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本書 你當如何?

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這句話出自一位92歲高齡的老人之口,他就是查理?芒格。

讀書和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真正能做到堅持學習的人卻不多。「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反映了現代人讀書的焦慮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起買書讀書,我們首先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閱讀一本書。雖然讀了很多年的書,並不一定表示自己真正掌握了閱讀的方法和技術。先學會如何選擇一本書,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識結構,如何高效地閱讀,才能讓讀書這件事,事半功倍。

關於選書

首先,要確定自己的專業領域與興趣領域。我們在大學的時候,都有學習的專業;工作後,也有具體的崗位。這些,可以作為你的專精領域。但是,僅僅這樣還不夠。我們還要閱讀其他的相關領域的書籍。「為學當如群山式,一峰突起眾峰環」,這是曾任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的王雲五先生的觀點。意思是說,我們不能只學習一個領域的知識,死守本學科的邊界,絕不跨界半步。但是,學科的劃分,本身是人為劃分的,任何一種現象,都不止涉及一個學科。頭痛也不一定是頭的問題。尤其是未來社會,擁有一技之長的通才,會更加吃香。所以,我們應該選擇一個專精領域,然後補充其他相關領域的知識。

方向定下來後,我們就要開始在所選擇的專業領域內甄選書籍了。每一個領域的書籍都浩如煙海,我們應該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用來讀什麼書呢?我的建議是只讀經典。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那些沒有觀點、甚至連表達都不清晰的平庸的書上。相比書的定價,人的時間太寶貴了!所以在選擇書籍上花點時間是非常有必要和值得的。很多人不重視選書,聽朋友推薦,或者某公眾號推薦,就把書買回來讀,這不一定可取。這個領域裡,有哪些是真正的、業內人士公認的大咖?一般來說,能稱的上大師級別的,都是有著作的。那麼,買他的著作讀。你可以搜索他的個人背景,學術背景,了解這個人在這個領域的鑽研深度和成果。此外,還可以看看書的序言,這本書主要介紹什麼樣的內容?這些內容是你感興趣的和未知的嗎?再看看目錄,結構是否清晰。

關於閱讀

不是越多越好。求質求精。有的人讀了很多書,如果問他某一本書的內容是什麼,卻講不出來。這樣的讀書,收穫不大。讀書不應該以數量取勝,而應該重視質量。要帶著問題去讀書,在讀完一本書後,至少能回答「這本書的內容是關於什麼的?」

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這是四個層次,從基礎閱讀到主題閱讀,越來越深入,越來越透徹。檢視閱讀中包含了基礎閱讀,分析閱讀中又包含了檢視閱讀,而主題閱讀中包含了分析閱讀。

基礎閱讀和檢視閱讀,都是略讀或者粗讀一本書。

以獲取資訊為目標的閱讀,基礎閱讀和檢視閱讀即可。這兩種方法,可以用來閱讀一些消遣類的書籍。

以增進理解力為目標的閱讀,則要用到更高層次的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做分析閱讀,我們在讀一本書的時候,至少要帶著問題去讀。

主動閱讀,而不是被動閱讀。一個優秀的閱讀者,一定是對自己有要求的讀者。事實上,閱讀一定是帶有一定的主動性的。主動性,是指在沒有任何外力推動的情況下,你仍然決定閱讀一本書。動機越主動,收穫就越大。

做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讀到某部分內容時,如果覺得觀點很重要,或者有一些感悟,共鳴,不妨用筆記下來。寫下來的這個過程,加深了理解和記憶。

除了傳統的在重點文字下劃線外,還可以用將關鍵詞或者關鍵句子圈出來。

我比較喜歡的方式,是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思考。可能是你對作者觀點的質疑,或者是結合自身的工作生活實踐,對這一觀點的舉例或者理解。

還有一些方式,比如在空白處標記出其他的符號、編號,或者頁碼錶示其他書中也有相關的論點。

總之,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習慣來做筆記。

關於輸出

如何真正掌握書中所學的知識呢?我認為最好的檢驗手段,是輸出。不論是文字的書評,還是將書的核心觀點講給周圍的人聽,或者是開發出課程講給大眾聽。學習金字塔理論,圖示如下。

可以看出,如果要達到最高層次的掌握,最好的方式是輸出出來。輸出,是讓一本書真正屬於自己的最佳途徑。


推薦閱讀:

《精進》摘錄
那我也湊個熱鬧,記憶宮殿了解一下
《文案創作完全手冊》新手會寫文案,提升高手創作水平
「快速閱讀」這個智商稅,你交了么?
讀書缺乏興趣,你用對了讀書技巧嗎?

TAG:讀書方法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