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愛過的皮影戲

皮影戲

又名 影子戲、燈影戲

當死氣沉沉的皮囊被賦予了精緻的形態和靈動的神色,就煥發了新的生命,令人凝視讚歎。它以精靈般挪移閃現的身姿講述美麗的故事,稱為皮影戲,或曰影子戲、燈影戲。

皮影場景《三顧茅廬》

以影作戲之法,傳說自周已有;

後有春秋戰國出土刻畫皮影為證;

又有起源於漢唐五代等多種說法;

即使從文字溯源細細考證,也不會晚於宋——那時已有皮影普及的記載。

陝西早時有「隔簾說書」的表演,這裡的皮人形象漂亮,表演方式高雅精妙,很可能是皮影的發端之地。

而後,全國各地皆有皮影戲出現:有華北、東北地區的北方皮影,陝西、甘肅等處的西部皮影,以及廣東至山東之間的中南部皮影三大流派,形態各異,精彩紛呈。

河北灤州皮影

陝西華縣皮影

湖南皮影

皮影是傀儡的一種,多用牛皮或驢皮製成,要經制皮、描樣、雕鏤、著色等十多道工序,歷時數周才能成型。皮影的描樣既要求線條完整相連,又要展現出清晰生動的形態,這需要長期的經驗累積。

刻畫是最難的一步,要求每一刀精確無誤,但凡失誤便前功盡棄。一個完整的影人,要被分為頭顱、胸腹、腿、臂、肘、手等十一個部件,之間以點連接,令影人能活動自如、栩栩如生。

皮影鏤刻

「頭茬」是一個影人的頭部,它集中代表了一個人物的身份特點,在影人的整個身體結構中最為重要,令忠奸文武盡得展現。

頭茬

皮影的造型不但汲取了佛教美術的特徵,還包含了窗花剪紙的構圖方式和裝飾感,是皮雕藝術之魅力的充分展現,即使不是表演,也可作藝術欣賞與收藏之用。

而表演皮影戲更是一種功夫。一個影人至少被三根操縱桿操縱,而一個藝人要能控制三四個影人的動作,還要配合音樂、兼顧唱念,無一不需勤學苦練。

其唱念腔調追隨戲曲,內含各地的地方戲,如渭北的碗碗腔和廣東的潮音戲,內容則流行民間故事和歷史傳說。如此形式的表演有聲有影,可算當今電影、動畫的前身。

皮影戲表演

皮影戲是古時百姓的重要娛樂,也是祭祀、慶典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喜愛它,不僅是因為它的工藝精美、表演生動,更因為它勾起人們的想像,令人沉浸,發掘出每個人心中對藝術、對生活最質樸之美好的期望。

當人們從幕布上回過神來,定會驚嘆於這小小的幻影世界帶給人的巨大喜悅和充分滿足。


推薦閱讀:

裘繼戎、郭麒麟、霍靜虹:非遺傳承真的是五世而斬?
死守非遺,還是讓中國傳統文化好好兒活下去?(上)
非遺科普 | 從軍中演化而來的永新盾牌舞
捏糖人玩到最高境界是種怎樣的體驗?

TAG:中國傳統工藝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