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婕洛說】J.K.羅琳的失敗和你失敗有啥不一樣?

一個離異的失業單身母親,

用她筆下那個額頭上帶著閃電型傷疤,

戴著眼鏡的大難不死的男孩,和延伸出的整個魔法世界,

拯救了她的事業和家庭,也為全世界點燃了幻想的力量。

她就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

如果把JK羅琳的故事拍成電影,再假如她是「男性」,

那麼完全就可以契合星爺電影裡面屌絲逆襲的劇情。

成功之後的軌跡大抵都千篇一律,

如果想從成功者的身上得到啟發,我們更多要關注她失敗的故事。

所以,J.K.羅琳08年在哈佛畢業典禮上的講話主題是

——失敗帶來的好處以及想像力的重要意義

1965年7月31日,

JK羅琳出生在英國格溫特郡一個普通的家庭,

父親是飛機製造廠一位退休的管理人員,

母親在一家實驗室做技術員。

她從小喜歡寫作和講故事,夢想是成為一名作家。

上大學選專業的時候,羅琳的父母認為,

在全世界的所有專業中不會有比研究希臘神話更沒用的專業了,

因為那根本無法換來一間獨立寬敞的衛生間。

而羅琳過度的想像力更被認為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怪癖,

根本不足以支付未來的按揭或取得足夠的養老金。

他們希望羅琳去拿個職業學位,而羅琳想去攻讀英國文學。

最後,他們達成了一個雙方都不甚滿意的妥協:

羅琳改學現代語言。可是等到父母一走開,

羅琳立刻放棄了德語而報名學習古典文學。

一直活在貧窮之中的父母希望,

羅琳永遠都不要重蹈覆轍經歷貧窮,

而她卻執意要遵從自己寫作道路。

羅琳後來也的確一度窮得靠救濟金生活,甚至付不起房租。

天賦和才能並沒有使羅琳免遭命運無常的捉弄,

本該無憂無慮的青春歲月對於羅琳來說顯得十分沉重。

羅琳的母親在1980年被診斷出多發性硬化症,

那一年,羅琳15歲。

被病痛折磨了整整十年後,羅琳的母親於1990年離世。

父親性格乖張,導致羅琳一直很害怕父親,

她拚命嘗試得到他的青睞或哄他開心,但都沒有成功。

後來,她曾好幾年都沒有和父親有任何聯繫。

《哈利·波特》中充滿那麼多完美父親的形象,

如海格,鄧布利多等,原因之一就是羅琳和父親的關係並不如意。

這種父女之間重要關係的缺席,

以及看著母親死去這一段長久而緩慢的經歷,

是影響羅琳寫作的兩個最重要因素。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JK羅琳的母親過世已經夠讓她難過了,

後來連她的丈夫因為不合與爭吵,

把她跟還很幼小的女兒給趕出了家門,

甚至還窮到了得領政府救濟金來過日子,也還一度得了憂鬱症。

有一段時間,她瘋狂地寫作,寫自己的遭遇,寫人間百態,

寫自己的所見所想,凡是她能想到的,她都寫了。

她希望多發表文章,能以此能改善生活,

希望自己能像那些成名的作家一樣,

隨便寫點文字,大筆稿費就自動送到家了。

但現實很殘酷,一年間她僅發表了7篇文章,其中三篇沒有稿費。

沒有人知道她當時的鬱悶,她沒有人知道她的頹廢,

她覺得自己快要活不下去了,因為生活實在太窘迫。

她原本就是一個愛美的女子,正值青春,

她渴望穿時尚華麗的衣服,喜歡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可每當年幼時那些斑斕芬芳的夢想再次湧現時,她都難過得哭了。

一個人跌入谷底,要麼自暴自棄,要麼貴人相助,

簡單地說有人來打通任督二脈。

九品芝麻官、武狀元蘇乞兒、功夫等等電影都是這種套路,

主角光環的開掛,讓其在不放棄的情況下走出陰霾,

最終實現鳳凰涅槃的重生。

而JK羅琳的轉折點,她最該感謝的就是她的想像力,

以及對生活觀察的細緻入微。就在24歲那年,

她從曼徹斯特到倫敦旅遊,當行駛的火車在一個小站停下時,

她看見外面有一個瘦弱、戴著眼鏡的黑髮小巫師,

一直在穿過車窗對著她微笑。她微笑很可愛,很調皮,

一下子抓住了她心,她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這微笑,

竟然十分熟悉。於是,她萌生了一個念頭:

以這個小巫師創作一部作品。

這部作品是虛構的,把自己多彩的夢幻融入進去,

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給人展示另一個世界的JK羅琳的勵志故事。

接下來,她開始動筆。為了節省家裡的暖氣費,

她總是呆在小咖啡館裡寫作,由於沒錢買紙張,

她只有把故事寫在撿來的小紙片上。

儘管寫作很辛苦,但她沒有退縮,

因為她不甘心領取救濟金,她相信自己的能力,

即使經歷了傷害和磨難,她也要用自己的雙手吃飯。

小說完成後,她把它寄給了她幾家出版社,

但沒有哪一家出版社願意接受。

後來,一個家瀕臨倒閉的小出版社冒險出版了這部小說;

再後來,美國一個不入流的小製片人覺得,

這部小說的故事不錯,便把它搬上了熒幕。

誰也沒有想到,在短短的時間內,

她的小說長期佔據了世界暢銷書榜首的位置,

那家小出版社起死回生聲譽大震,以小說拍攝的電影風靡全球,

那個不入流的製片人也因此躋身一流的製片人行列。

她的作品就是《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一連出版七部,每部都引起轟動,好評如潮。

目前已被翻譯成63種語言,在全世界的發行量已經超過4億,

創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話。

我們再拉回到JK羅琳的演講,

她說:僅僅在畢業七年之後,我都確確實實的失敗了,

而且敗得徹徹底底。我那罕見的短暫婚姻走到了盡頭,

自己又失業了。一個單身母親,淪落到當代英國最為貧困的境地,

只不過還沒到無家可歸的程度而已。

我父母的害怕終究發生在我身上,

我害怕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降臨了。

無論按照什麼標準來看,我都是我所知道的最大的失敗。

現在,我站在這裡,告訴你們失敗可是件一點也不好玩的事情。

那個時候我的人生被黑暗籠罩,

根本想不到在未來的時光里,

這段經歷竟會被報道為神話般的堅定意志。

那時候我不知道黑暗的隧道何時才是盡頭,

而盡頭的任何光亮都像是渺茫的希望而非穩固的現實。

那為什麼我還要談起失敗的好處呢?

簡單的說,是因為失敗會為我們揭去表面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

我不再裝模作樣,終於重新做回自己,

開始將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自己在意的唯一作品。

如果我此前在其它的任何什麼方面有所成功,

我恐怕都會失去在自己真正歸屬的舞台上獲得成功的決心。

我最大的恐懼終於成為現實,而我卻因此獲得了自由,我還活著,

還有我深愛的女兒,我還有一架老式打字機和一個宏大的夢想。

這片頑固的低谷成為我腳下堅定的基石,

在此之上,我重築了自己的人生。

你們也許不會像我摔得這樣慘,但是人生路上總會有些失敗。

你也許可以毫無失敗的度過一生,但你將活得如此小心翼翼,

就好像你幾乎沒有活過,不管從什麼意義上講,

你都註定要失敗的。

失敗賦予我內心的安全感,

而這是考試及格也不能讓我感受到的。

失敗讓我明白關於自己的一些東西,

這是除了失敗以外我決不可能獲得的認知。

我意識到自己擁有堅強的意志,而且比我以前設想的還要自律;

我還發現我擁有的朋友們是如此寶貴,

其價值連寶石也不能媲美……

其實一件事或者一段生活經歷失敗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處於失敗之中的時候,

看到不到前面任何希望的證據。

這時會覺得所有努力都毫無意義。

更何況還要面對周圍的人的議論和眼光,

甚至還要去想像自己跟周圍的人的對比。

所以,很多人在失敗當中會變得消沉、逃避,

一蹶不振也就由此產生。

其實人生是一條曲線。

這個觀點稍微有點人生經歷的人都會同意。

那麼我們可以這樣想像一下這樣一個畫面:

我們從一開始面對的不是一個空無一物的空間,

而是一個密密麻麻擠滿岩石的空間。

而我們從出生開始要做的就是不斷地挖洞,

從這個岩石空間里挖出一條路,走到終點就是一生。

開始的時候家人會告訴你往哪個方向,

但是漸漸長大後你不會聽從他們的建議,

再後來他們也無力給你建議。

所以你只知道一直往前,盡量繞開一些堅固難挖的石頭。

於是你挖出了一條曲線。

但是,問題是你不知道這條曲線有時是往下走的,

是根本偏離了原先設想的方向和目標,

而你又無力改變路線,所以越走越往下。

這時你開始懷疑和恐懼,你不知道到底再挖下去還要偏離多少,

還要多久才到谷底。

所以你甚至想後退一段,然後重新找個起點開始挖。

其實這個時候是你最難受的。

因為如果你真的清楚意識到自己在谷底的時候,

反而你會有信心,反正接下來不可能再往下走了,

只要努力就是往上走。

這其實也就是羅琳說的「我最大的恐懼終於成為現實,

而我卻因此獲得了自由……」

所以,其實失敗的可怕在於自己的想像,

而如果你告訴自己:沒有什麼比我現在更糟的了,

既然已經糟到這個程度,還在意那麼多幹啥呢?

然後看看自己還有什麼能夠努力的,

因為努力做下去,曲線在谷底必然往上走,

而如果發現努力了還是依然往下走,

那就證明你還沒有跌到谷底,

你所面臨的要麼會有轉機往上走,

要麼失敗到谷底往上走,

只要不放棄自己,只要還沒死,

遲早都會往上走。


推薦閱讀:

童年是一首不成調的歌
藝術廈門大講堂|長安畫派第三期4月14日長安畫派第二代領軍人趙振川開講
如何讓孩子愛上博物館:藝術史入門推薦
發微讀書會第二季第七期:宗教聖像藝術(續)
從今天開始停止發布關於任何藝術留學經驗相關

TAG: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