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論》簡讀

引言

眾所周知,漢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結束了文景帝時期與民休息的政策開始反擊匈奴的侵擾,張騫出使西域,重用衛青霍去病,漠北之戰後匈奴遠盾西域元氣大傷,《匈奴歌》曰: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但是漠北戰役雖然重創匈奴,卻沒有徹底解決匈奴的問題,匈奴依然沒有臣服大漢。於是在此之後漢武帝又數次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在漢武帝後期,他窮兵黷武,空耗國力,大量增加百姓賦稅徭役,導致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對於匈奴的戰爭也是敗多勝少,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戰果,征和三年,李廣利出兵匈奴,大敗並投降匈奴。

由於內政軍事的不得意,漢武帝開始動搖自己的執政方針。李廣利兵敗後一年,也即征和四年,財政大臣桑弘羊建議派遣軍隊到輪台戍邊。漢武帝駁回了桑弘羊的建議,並下達了歷史上著名的《輪台罪己詔》,反思自己執政方針的過失,在《輪台罪己詔》中漢武帝批評自己「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並表示「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

漢武帝想重新開啟與民休息的無為而治的新時代,但是就在罪己詔下達的兩年後他就駕崩了。由於巫蠱之亂導致了漢武帝的繼承人戾太子劉據自殺,漢武帝不得不選擇了他的小兒子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劉弗陵即位時年僅8歲,為了扶持劉弗陵,漢武帝在死前處死了劉弗陵之母鉤弋夫人,並以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四人共同輔政。霍光為首輔,桑弘羊為理財。

起因

桑弘羊是法家門徒,推行法家的霸道思想,秉持財政大權,武帝時期的一系列財政政策便是出自桑弘羊之手。霍光作為先帝欽點的首輔大臣,一方面為了舒緩帝國內部由於常年窮兵黷武造成的矛盾,想要推行漢武帝在《輪台罪己詔》中提出的與民休息的方針;另一方面也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打擊與自己有分歧的政治勢力。他開始醞釀鹽鐵會議,營造輿論上優勢。

鹽鐵會議由霍光召集,但是霍光卻並沒有參與到辯論之中,鹽鐵會議的主要參與人有大夫(即桑弘羊),御史,丞相史,賢良、文學(賢良和文學並不是兩個人,而是霍光從各個地方選舉來的儒生組成的兩個群體)、丞相(即田千秋),鹽鐵會議就想今天的人大會議一樣。從結果上看,鹽鐵會議實際上是對漢武帝時期所施行的一系列大政方針的全面評估,主要是經濟政策,軍事政策,治國理念等。

鹽鐵會議的會議記錄由恆寬總結合為《鹽鐵論》一書,從《鹽鐵論》中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出辯論的激烈和雙方辯論的焦點所在。《鹽鐵論》共分十卷六十章,採用辯論雙方交錯發言的形式進行記錄,非常好地還原了辯論時的實際情況。《鹽鐵論》全書共6萬餘字,內容豐富,我認為其中的一些治國理念自今依然有很強的參考價值,尤其是桑弘羊的財政政策方面的論述,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些現代經濟學的影子,比如「均輸」與「平準」,這難道不就是現在政府干預市場平衡的主要手段嗎?我也只能嘆服桑弘羊不愧是經濟方面的大師。

內容

鹽鐵會議的參會人員可以分為兩派,賢良文學一派,大夫桑弘羊、御史、丞相史一派,丞相田千秋主要起一個居中調解的作用,但是他的思想還是偏向於桑弘羊一派。在鹽鐵會議中,兩派就很多問題進行了辯論,具體包括農工商的本末問題、均輸平準的作用問題、貨幣鑄造問題、鹽鐵酒禁令是否開放的問題、漢匈戰爭的問題、、吏治的問題、人才問題、教化與刑法哪個更根本的問題、秦朝的功過問題、律法的問題等。

大夫認為「工不出,則農用乏;商不出,則寶貨絕。農用乏,則谷不殖;寶貨絕,則財用匱。」工與商能夠促進農業生產,補齊市場短板,繁榮經濟,而且工商業同樣能夠達到使人民致富的效果,本(農業)與末(工商)應該合理的得到安排與重視,「各得所欲」。但是儒生認為農業才是本務,工與商的興盛會使得人民的道德出現滑坡,各種奸商橫行,人民相欺,所以應該重本抑末,「市、商不通無用之物,工不作無用之器。」

大夫認為均輸平準(所謂均輸就是「民制,官收,官賣」,類似於供銷社一樣的經濟制度)賤賣貴賣能夠平抑物價,是市場平衡穩定;還能調節社會的財富分配,使得人民都能夠「齊勞逸」;均輸還能使全國的市場能夠統一,「郡國置輸官以相給運,而便遠方之貢」。均輸還能夠調節豐年和災年,所以均輸平準對國家與人民有大利。均輸還能夠使得中央加強對地方郡國的控制,通過均輸與外國做交易還能夠增加國家的財富。

文學則指出均輸有許多的弊端,均輸「釋其所有,責其所無(官府上繳百姓有的,還責要百姓沒有的)。百姓賤賣貨物,以便上求(適應官府的要求)。間者,郡國或令民作布絮,吏恣留難(官吏又多有刁難),與之為市。吏之所入,非獨齊、阿之縑,蜀、漢之布也,亦民間之所為耳。行奸賣平,農民重苦,女工再稅,未見輸之均也。縣官猥發,闔門擅市(官商勾結,控制市場),則萬物幷收(壟斷市場)。萬物幷收,則物騰躍(物價飛漲)。騰躍,則商賈侔利。自市,則吏容奸。豪吏富商積貨儲物以待其急,輕賈奸吏收賤以取貴(官商勾結),未見准之平也」。文學還表示如果能藏富於民,那麼對人民來說災年或豐年就能降低影響。

大夫認為均輸這項政策本身沒有任何的問題,問題就出在吏治身上,如果能夠通過法治規範官吏和人民的行為,那麼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而文學則反對法治,認為仁義才是解決之道。

大夫認為實施鹽鐵酒專營,保障對於匈奴的戰爭能夠順利進行,而且鹽鐵作為重要的物資如果交由使人運行,就會產生大富豪,危及國家的統治,「今放民於權利,罷鹽鐵以資暴強,遂其貪心,眾邪群聚,私門成黨,則強御日以不制,而幷兼之徒奸形成也。」而貨幣禁令能夠防範私人鑄幣度量之間的不同一,防止劣幣與良幣同時在市場上流通造成的不良影響。而文學認為實施鹽鐵酒專營與禁止私人鑄幣是「與民爭利」,應當放開管制,讓人民參與到其中,大夫的一些擔憂可以通過施行仁德來化解。

文學認為,對匈奴的戰爭是一件內外不討好的事。「今去而侵邊,多斥不毛寒苦之地,是猶棄江皋河濱,而田於嶺阪菹澤也。轉倉廩之委,飛府庫之財,以給邊民。中國困於繇賦,邊民苦於戍御。力耕不便種糴,無桑麻之利,仰中國絲絮而後衣之,皮裘蒙毛,曾不足蓋形,夏不失復,冬不離窟,父子夫婦內藏於專室土圜之中。」多年的戰事使得國內空虛,卻在邊境上得不到任何的好處,「數戰則民勞,久師則兵弊」,「未聞弊諸夏以役夷、狄也。」

御史則認為對匈奴的戰爭有許多的好處。「內郡人眾,水泉薦草,不能相贍,地勢溫濕,不宜牛馬;民跖耒而耕,負檐而行,勞罷而寡功。是以百姓貧苦,而衣食不足,老弱負輅於路,而列卿大夫,或乘牛車。孝武皇帝平百越以為園圃,卻羌、胡以為苑囿,是以珍怪異物,充於後宮,騊駼駃騠,實於外廄,匹夫莫不乘堅良,而民間厭橘柚。由此觀之:邊郡之利亦饒矣!」對邊境的戰爭帶來了異域的寶物,還帶來了強健的馬匹,豐饒的土地。大夫補充說「緣邊之民,處寒苦之地,距強胡之難,烽燧一動,有沒身之累。故邊民百戰,而中國恬卧者,以邊郡為蔽扞也。是以聖王懷四方獨苦,興師推卻胡、越,遠寇安災,散中國肥饒之餘,以調邊境,邊境強,則中國安,中國安則晏然無事。」「除寇賊而安百姓也」。

大夫認為目前匈奴正是軟弱的時候,應當一鼓作氣,徹底解決匈奴問題,如果現在錯過了,等匈奴喘息過來,一定會捲土重來,到那時就更加難辦了「(匈奴)遼遠不遂,使得復喘息,休養士馬,負紿西域。西域迫近胡寇,沮心內解,必為巨患。今不征伐,則暴害不息;不備,則是以黎民委敵也」。而賢良認為,「匈奴之地廣大,而戎馬之足輕利,其勢易騷動也。利則虎曳,病則鳥折,辟鋒銳而取罷極;少發則不足以更適,多發則民不堪其役。役煩則力罷,用多則財乏。」匈奴居無定所,來去無蹤,要想快速地解決匈奴問題不現實,「未可一世而舉也」,所以現在不必過分防範匈奴的威脅,賢良主張現在和匈奴結合親,以求得和平的環境。

《鹽鐵論》再後面幾卷主要是一些意識形態(儒?法?)的爭論,大夫主張法治,文學主張施行仁義。實在沒有可以介紹的了。(好吧,其實是我不想碼字了,後面內容還很豐富,推薦原文閱讀,各種引經據典,不會讓人失望。)

結果

公卿愀然,寂若無人。於是遂罷議止詞。

奏曰:「賢良、文學不明縣官事,猥以鹽、鐵為不便。請且罷郡國榷沽、關內鐵官。」

奏曰︰「可。」

所以辯論文獻中能夠看到的結果是漢昭帝罷除了酒類專營,和關內的鐵的均輸官。

評價

就如恆寬最後在《雜論》一章中所總結的:「余睹鹽、鐵之義,觀乎公卿、文學、賢良之論,意指殊路,各有所出,或上仁義,或務權利。」鹽鐵會議是兩種思想的激烈交鋒。

鹽鐵會議首先是儒法之爭。大夫等人是法家學派,他們的觀點是要統治人民,駕馭天下,防範地方的崛起,防範來自外國的威脅,所以鹽鐵堅決不能放開,匈奴要堅決剷除。而文學賢良他們是儒家的代表,所以他們的主要論點是要朝廷施行仁義,只要施行仁義,匈奴自然會臣服。同時這也是統治的高層與底層之爭。文學賢良是從基層舉薦來的,他們對於人民的疾苦感知甚深,所以文學賢良能夠代表社會最底層發言,但是卻缺乏長期的戰略眼光,對於具體的事務也拿不出處理方法。而大夫等人高居廟堂,對民間了解不多,看問題的層次也不一樣,所以大夫對人民的苦難了解不多說的也不多,而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卻條理清楚。

主觀的說,我是堅決的站在大臣這一邊的,因為大臣這邊的辯論內容豐富有理有據,能指出問題,能拿出對策,而且靈活善變,他們的唯一缺點就是不能體察民間的疾苦。而儒生這邊的辯論看的真的非常沒勁,大概就是百姓窮困,要實行仁義;官吏腐敗,要實行仁義;匈奴來犯,要實行仁義;儒生的建議除了仁義還是仁義,非常之教條乏味無趣,而且在我看來並沒有實際的用處。

鹽鐵會議雖然直接結果是廢除了酒類的專營,但是實際上它的影響是深遠的,尤其是從後來漢宣帝(西漢中興之主,西漢擁有廟號的四位皇帝之一)的「王霸之道雜之」可以看出,推薦閱讀。

《鹽鐵論》裡面還有很多大臣儒生相互嘲諷的段落,非常有趣,推薦原文閱讀。


推薦閱讀:

古文里的倒裝句在古代是倒裝句還是正常語序?
誰能翻譯一下這段關於五禽戲的古文?
《史記》注?
為什麼當初簡化文字時不把句子也縮回像文言文那樣?

TAG:閱讀 | 歷史 | 文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