?

R:當然也是會影響到創作的進度。構思劇情是很耗精力和時間的,而且我的幻想線花了大約比史實線多一倍的時間來構思,想說要怎麼安排才能合理。

觸:現在再回頭來看,你會不會覺得《姜維傳》還有什麼可以改動的地方?

R:當然都會有很多不同的想法,現在讓我再寫也一定會不一樣,但已經完成的東西,就不想再改了。要改的話,希望可以在我的另一部作品《吳末傳》里反映出來。

觸:上次看到《吳末傳》開發進度的帖子是2015年4月了,現在進行得怎樣?有碰到什麼問題嗎?

R:這幾年工作比較忙,但還是有在做啦。主要碰到的難題,一個是之前有人直接把我們這些Mod拿去網店賣,後來很多論壇板友合力才把它阻止,但這種問題將來還是可能出現,令人不能不擔心。再一個是我用的開發引擎版本太舊,而新版的引擎他們沒有做繁體版的,所以幫我測試的朋友說他開不了。

觸:那這問題解決了嗎?

R:這個可能就得看其他人有沒有辦法提供技術協助了。

最近一篇《吳末傳》進度報告發表於2015年4月11日,說是已完成了7關,預計全部遊戲內容有30關上下

丨 如果要寫其他作品

觸:在《姜維傳》做完以後,你還考慮做什麼其他作品?

R:最想做而且在進行的就是《吳末傳》和小說《漢末英傑傳》。也有想過做日本戰國的Mod,這個有人做了,如果我做的話,我想挑的主角是立花宗茂,這是一個比較冷門的角色,但他的生平起落很精彩,他是少數在關原站錯邊,最後還能重回大名之列的人,加上參與過許多大小戰役,以他為主人公故事會很有趣。我很欣賞三谷幸喜的劇本,像是《真田丸》(2016)那樣,他能用詼諧的方式來處理歷史而不失莊重,我寫故事也不想太沉重。

觸:目前你都是一個人使用既有素材來獨力製作,頂多是讓同好幫你畫一些行走圖。有想過和其他人組建團隊嗎?如果和人合作,你主要會有什麼顧慮?

R:當然會想過找人合作,但最重要就是我想保持對腳本的掌握。

觸:那除了做遊戲,如果是影劇方面的合作呢?近年來大陸地區的歷史劇很興盛,但大家都還是說缺好劇本,我認為《姜維傳》完全具有足以改編成連續劇的素質

R:如果可以的話當然也好啦。(笑。)

觸:不過拍正劇的話就不方便肆無忌憚地玩梗了。

R:玩梗其實也都可有可無。

丨 角色的年齡問題

觸:不過拍戲的話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年齡。時間跨度大的劇本,讓真人來演,只能化妝,但大家又不想化到和實際年齡一樣老,不然就不好看了。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R:當然,角色的年齡一直是歷史劇最大的困擾,特別是,如果我要讓兩個看起來沒有關係的歷史人物產生交會,這時候很可能因為年紀的關係而無法做到,《姜維傳》里就常常如此,這時候就只好一直改、一直改。

例如,本來我想把楊蘭年紀寫小一點,但太小就沒辦法和楊阜扯上父女關係,所以只好拉大。曹綾的年紀也是拉大了,不然她沒有辦法在前面就登場,如果移到後面才登場就沒有意義。

這段劇情大約發生在公元255年,而楊蘭初登場是在228年。史實線的結局在264年,幻想線就把年份這種東西給淡化了

觸: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大概就是「Fate」系列,在設定上作出了「英靈」這樣一招來解決。

R:玩到後面,很多玩家都會想到頭像底下是個老阿公和3個老阿嬤,這個就只能……無視吧?因為那個真的不是重點。或者,例如我在《姜維傳》里寫的小甘寧,她年紀就設定得很小,大概245年生,可算算到孫吳滅亡的時候,她也35歲了。

觸:35歲,還算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啦。(腦中晃過各種本子和片段。)

原創角色、繼承甘寧名號的戰鬼甘莘,很會玩。所以我不是亂想,我也是有所本

R:因為《姜維傳》的主角不是孫吳,所以我把這個問題無視掉。但這在《吳末傳》里就成問題了。我可能本來要讓甘寧和陸抗的兒子產生關係,然而這時候陸抗的兒子還太小,甘寧年紀太大了。所以這就沒辦法。

觸:(浮想連翩地呵呵怪笑。)

R:我甚至動過全皇后和陸抗的腦筋,全皇后(?~302?)就是10歲繼位的孫亮(243~260)的皇后(250年許配給孫亮成為太子妃),但她也太大了。

觸:其實倒也可以試著反過來從「不行」發展劇情。

R:所以《吳末傳》的女角是挺難寫的,因為實在找不到人。

諸葛亮之女諸葛果,典出《歷代神仙通鑒》,說是得道於成都西郊,《姜維傳》取了這個名字並套用《電波系彼女》女主角墮花雨的人設,賦予她面冷心熱的屬性,繼承孔明的能力,深信自己與姜維有宿緣而奉為主公,然後賦予嫉妒姜維的諸葛瞻一項「姊控」屬性。歷史線里這造成的結果比較節制而沉重,幻想線就玩開了。話說你如果跟著網友考據,把R大捏他過的原作都玩過、看過一輪,那大概也就可以在這領域拿個學位了

丨 暢談歷史劇

觸:那麼您最近幾年有沒有在關注大陸的歷史劇、遊戲界?

R:這幾年的歷史戲,我大概都有看。新三國》《軍師聯盟》《曹操》,早一點的《趙子龍》,甚至只播兩集的《廉石傳奇》,還有其他朝代的歷史戲,也都會看。當然觀感是參差不齊啦。

觸:(「我大概都有看」,這是何等恐怖的閱片量……)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來編劇的話,你會怎麼寫?

R:每次看歷史劇的時候都會這樣想,「啊,這個部分這樣還很有巧思的」,在看的時候腦袋就會一直想這些東西。

觸:有機會我再去問拍《軍師聯盟》的那幫人里有沒有玩過《姜維傳》的。

R:其實他們用的史料,本來就是繼承那些(原典和論著),大家都差不多,我看到有些很小的史料它用了。

女裝司馬懿

對於歷史上諸葛亮送女裝給司馬懿的記載,《姜維傳》的處理是只給司馬懿加一段內心戲,說回去可以送給小妾,而沒有實際改個圖或抓個圖來讓他確實穿上女裝。或許是省得麻煩,也或許是一種節制的表現。

1994年版《三國演義》魏宗萬飾演的司馬懿,演到這段時是在使者面前將女裝披個一下來略示嘲弄。

2017年吳秀波主演的電視劇《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則是真的穿上來大秀一波,還對漢營朗誦諸葛亮的《出師表》,遭到了許多觀眾惡評。

這張著名的表情包圖片出自1997年的港片《南海十三郎》,新靚就(右,本名關德興,1905~1996)和十三郎勞軍時精心安排的刀馬旦正劇,被任惜花率領的大腿舞啦啦隊強奪人氣後,發出了這段千古哀嘆。

認真說起來,女裝的含義雖然繁多,但在孔明與仲達這一段中,主要目的也就是侮辱司馬懿,墮其身為男人與士族的體面,尤其武人出身、「門第不上不下」的司馬家在此之前一直苦於不能得到處於曹魏上層的穎川士族的認同,所以司馬懿此時應當如何應對?《三國演義》的重點並不是聚焦這一層的問題,故此可讓他稍微披一下、皮一下、讓觀眾過癮一下,是為奸臣梟雄的作派。《軍師聯盟》安排主角大肆張揚,以徹底不要臉來反氣諸葛,這就不免有超出了戰時應變之嫌,與現實中司馬家後來高舉禮教來殺人的做派有了根本矛盾。

或者換一種簡單的思路:男人女裝是對常規的反逆,如果那常規是不仁不義的,那麼不論女裝或者裸奔,都還容易得到世人理解認同,如禰衡之擊鼓罵曹、竹林七賢之不服司馬家。但如果反的是世人真正認同的價值、人物,乃至使機心、意氣凌駕了理想與規則,那就另當別論了。

觸:這就是我們內行人會看的門道。

R:例如崔琰之死,它其實就很巧妙地用了一些很小的歷史典故,這裡劇透可能不太好。還有一些劇中可能讓大家看得不太明白,但在歷史上是有記載的段落,也是用了典故的,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它又太注重這種小橋段,以至於這些小典故放在裡面反而會顯得突兀。這之中的拿捏是最難的。

觸:(可惜還沒看過《軍師聯盟》第一季,未能在這方面繼續問下去。)這也是編劇共有的問題。那麼,你目前接觸過的玩家反饋裡面,有沒有在從事編劇的,會從劇作的角度給予反饋?

R:目前還沒有,大部分都是一般的玩家。反饋的意見,多半是針對比較大的框架,如史觀、歷史大勢的走向。比較細節的人際互動,反而比較少人談,大概這也是因為人際關係的主觀性比較強,而史料取捨就有很多客觀的標準,所以比較多的人是從這方面提意見的。

丨 其他遊戲

觸:那你最近這幾年有玩什麼遊戲?

R:這幾年的話,《刺客教條》(《刺客信條》),看它怎麼用特殊的角度來詮釋歷史,當然其中很瞎的部分也是有,不過我覺得它是很了不起的嘗試。

觸:嘗試什麼,可以說得再細一些嗎?

R:它從歷史上選取一個個不同的特殊時代,以此為背景,把歷史人物編派進刺客教團和聖殿騎士團的戰爭,也會用很多歷史的巧思,這一直是我關注的重點,當然某方面也是因為我動作遊戲玩得很爛,所以我比較著重的地方在它的劇情。

觸:那你對它的敘事手法怎麼看?

R:它的敘事手法,很多巧思都有,但它表現手法就比較弱,很多硬凹硬轉折。有時候它讓主角身歷其境在歷史大事現場,結果反而主角比較像消失了。

觸:我自己玩了是覺得這碎片化敘事,劇力弱了,玩到最後雖然前後事件好像是串起來了,可還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R:這大概就是「主角消失」。但它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觸:那除此之外,還玩了什麼遊戲?

R:「三國無雙」「戰國無雙」這些,我當然會玩。這個「當然」也是因為「三國無雙」有它的故事,而我想要去看它的故事描寫,尤其是後面幾代它都有「國傳」,這部分一直是我關注的焦點。

當然不盡人意的地方很多,但它做到了從不同的立場來編故事,特別是晉傳的部分。從晉傳的部分,我看到日本也開始關注後三國了。雖然我不喜歡它對晉傳的描寫,從某方面來說,我覺得它是單方面的漂白,但這也是一種方向。

劉禪的真意

R大讓黃皓「多嘴」解說劉禪的真意,其實便是有分寸地向玩家表達,作者如何解讀這位被認為是昏君、細想又令人覺得並不那麼簡單的阿斗。

下篇:


因為全文比較長,超出了知乎專欄單篇字數限制,故分上下兩篇發出。


推薦閱讀:

《曹操傳》遊戲評價
東方少女在日本戰國(節錄)

TAG:三國 | 遊戲 | 三國志曹操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