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史上的那些猛人(九 )——清代的四大高手

清朝書法江湖上活躍著一群有趣的人。

他們中既有像金農和八大山人這樣的怪咖。也有像鄧石如和趙之謙這種尋根尋到先秦書法的傳統大腕。除了林則徐和康有為這種家喻戶曉的名人外,更有康熙、乾隆這種任性到天際的玩家。

這些人組成了既熱鬧又妙趣橫生的清代書法,給本來走向式微的中國書法增添了許多歡樂。

但是真正代表清代書法實力的是下面這四位。

1. 金毛獅王 王鐸

如果選一位清代書法大宗師,那這個人一定是王鐸。因為,他是清代書法唯一有古典血統的人,準確的說,他是從明朝穿越過來的外援選手。

王鐸這個人嚴格說來是明朝人,他做為清朝子民的時間只有區區九年。在這九年他做到了禮部尚書,太子少保,官居一品。

雖然他也曾是明朝的大員,但清朝給的官更大。

按說,他的影響力雖不至於名垂青史,也是大名鼎鼎。可除了學書法的人之外,極少人知道這個人。

因為,他是降清的大臣。

不過,清朝最後將他列入了《貳臣傳》,投降向來是可恥的。

你看,寫書法就是做人,如果做人不成功,書法寫的再好也讓人詬病。

不過,我們在這裡談書法,盡量少談民族氣節和政治選擇。

王鐸《行草詩稿墨跡十二頁》《楷書延壽寺碑》

在書法這個江湖中,王鐸是一位和董其昌齊名的猛人,當時號稱「南董北王」。

我們說過,董其昌的功力在明朝是可以坐第一把交椅的,能與董其昌齊名,可見王鐸的實力之不俗。

在書法這個江湖中,王鐸的功力在明朝可以排進前十,在大清,是可以競爭第一的,這也說明,書法到了清朝的衰微。不過幸好有王鐸在,讓清朝書法得總體實體得到了提升。

如果說趙孟頫和鮮於樞學的王羲之的形,那王鐸就學得了王羲之的意。因為學到了王羲之的神韻,王鐸的字才情斐然。

近代的書法大家沙孟海,林散之以及吳昌碩等大書法家都認為王鐸的字足以冠絕明朝。可見,他的造詣達到了排進歷史第一流的境界。

王鐸 行書《七月寫懷五律詩》

王鐸的一生特別像金毛獅王,他帶著參透王羲之筆法要訣的秘笈,帶著正邪兩道江湖人物對他的敵視,帶著報國無望有忍辱偷生千夫所指的矛盾行走在這世間。生活境況如山崩地裂的變化著,本來他可以一死殉國,撒手了之,也許是放不下「書法」這個愛人,才讓他如此糾結,如此沉淪的生活著。

能和金毛獅王謝遜一樣痛苦活著的王鐸,內心是脆弱的,但他缺少的強悍性格下面出場的這位身上全都有,而且猛力亂竄,怪力亂神,有大鬧天宮的「孫猴子」山崩地裂的氣概。

2. 紫衫龍王 傅山

這一位就是一代大俠——傅山。

在倚天屠龍記中,紫衫龍王是個不走尋常路的人,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執拗的她曾以犧牲健康救下了前來尋仇的銀葉先生,又與之結為伉儷,這是當時江湖中最大的奇聞。我們現在要講的傅山也是有這種奇特性格的人。

在這一系列書法江湖的文章里,我把中國各朝各代的書法家用金庸江湖人物串聯起來,其實這些書法家哪裡會什麼武功,把他們說成武林高手,比喻成楊過、郭靖,只是方便大家理解和記住。

但是,今天要講的傅山,他的的確確是一位武林高手,是十足真金,如假包換的江湖大俠。

傅山的武功之高,在武林的影響力之大,都可稱為清代大宗師。

很多人不知道,在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裡有位高人,名字叫做傅青主,他武功卓絕,號召力極強,是反清復明的帶頭大哥,他的原型就是傅山。傅山的字就是「青竹」。

傅山的江湖地位,是可以和《鹿鼎記》中的陳近南媲美的。

傅山 楷書 《霜紅餘韻》之一

反清復明是他一生的任務,傳說他不斷的失敗,又不斷的和朝廷對抗,先後組織過二十來次的反清活動。

一個不懼怕失敗的人,他的書法該是多麼的奇絕,但是這遠遠不是最絕的。

他不僅是個大俠,還是個神醫,反清復明之餘,他又是濟世救人的李時珍。

同時,他也是著名的道家學者,哲學、醫學、內丹、儒學、佛學、詩歌、書法、繪畫、金石、武術、考據等無所不通。啥都玩,又啥都玩得很好。

他被認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氣節的典範人物。傅青主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

不過,最為後人稱道的,還是傅山的書法。

傅山最厲害的是草書,我們知道草書是書法中的搖滾樂。能搞好這種藝術形式的,沒有點超脫的勁兒是成不了大師的。

比如我們前面說的張旭懷素都各有各的癲狂,到了傅山這裡,他把這種勁兒用到了極致,這種極致就是不住的畫圈圈。

傅山草書

也許每個圈圈都是傅山在練太極拳的時候寫的也說不定,總之,傅山的書法蘊含著的奇妙的力量,吸引著很多忠實鐵粉。

傅山是個開宗立派的人物,清末小說多把他塑造成武俠世界的大劍俠,大宗師。因為大家都欽佩他始終記著家國,始終在做一個有骨氣的男人。

而書法,正是他給世人留下的秘籍。

不過,要說起清代書法,粉絲數最多,上鏡率最高的,還要數下面這兩位。

3. 白面鷹王 劉墉

在明教里,白面鷹王殷天正是個剛直不阿的人,劉墉的個人風格正是如此。

一部《宰相劉羅鍋》,讓劉墉家喻戶曉。那個敢說敢做,敢於對天下貪王和珅說不的人,書法是當時一絕。

劉墉的書法,在清代有著崇高的地位。他的法之境界可以「靜」、「淡 」、「清」三字概括。初看圓軟輕滑,若團團棉花。細審則骨骼分明,內含剛勁。時有「濃墨宰相」之美稱。

劉墉初從趙孟頫、董其昌書法作品入手,法魏晉,學鍾繇,兼顏真卿、蘇軾等各家法帖;中年後逐漸練成自己的風格,貌豐骨勁,味厚神藏,心態坦然,自成一家。

別看劉墉為人處世老成持重,但對書法,卻是勇於創新。

帖學自北宋沿行至清代,似乎難以翻出新意,加上康熙和乾隆愛董其昌和趙孟頫,一時天下書法,千篇一律。

但是,一些書法家卻沒有被束縛住,江湖上有金農、鄭板橋這兩位用於創新的高手,而廟堂上則要數劉墉了。

由於求新求變,劉墉也受到很多議論。說他拋卻前人的長處,只寫自己的風格,不倫不類。

有一個故事很著名:

乾隆年間,在北京談到書法,受推崇的是翁方綱和劉墉兩家。那時候翁方綱的女婿,是劉墉的學生,一次拿了劉的字去見翁,翁說:「去問你老師,哪一筆是古人的?」學生說給劉墉聽,劉說:「我是自己寫自己的字,去問你岳父,他有哪一筆是自己的。」

正是這種充滿創造力的精神,讓劉墉的書法在清代獨樹一幟,最後成為一代名家。

字如其人,劉墉的書法也跟他的性格一樣,端正沉穩。一派大清中流砥柱的風範,在清朝書法整體頹勢之中,如擎天玉柱,傲然挺立。

唯一能在江湖名氣,作品傳播度上跟劉墉有一拼的,在清代,就只有鄭板橋了。

4. 青翼蝠王鄭板橋

青翼蝠王韋一笑可以說是明教四大法王裡面最怪的一位,他輕功卓絕,晝伏夜出,常常出奇制勝。

鄭板橋也是如此,他的書法走得是怪石嶙峋,跌宕起伏的路子。在怪異中見傲骨,在傲氣中藏剛正。

奇奇正正,似奇似正。

鄭板橋以畫竹子聞名天下,他筆下的竹子,奇絕高古,筆力雄健。他的書法也在他日積月累的畫竹功夫中,逐漸成型。

苦練和思考,使鄭板橋的書法影響深遠。

有記載,鄭板橋遍臨古代書法家的名帖,為了寫的像,每天勤學苦練,一直到中年都筆耕不輟。

一天,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手在自己腿上練著字,寫著寫著,不小心寫到妻子身上了。妻子生氣地打他手:「你為什麼不好好寫自己的體(身),反而老寫別人的(身)體?」

鄭板橋登時醒悟,我為什麼老是學著別人的字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呢?學別人再像,沒有自己的風格,有什麼意義?

從此,他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把畫竹子的筆法融入書法之中,終於練成了雅俗共賞、世人喜愛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就一代大家。

以竹子入筆畫,鄭板橋之前只有徐渭做過,但做到鄭板橋這樣極致的,絕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鄭板橋最著名的一幅字是——難得糊塗。其實鄭板橋一點也不糊塗。他明白一個道理,學書法和做人一樣,最重要的是做自己。

做人,做什麼樣的人,這是每個人都面對過的問題。也許我們能從書法中尋找出答案。這也是書法獨有的魅力。

最後,我們來說說誰是清代書法頭牌吧。劉墉和鄭板橋究竟誰的粉絲更多呢?

在民間,鄭板橋的字是比劉墉傳播率高的。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就像流行金曲,火遍了大街小巷。劉墉的書法在民間的識別率就不高了。第一局,明顯是鄭板橋勝出。

在收藏界,鄭板橋的書法和劉墉的書法最高拍賣價都在500W和1000W之間,貌似打了個平手。

誰是頭牌呢?大概喜愛鄭板橋書法的人略多一些。但這不能證明鄭板橋的字就比劉墉的好,只能說鄭板橋的風格更親切一些。

要是你,會站在那一邊呢?

五.中國書法的脈絡

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朝尚意,明朝尚態......

從秦朝到清朝,我用了五篇短文,簡單的梳理了中國書法的主要人物。這些人物就如同龍的骨骼一樣,撐起了中國書法的脈絡。

從下一篇開始,我們就來一起慢慢品讀一下古代這些書法大家們各自的傳奇故事。

第一位就從書法藝術的締造者——李斯開始。

【完】

更多精彩故事請關注公眾號「詩畫文化」。


推薦閱讀:

陰陽球說
你是怎樣看待中國文化傳播的?
「謀聖」張良的遺憾——《容齋隨筆》選讀(三)
家庭篇(三)選擇:重塑代際關係的可能之路

TAG:國學 | 書法 | 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