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聽覺腦幹誘發電位?

了解聽覺腦幹誘發電位前我們先來看看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聽覺生理)。

正常人耳的結構分為外耳、中耳、內耳、聽神經及傳導通路、聽覺皮層中樞。(如圖所示),

「聽聲」在我們常規思維的概念里覺得是耳朵聽到的,實事上耳朵只是「聽聲」過程中一個傳遞的環節,真正感受到聲音存在的是人大腦的聽覺中樞(皮層顳橫回),聲音在自然界發生和傳遞形式實際上是一種振動(聲波),但人大腦的聽覺中樞是不能直接感受這種振動的,所以這種振動必須在內耳的耳蝸轉換成電信號,再通過聽神經纖維(類似導線)傳遞到聽覺中樞,人們才能感受到聲音存在。

耳蝸毛細胞將外耳、中耳傳遞到內耳的聲音能量轉變成生物電信號然後再通過聽神經以一直傳遞到大腦皮層,才可以使人們聽到聲音,從內耳毛細胞產生電到傳導到大腦皮層要經過好多中轉結構(神經元換級),大體如下:耳蝸螺旋神經節、腦幹(耳蝸核、橄欖核等)、丘腦、大腦下皮層、大腦皮層顳橫回。這種生物電信號和我們平時的互聯網路信息傳遞的弱直流電信號沒有本質差異,只是他的電壓要小的多,通常以毫伏甚至微伏來計量。電信號在上述部位傳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在人體相關部位貼上電極,用特殊的電位檢測儀器檢測到這種和聽有關的電活動,檢測儀器以示波方式(波形)將這種電位展現出來,就是我們所看到的誘發電位檢測圖。

因為是藉助發聲(讓檢測都戴耳機聽到聲音)使耳聽到聲音後才能在這些部位檢測到電活動,所以稱之為聽覺誘發電位。正常聽力的小兒用很小聲音(一般不超過35dBnHL的聲強)就可以使電位儀檢測到這種和聽有關的誘發電位。但對於有聽力損失的患兒,往往需要很大聲音(比如70、80dBnHL)才能檢測到誘發電位,極重度耳聾的患兒給很大的聲音往往也檢測不到誘發電位(比如100dBnHL誘不出任何電位變化)。

聽覺誘發電位有多種類型。根據給出聲音刺激後到電位出現變化的部位及時間長短,可以將聽覺電位分為短、中、長三種不同反應潛伏期的聽覺誘發電位。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聽覺誘發電位主要有以下幾種:ABR(聽覺腦幹誘發電位,短潛伏期)、ASSR(聽覺穩態誘發反應,俗稱多頻穩態,中潛伏期)、40HZ相關電位(中長潛伏期)、P300(長潛伏期)。

ABR波形分化比較好的情況下,通常可以看到5-7個波峰,受檢者的聽力損失程度有多重, 也就是聽損閾值,主要以觀察Ⅴ波(5波)誘出閾對應的強度來判斷。為了使判斷準確,通常要以5或10分貝為一個遞進,測試多個聲強度下的誘發電位波形。根據Ⅴ波的波幅和出現時間規律來判斷受檢者的聽損閾值。

ABR(聽覺腦幹誘發電位),屬於短潛伏期反應誘發電位,記錄聲音發出後18ms以內和聽相關的電位反應,記錄的電活動部位主要為耳蝸至腦幹水平。ABR刺激聲一般選擇為2KHZ-4KHZ(偏高頻)短聲,能較客觀的反應高頻部分的聽力損失情況。對於低頻部分聽力損失程度是往往是無法判斷的。

ABR為一種客觀檢測手段,說的再通俗一點,檢測者多大強度能聽到聲音是根據檢測到電位變化來判斷的,不是受試者本人有意識的告訴你聽到還是沒聽到。另外因為絕大多數醫院只使用一種短聲來判斷受試者閾值,所以ABR在閾值強度判斷上存有沒有頻率(沒有粗細不同頻率聲音)特性和閾值精準度問題。所以,如果你準備為小孩子驗配助聽器或者判斷是否要植入人工耳蝸,ABR只能作為一種參考測試方法,不能替代主觀行為測聽。根據筆者多年對一些孩子做短聲ABR檢測和行為測聽對比,短聲ABR閾值與行為測聽的4KHZ閾值非常接近。

另外,雖然很多醫院也做有頻率特性的短純音聽性腦幹誘發電位,但其閾值判斷的準確性較短聲誘發電位要差不少。

推薦閱讀:

耳鳴耳聾的病友們,我們一起加油!
蕪湖助聽器:耳聾對語言功能有哪些影響
為什麼說聽力患者聽的見卻聽不清呢?

TAG:助聽器 | 神經性耳聾 | 神經性耳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