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桐木里的紅茶不再殺青了?

乍一聽好像是個新聞

細想來

紅茶的工藝里本來就沒有殺青啊

怎麼回事呢?

群友Sam問,「聽說桐木關的紅茶現在都不殺青了?」

大家驚呼,這不可能啊!難以置信!

細問是這樣的一個說法:

「以前全手工的時代桐木里有殺青來停止發酵的工序,後來由於開始機械化,功能上就沒有必要殺青了。」

其實,這句話描述的是傳統正山小種製作中過紅鍋的工序

翻開《制茶學》或者《茶葉審評與檢驗》課本還能夠看到這樣描述小種紅茶傳統工藝:鮮葉-萎凋-揉捻-發酵-過紅鍋(殺青)-復揉-熏焙。

但我們現在一般說到紅茶的加工工序為:鮮葉-萎凋-揉捻-發酵-乾燥。事實上,現在大多數紅茶也是如此加工出來的。因為在還沒有電烘箱或者現在使用的大型乾燥機之前,海拔高氣溫低的桐木村裡只能通過焙籠來乾燥茶葉。這種方式乾燥還是可以的,但如果要及時地終止發酵抑制酶活那就很難了。

紅茶發酵的實質是茶葉細胞破碎後,茶多酚與多酚氧化酶充分接觸發生的酶促氧化反應。這時候無色的兒茶素轉變為金黃色和紅色的茶黃素、茶紅素,苦味、青澀味降低而呈現收斂性和刺激性。但如果不在發酵適度的時候及時終止酶促氧化,茶葉就會發酵過度而產生酸味、酵味,許多美好的花香物質也會因此散失。同時葉底紅暗。

藉助綠茶中殺青的形式,也就是在紅茶加工中叫做過紅鍋來及時的終止酶促反應,這樣之後再慢慢烘乾茶葉就不用擔心發酵過度了。

採用機械化生產後,大批量的紅茶生產採用鏈板式乾燥機。發酵後的茶葉薄薄地平鋪一層,在鏈條的帶動下經過100+℃的高溫及時終止了酶促氧化反應。這樣之後的茶葉同樣也還沒有完全乾燥,通常會被堆成一個小山包讓水分重新均勻分布。這樣之後再次進行乾燥達到足干。

如果生產量不大則採用立櫃式烘乾機。同樣是薄薄地平鋪一層,像烤箱一樣一個一個網紋盤子壘起來,100+℃的高溫及時終止了酶促氧化反應。

熏焙(其實就是乾燥,只不過燒的是松木,讓茶葉吸收松香)

所以,過紅鍋也就沒有必要了。

不過呢,現在也有一些企業為了增加產品特色或者客戶對外形有特別要求,也會採用過紅鍋的工藝。

過紅鍋的茶有什麼特點呢:

外形相對緊細,滋味醇和。

下次誰在這麼把紅茶不殺青當新聞跟你說,你就可以給他科普啦~

——END——

一周一點關於茶的小知識

詠甘華幫你更懂茶

更會交流

更多內容歡迎訂閱公眾號:fjyghcy,想和更多的圈內人交流請加微信:shehuadeai(需備註「知乎茶友」)

我們的機構號將持續更新關於茶葉知識的專題內容,提問請移步 @陳華葵 陳老師~

文/紫筍

圖/紫筍


推薦閱讀:

一把茶壺的價值
單株古樹茶,真的是同一棵樹上的嗎?
紫砂壺的七個段位。
粗人細福 — — 塵世之茶
茶葉可以吃嗎?

TAG: | 歷史 | 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