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下的古村落, 比宏村更有韻味, 這個秋天一定要去看看
在黃山西南余脈的黃堆山腳下,有一處依山而建的古村落。村中有溪流穿過,山間民居錯落分布,遠望如塔之疊壘,村子就叫塔川。因期變幻莫測、絢爛如畫般的秋色,以及作為電影《卧虎藏龍》的拍攝地而逐漸為世人所熟悉。如果說宏村和西遞是徽州徽派民居的集大成者,那麼就是徽州民居村落和自然結合的完美典範。
塔川的地勢在徽州古村落中非常獨特,在名為高、低庵的兩座山峰之間,一條清清的溪流穿越山谷,流過粉牆黛瓦的村落直下奇墅湖。塔川有一種自然天成的美麗和與生俱來的風情,每年十月中旬、霜降節氣前後,附近山上的楓樹、烏桕、櫸樹、榧樹的樹葉便開始由青轉黃,由黃轉橙,由橙轉紅,色彩斑駁,分外光彩動人,猶如秋天的童話世界。
穿過塔川村口的古木林,依清溪沿石階拾級而上便進入了塔川村。漫步於村中,既可以領略到山間村民古樸純情的生活樂趣,又可以觀賞到「溪繞前屋」、「竹山鶯啼」』、「塔川洞天」等絕妙景觀。尤其是塔川秋色,是眾多畫家、攝影家創作的基地。
人行其下,彷彿走過了一片奇妙的森林世界,聞聽溪澗清流潺潺,山鳥時鳴,猶如綠野仙蹤的世界一般。循石階而上,自然景色極盡清幽,通往塔川村的路彷彿梵音禪語一般令人心思寧靜。
沿山路石階爬上塔川村,兩面青山相對、溪從中流,流過叢林、繞經屋前,映出老牆斑駁的身影,這便是塔川的「溪繞屋前」美景。塔川多竹,又有「竹海鶯飛」一景。初秋的塔川,秋色未濃時,幾乎沒有什麼人來,有的只是寧靜和安逸。它在等待著、醞釀著,於朝昏夕陰之間,汲取日月光華、歷經雨露風霜,待西風起時,一夜間,便悄然穿上了五彩繽紛的錦衣,滿眼的爛漫與風情。
擦肩而過的塔川村民大都神情安然,笑容親切、質樸,像他們徽派的老房子那樣令人舒服。這裡不像宏村、西遞那般人潮洶湧,幾乎沒有被商業化所影響,雖然離宏村較近,卻沒有公交班車直達,這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保持原生態的韻味。
高庵山頭原有西林禪寺,卻早已香火不繼,寺院殿堂唯余殘跡。每當夕陽西下,白雲歸岫,黃堆山像披上了金色的斗笠,下面是層層梯田,形成了一幅自上而下,金、黑、白、綠,色彩層次豐富的山居圖畫。
塔川附近不遠的地方就是木坑竹海,雖然少了些人文的韻味,卻也極富自然的野趣。這十里竹海連綿不絕,鬱鬱蔥蔥,蕭蕭瑟瑟,萬千竹葉隨風而動,有若綠野仙子們琴瑟相和。雨中的竹海,蒼翠欲滴,滿眼清亮;晴日的竹海,濤聲陣陣,滿眼明媚。春天,一株株新筍在竹林下開始冒尖,人們割取一些新筍,晾乾,便製成美味的筍乾。經過冬季晾曬而成的筍乾亦稱為冬筍乾,和黟縣的紅辣椒炒在一起最是美味可口,令人回味無窮。
當年拍攝電影《卧虎藏龍》的時候,有一段故事,據說當時導演李安選定了此處作為李幕白和玉嬌龍竹梢打鬥那出重頭戲的拍攝地,不過後來卻移師浙江,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劇組當時已經在木坑竹海拍了好幾個場景,不過後來因為劇情需要必須砍掉很多竹子,村民感到實在心痛,權衡之下,他們最終還是決定要珠子而不是出名,結果劇組只能在浙江完成剩下的幾處戲的拍攝了。從木坑這個當年的這個小插曲中,我們不難體會到當地村民的淳樸和明智,在他們的眼裡,長遠的鬱鬱蔥蔥比眼前的一點利益重要上百倍。也正是這種樸實的民風,讓我們和我們的後代都能看到這片美麗的竹海,享受它所帶來的愉悅。
紅葉群是最令人神往及最能「謀殺」攝影者膠捲的地方,任意選取一個角度,都是一幅絕美的風景畫。塔川紅葉是一種梔子樹,經過霜降,由綠變黃,由黃變紅,中間呈七彩顏色,是攝影發燒友的最佳素材,觀賞最佳時間只有一個多月,也就是從十月到十一月下旬。
清晨的時候,整個村子籠罩在薄薄的霧氣里,影影綽綽,朦朦朧朧。塔川秋色最美的是從宏村到斜里的那段。溪水匯入奇墅湖,衝出一大片豐沃的澤地,陽光暖暖地照下來,遍地粉色小花,指甲蓋大小,牛馬悠閑啃草,山上一路白茶花盛開,藍色的漿果色調艷麗,矮枝桑樹一蓬蓬地向著太陽,枝頭頂著一簇綠葉,煞是好看。
楓葉、拱橋,漫山遍野的秋色,人置身其中,無不陶醉於大自然的精心賜予。今生只要還能走得動,每年秋天都要來一趟,看看塔川。
推薦閱讀:
※徽州印象
※黃山遊記
※黃山雲海 | 15年的友誼,似如屹立山石
※黃山自助三日游
TAG:黃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