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冷知識--人生能得幾清明?

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

「清明」是廿四節氣之一,也是「辰月」的開始。《曆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故清明節又稱踏青節。

「清明」一開始只是一個傳統的節氣,咱們現在過的「清明節」其實是「清明、上巳、寒食這」這三個節日的「三合一版本」。

上巳,就是三月上旬的巳日。我們知道,古代是用干支紀日的。所以哪一天是什麼干支都記得很牢,就像我們現在記得哪一天是星期幾一樣。逢到上巳日,大家都要到流水邊上去,用三月桃花水洗滌,把身上的晦氣洗掉。

古代有一部解說《詩經》的書,叫《韓詩外傳》,據那上面說,這種風俗是從春秋時代的鄭國流傳開來的。鄭國人每逢上巳,都在溱(zhēn)水(在今河南密縣,流向東南同消水會合)、洧(wěi)水(在河南新鄭)邊去「祓禊」(fú xì)。祓(fú),是除掉的意思;禊,是清潔的底思。祓禊就是用水洗去污垢和災晦。古代人認為用水來可以消除疾病災禍,甚至王家都任命著專門念咒潑水替人消病除災的女巫,這是「五經」之一的《周禮》里也記載的。

溱洧兩條河邊,原是鄭國青年男女約會求愛的地方,所以上巳祓禊,事實上也是青年人尋歡作樂的機會。這風俗從鄭國逐漸流行到各地,到處都能見到人們在流水邊祓禊。也就是說,上巳節在水邊游春,已經不再是為了除病消災,頂多也不過在水邊洗一洗。《論語》上也記載著「暮春浴乎沂」的話,說是孔子的學生三月里在沂水邊洗澡,吹著風回來,挺愉快的,似乎也不是為了辟邪除災。孔子的學生都是四方的賢人,魯國人佔大多數,而且都是男人,當然不會像鄭國青年男女似地去談情說愛。更何況他們的老師孔聖人是批判過「《鄭風》淫」的,《鄭風》就是鄭國的民歌,這裡面就有不少是愛情歌,唱唱愛情歌尚且還要遭到孔子的指斥,真的做起來孔子自然更反對,所以學生們也不敢這樣自由越軌。

這就是說,上巳祓禊這件事到後來是有名無實了。但上巳在流水邊集體游春這件事卻傳了下來,算是一件韻事。

但是,三月上旬不一定能挨到一個巳日,因為子丑寅卯…………等支數是十二個,一旬只有十天,過幾年總會有一年的三月上旬沒有巳日,也就是說,那一年豈不是沒有上巳了么?事情是死的,人的頭腦是活的,於是人們就把上巳的活動漸漸固定到三月初三這一天來做。把三月初三「假定」上巳後,上巳更是名不副實了。所以杜甫的詩篇「《麗人行》開頭兩句是「三月三日天氣清,長安水邊多麗人」,不說是「三月上巳天氣清」,算是真實寫照了。

所以說,講三月三日是上巳並不全對,就是這個道理。把上巳定死在三月三日,據《宋書》的記載,從三國時代起就已經這樣了。因此王羲之的《蘭亭序》,也說:「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暮春就是三月;初,是指的初三;修禊事,就是說按照古代的風俗干祓禊這件事。

可是事實上,他文章里哪裡有一句提到什麼消災除病的儀式,連用水洗一洗都沒有講,不過是幹了一陣「曲水流觴」——也就是大家坐在彎彎曲曲的水邊,把酒杯順著流水淌下去,輪到誰誰就喝酒賦詩罷了。

王羲之是東晉人,事實上這個節日的原意,早在西晉之初就不大有人知道。《續齊諧記》這本書里記載:晉朝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有一次曾經詢問尚書郎摯虞關於上巳節的起因,摯虞回答道:「東漢章帝年間,平原人徐肇的妻子,連接幾年三月初一生了三個女兒,都在初三那天死掉了,當地人認為是怪事,認為一定是這個日子有邪,大家便在這天到水邊去洗滌去邪,風氣就是這樣傳開來的。」晉武帝聽後道:「這樣說來,這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旁邊另外一個尚書郎束皙奏道:「摯虞年輕無知,他怎麼知道來歷。這個風俗最早起源於周公當年建造洛陽王城,在水邊泛杯飲酒。」晉武帝聽了很高興,便賞賜束皙黃金五十斤,並且把摯虞降職為縣令。摯虞是西晉有名的學者,他大概不至於這樣無知,而且,束皙的說法和古代所說的「祓禊」並無關係,也不見得可靠。但由此可知,當時知道這個節日來源的人也已經不多了。

總而言之,從晉朝起,上巳祓禊已經徒有虛名,純粹變成了春遊。一直到唐朝,長安人還挺重視這個節日,紛紛在三月三日到曲江池邊游春。唐朝以後,清明節掃墓的風俗盛起來了,男女老少都借著掃墓的機會「踏青」。這樣,上巳游春的風俗就被清明踏青取而代之,這個節日在全民範圍內被慢慢忘卻,只有少數文人,還在詩文里寫到上巳。正如正月初七是人日一樣,普通人就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個節日了。

清明節前一天,有些地方是前兩天,按照古代的風俗,要禁止煙火,所以叫『寒食』;也有叫『禁煙節」和『熟食節』的。那意思是,頭兩天就準備好熟食,過這個節時就不動煙火,專吃現成的熟食。

咱們過去是農業國,很多節令風俗的起源,都同農業生產有關。比如有些地方的平原和丘陵地帶,過去在元宵節前後有一個叫「燒野火』的。風俗。農村人民一邊點火燒野草,一邊唱歌,青年們一邊野燒,一邊彼此打趣耍鬧,氣氛熱烈。這風俗就是為了春耕前積草灰肥料起的因,同時,燒草還可以把過冬的害蟲燒死,也有利於防止蟲害。寒食節禁煙火,正是為了提醒人防止山林火災的意思。

《周禮》和《禮記·月令》這兩種古代經書里都記載著禁煙火的制度。但是一般人的說法,卻把寒食節的起源,歸在晉文公時期一個叫介之推的大臣的故事上。

春秋時代,晉國的君主獻公,寵愛他的妃子驪姬,要把君位傳給驪姬生的小兒子奚齊,把太子申生逼得自殺。申生的兄弟重耳,也就是獻公的第二個兒子,逃到了外國,輾轉流浪了十九年,才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流亡十九年中,歷盡了千辛萬苦,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有的吃不起苦頭,認為前途渺茫,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不顧危難艱苦,追隨他一直到回國複位為止。其中有一個便是介之推。他冒險忍苦,救護晉文公,甚至在晉文公絕糧飢餓時把自己身上的肉割給晉文公吃,功勞很大。

晉文公做了君主,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封賞了官職,單單沒有封賞介之推。晉國人民對晉文公的不公平表示不滿,編了一首歌謠,替介之推叫冤。歌謠傳到了晉文公耳朵里,他一面看到群眾有意見,一面也想念介之推的功勞,便召喚他,要封他做官。介之推和他母親商量,究竟要不要做官。商量結果,覺得還是不要貪圖富貴的好,於是,就隱居到現在山西介休的綿田山裡。晉文公幾次派人去找他,他都避而不出。晉文公卻硬要逼他出山,下令放火燒山。心想,火燒到你身邊你總要逃出來吧!哪曉得介之推是硬脾氣,寧可燒死,也不肯下山,終於被森林的熊熊烈火燒死在綿田山上,死的時候正是清明節前一天。

晉國人可憐他的遭遇,尊敬他為人的品德,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招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現在清明節家家門口還有插柳條的風俗,據說就是這樣來的。

但是清明節掃墓的風俗卻不是來源於此。中國古代是不野祭的。古代人雖然有春秋祭祀祖先的習慣,但都是在家廟裡舉行。帝王、公卿、大夫都有設立祖宗靈位的宗廟和家廟,老百姓也在家裡的正堂上安設祖宗的牌位,叫做木主,祭祀祖先就在牌位前致祭,不到墓地去。而且春祭也不規定在清明節那一天,清明這個節和掃墓祭祖沒有固定的聯繫。

古時父母死後,在墳墓邊搭一間草舍,孝子在草舍里守喪,叫做「守廬」,按古禮要守三年。這種禮法當然只是士大夫階級遵守,平民百姓守三年喪,生活誰給他供應?古代的迷信,認為人死了靈魂應該回家享子孫的香煙血食--「血食」就是牛羊冢等的肉食,只有無家可歸或斷子絕孫的孤魂野鬼,才漂流在野地里,所以不到墳前去祭祀。

墳前祭祀,只要在新葬時才有,那是弔奠新死的人的禮數。有名的故事是東漢名士徐孺子祭郭林宗的母親,郭母死後,徐孺從遠地趕來,預先煮了一隻雞,用絲綿浸透了酒,

到墳前用杯把浸過酒的絲綿用水稀釋出酒漿,哭祭罷而去。這故事被傳為佳話,《後漢書》里亦有記載。

另外一種祭墓的情況,便是恰巧經過親友的慕地時,順便去瞻視拜祭。有名的故事是三國時代曹操經過太尉橋玄的墓,橋玄是曹操的舊交,他殺了牛去墳前致祭,還寫了一篇著名的祭文:《祀故太尉橋玄文》,文章里說到,當年橋玄曾對他開玩笑,死後曹操如果經過墓地不祭他,車子經過後三步,肚子痛不要怪他。這篇祭文用兩人生前的戲謔來表示自己和死者的親呢感情,十分真切動人。

這些墓祭的故事都和清明掃墓是兩碼事,清明家家掃墓是唐朝以後才流行起來的風俗。有了清明掃驀的風俗,人們便將祭祀祖先的供品在墳前野餐,正合上「寒食」的習慣。同時,人們還將一種有香味的青艾,用石灰酶制後洗凈搗碎,和上米粉與糖,蒸成艾糰子,也有裡面裝餡兒的。這東西後來成了清明節特有的食品。

清明時節本來就是寒暖適宜、花香鳥語的旅遊季節,加上男女老幼都去掃墓,於是興起了清明節「踏青」的風俗。不知是掃墓推動了踏青呢,還是踏青推動了掃墓,可能是互相促進。總之,宋代以後,清明踏青的風俗已很盛行。話本子里不少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都是在清明游春時彼此遇見才發生的。

那時起,清明就成了和元宵、中秋等佳節同等重要的節令。有一句所謂「朝朝寒食,夜夜元宵」的俗話,形容清明節遊人的熱鬧,同元宵燈市一樣。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有一句著名的詩:「人生能得幾清明?」可見那時人們對清明節何等重視。

命理諮詢微信:qishanrenshui


推薦閱讀:

各國社交禮儀、風俗習慣你應該了解!別再出糗啦!(二)

TAG:周易書籍 | 中國文化 | 風俗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