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健聞 | 健康的胖子?不存在的

儘管大家都知道,肥胖是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頭號誘因,但仍不斷地有一些研究指出,這個世界對胖子過分苛刻了,稍胖的人有可能比正常體重的人群更健康。一部分BMI(身體質量指數,數值為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超標的人手握體檢單,驕傲地宣稱:「我是一個健康的胖子!」甚至還有研究認為,脂肪對心臟和心血管具有「保護性」。

「如果研究證實肥胖人群能活得更久,那我為什麼要費力減肥呢?」先別著急下結論!近年來,新的研究紛紛給出了新的證據,一次又一次將這種「美夢」擊碎。紐約大學在PloS One雜誌上發表的文章指出,過去的研究往往忽略了疾病(尤其是嚴重疾病的晚期)可能會導致體重減輕這一事實,從而低估了肥胖對患病風險的影響(即,更多地將嚴重疾病與體重正常的人群關聯起來,而事實上,這些疾病應該是發生在肥胖人群身上的)。因此,新的研究將新近被診斷為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而非重症或死亡人群——列為調查對象。研究使用的是一項始於1992年、由密歇根大學進行的美國50歲及以上成年人的全國性縱向調查,超過3萬人有相應的醫療保險聲明數據可追溯。

研究人員專註於特定的心血管疾病診斷:心肌梗塞(心臟病發作)、慢性心力衰竭、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在進行流行性疾病調查時,研究人員使用個人目前的體重;而在研究特定疾病發病率時,他們使用個體診斷前的體重。

在那些流行性疾病調查中,研究人員觀察到一個強大而顯著的肥胖悖論,與早先的研究結果一致,即肥胖I級人群(BMI值為30-34.9)的死亡風險比正常體重的人低18%至36%。這樣的數據看起來似乎胖子比正常體重的人群更為健康。然而使用相同的數據集時,在心血管發病率方面,並沒有發現兩個群體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而另一項由美國西北大學發表的文章,對10個大型研究中190672個多年隨訪的個體數據進行了調查(包括冠心病、中風、心力衰竭、心血管死亡以及非心血管疾病的死亡數據)。結果發現,40-59歲的超重男性人群,患中風、心臟病、心力衰竭或因心血管死亡的可能性竟比正常體重的男性高21%,肥胖男性比正常體重的男性更是高出了67%;超重女性和肥胖女性人群分別比正常體重女性發病率高出32%和85%。另一方面,正常體重的中年男性與超重男性平均壽命無顯著差異,但比肥胖男性長1.9年;正常體重的中年女性比超重女性平均壽命長1.4年,比肥胖女性長3.4年。

《歐洲心臟雜誌》上周五發表的一項研究可能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心血管疾病群體研究,包括2006-2010年開始參加英國生物銀行研究的296,535名歐洲白人後裔成年人,他們在參加研究計劃時均為身體健康。2015年的追蹤數據表明,BMI數值在22-23之間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低,BMI超過22時,女性每增加5.2、男性每增加4.3,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13%。此外,與腰圍為74厘米的女性和83厘米的男性相比,女性腰圍每增加12.6厘米、男性腰圍每增加11.4厘米,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增加16%和10%。

回到前文所述的「肥胖悖論」上。在癌症患者中,超重與患病風險的相關性較低,而癌症及其治療方案往往又會導致不健康的體重減輕。此外,許多因素也會混淆研究結果,比如吸煙者往往因為食慾受到影響而體重較輕。因此總體來看,「肥胖反而有利於健康」很可能只是一種假象。過高體脂,特別是囤積在腹部周圍的脂肪,絕對會大大增加患惡性疾病的風險,尤其是心血管類疾病。

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重,管住嘴、邁開腿,似乎也沒什麼借口了,已是春暖花開,快快去戶外活動起來吧。

參考文獻:

[1]. Stamatina Iliodromiti, Carlos A Celis-Morales, Donald M Lyall, Jana Anderson, Stuart R Gray, Daniel F Mackay, Scott M Nelson, Paul Welsh, Jill P Pell, Jason M R Gill, Naveed Sattar. The impact of confounding on the associations of different adiposity measures with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cohort study of 296?535 adults of white European descent.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8; DOI: 10.1093/eurheartj/ehy057

[2]. Sadiya S. Khan, Hongyan Ning, John T. Wilkins, Norrina Allen, Mercedes Carnethon, Jarett D. Berry, Ranya N. Sweis, Donald M. Lloyd-Jones.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With Lifetim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ompression of Morbidity. JAMA Cardiology, 2018; DOI: 10.1001/jamacardio.2018.0022

[3]. Virginia W. Chang, Kenneth M. Langa, David Weir, Theodore J. Iwashyna. The obesity paradox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PLOS ONE, 2017; 12 (12): e0188636 DOI: 10.1371/journal.pone.0188636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大健康領域相關問題,歡迎訪問:科學貓頭鷹 - 首頁;或者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貓頭鷹」與我們互動交流。

推薦閱讀:

我在想有沒有可能鼓勵小孩子採用生酮飲食,從而降低兒童肥胖率?
你必須做的事,以及只有你能做的事
引起肥胖的垃圾毒素都有什麼?
有將軍肚的爸爸,「TA」的運氣都不會太好
你胖不要緊,關鍵看你是不是「蘋果胖」?

TAG:肥胖 | 減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