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國文·作業聯播|浮世繪中的現實——評《怪化貓》
編者按:時殊事異,文隨世變。新舊交替的大時代給文學藝術的整體品質帶來深刻的變革契機,且當下各種藝術形式多元並存、互相汲取能量來發展自身。而好的藝術批評應該量體裁衣,用最恰當的方式打開文本,點燃文本,釋放其最絢麗的光輝。傳統的文學藝術是山,穩重而內涵深厚;網路文學及其緊密相關的ACG文化是水,活潑而變化多端。今天的我們倚山面水,回望經典作品以增補底蘊,探究新興的文學文化以奔赴未來。在這個充滿張力的文化場域里,不同的批評話語將發生激烈的碰撞,產生智慧的火花,並重新定義與彰顯我們這個時代的審美精神。下面我們將共同欣賞一系列來自北京大學各個院系的學生們在大學國文課堂上提交的優秀作業,看他們將如何理解當今的文學藝術。
《怪化貓》
作為一部僅有十二集的動畫,《怪化貓》以其絢麗奇詭的浮世繪畫風、閃回跳躍的敘事節奏和精巧清晰的敘事結構實現了日本傳統藝術和近現代ACG文化的交融,同時以五個近乎於推理解謎的故事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各個時代的女性遭遇歧視的社會現實,扛起了女權主義的一面旗幟。
>>>>畫風
在日本動畫界,不少大家都因其獨有的畫風而為人稱道,比如我們熟悉的宮崎駿爺爺,他的手繪畫面展現出了一種電腦難以達到的靈動與生氣,成為了他一絲不苟工作態度的具象表現;而近些年來聲名鵲起的新海誠則因其無比寫實而唯美的風景畫受到了無數壁紙愛好者的追捧,成為了所謂的「壁紙狂魔」。所以不難理解,《怪化貓》的這種色彩鮮明艷麗的浮世繪畫風是使其從浩如煙海的日本動漫作品中脫穎而出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大多數日本動畫仍然脫胎於漫畫,因此動畫與其前身漫畫的畫風基本上是一脈相承的,同時漫畫周更或月更的緊迫性決定了幾乎沒有漫畫家會採取這樣大費周章的創作形式,所以《怪化貓》將這種日本民間藝術形式融進動畫作品中的嘗試就顯得十分難能可貴。它一方面利用各式色彩的搭配將故事的氣氛渲染得恰到好處,另一方面又以形式上的創新向我們展示了動漫的無限可能性(實際上,像中國早期的水墨動畫也是相當有特色的),而根據觀眾的反應來看,這種嘗試毫無疑問也是非常成功的。
浮世繪畫師歌川國芳的作品
>>>>結構
這部作品由五個獨立的故事組成(依次為《座敷童子》、《海坊主》、《無臉怪》、《鵺》和《化貓》),每個故事都由一些特定的人物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和時間中講述,可以說正是這種封閉性使得每個人物的性格都得到了充分的刻畫,也使得整個故事的敘述顯得從容不迫。從表面上看,所有故事的起因都是超自然的「物怪」,但是當主人公賣葯郎一步一步揭露出事件的真相,當事人逐漸道出心中的隱情時,就會發現所有「物怪」的背後都是殘酷的社會現實,而每個這種現實中都有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女性。《座敷童子》中被強迫墮胎的妓女、《海坊主》中被自願犧牲的妹妹、《無臉怪》中被奴役的新婦、《鵺》中被窺覬的新娘、《化貓》中被謀害的女記者,她們各自都以一種毀滅性的方式譴責了男權社會在某種程度上對女性的迫害,這種充滿怨氣的譴責在動畫中以「物怪」的形象出現,用超出常識的力量迫使人們重新審視他們的社會和歷史。
>>>>例子
以第三個故事《無臉怪》為例。事件的當事人是一個出身貧寒、年幼喪父的女子蝴蝶,她在母親的逼迫下整日整夜地刻苦學藝,只為長大能嫁入顯赫的武士之家,當她終於「如願以償」時,卻又受到了來自丈夫及丈夫家人無休止的欺凌。當蝴蝶終於「忍受不了」童年時期的壓抑和成年後所受的侮辱時,她分裂出了另一個人格——她想像中不受約束、隨心所欲的自己,這個人格化為「物怪」,殺害了丈夫一家人。
《無臉怪》人物——蝴蝶
蝴蝶的不幸來自於兩方面:母親變態之愛的挾持和丈夫一家人所施加的暴力。作為蝴蝶「最喜歡的」母親,她的原話是:「你天生就是個美人,憑這個臉蛋再學點技藝的話,即使是出身貧寒的我們,也能嫁入大戶人家的。」這種情感綁架使蝴蝶心甘情願地扼殺自己的內心並且投身於日復一日的枯燥練習,精神壓力逐漸積累,對蝴蝶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丈夫一家人則公然表示了他們「物化女性」的態度(連同為女性的婆婆也與之同流),稱娶進門的妻子是「用來做飯的」,同時用冷嘲熱諷和拳腳相加的方式對蝴蝶施以精神和物理上的暴力。看得出來,動畫中對女性的歧視態度已經成為了一種近似於社會規範的東西,由人所創造的同時又反過來塑造著人,被人們認可並恪守,然後傳給下一代。最直接的受害者蝴蝶不僅不反抗,甚至試圖說服自己去服從乃至順從這樣的規範——在殺死丈夫一家人之前,她先殺死了自己。
值得一提的細節是,《無臉怪》中反覆出現了面具這個意象,不斷暗示觀眾蝴蝶姑娘以「超我」的面具遮蔽了「自我」和「本我」,扼殺了自己的真實情感。同時還利用反覆閃回的方式逐漸揭開事件的真相,營造了一種很有代入感的心理體驗,實際上這也是五個故事的共同特點,也是這部動畫中我頗為欣賞的一種設計。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好的藝術作品必然是能以好的方式探索人的內心的,因為藝術由人創造然後由人觀察,如果不能以某種方式引發一部分人的共情,不能揭示出一些尚未被發掘的人的心理結構的話,可以說是缺乏感知力和創造力了。
>>>>結語
實際上,性別問題是人們長久以來一直在關注的問題,而且隨著網路即時通信的發展變得越來越敏感,這種敏感可反映在特朗普競選美國總統時被扒出的不當言論,也可體現在由電影《乘風破浪》的主題曲所引發的爭議。但一個可笑的事實是,當人們忙著考察特朗普的言論是否真實、人品是否高尚,爭論著電影的主題曲是否可取時,受到影響的僅僅是美國總統的變更和一部電影的風評,真正需要關懷的弱勢群體並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反觀《怪化貓》,其中的女性是忍受了切膚之痛的,而這種痛楚也透過屏幕多多少少傳到了觀眾的身上,並提醒著人們在關注女權問題,追趕時事熱點,爭做鍵盤俠的同時也不要忘了羞愧,因為現實中沒有賣葯郎來理清「形」、「真」、「理」,更沒有「物怪」來替她們鳴不平,有的只是小部分被曝光的事件和大部分被粉飾、被隱瞞、被無視的悲劇,以及更多的雞毛蒜皮、喋喋不休的爭吵。
可以說,《怪化貓》雖然承認了現實的殘酷與弱者們的無能為力,但也不甘屈服於現狀,它在二次元中創造了一個所有的問題都得以解決的世界,並試圖以此喚醒三次元人們的覺悟和良知,預言著在或近或遠的將來,人們將正視這些問題,並對經歷過歧視、欺凌的人們給予真誠的善意。
文/徐楊見琛 本文首發於北大網路文學論壇微信公眾號媒後台(meihoutaipku)
推薦閱讀:
※芭比公主之玫瑰公主故事梗概?
※還有哪部1月新番能做到?!突然被喂一口shi了!
※哪些動畫電影值得一看?
※你最喜歡動畫片《西遊記》里的哪位人物角色?
※國漫泡沫崩潰第一階段開始
TAG:動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