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選擇,一定要選困難那件事兒

1、每天睜開眼的選擇:

A夢想還遠著呢,也不差這一小時懶床。

B馬上起床,鍛煉;

2、每天早餐的選擇:

A隨便在外面吃點什麼

B坐在餐桌前安靜吃完水果+疏菜+麵包+牛奶+雞蛋

3、每天上班時間的選擇:

A馬馬虎虎做完工作就開始在網上閑逛,輕鬆愜意當個吃瓜群眾

B認認真真完成安排的工作,做好一周一月計劃,努力精進業務水平

4、每天下班回家後的選擇

A吃完晚飯看電視、看電影、打麻將、打遊戲

B閱讀專業或跨專業非虛構類圖書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無數各種各樣困難的、輕鬆的、痛苦的、高興的選擇,

大多數人出於本能或習慣,多半會選擇相對更容易更輕鬆的那個選擇……

多數人選擇A,是符合人性,但正因為每天大多數人選A,從概率來分析,事實上那條道上因人數眾多,競爭的基數反而大,後面的困難更大;

而選B的,由於人數少競爭不大,反而更能脫穎而出。

每天選擇相對困難一點的,以後就會越來越容易,

每天選擇相對容易一點的,以後就會越來越困難;

這是無數人,無數次人生經驗總結。

如果有得選擇,我們盡量選擇相對困難的那件事去做。

比如:前幾年雖然買房有些困難,但那困難,墊墊腳還是能夠買得起的,當時困難一點,現在就容易一點了,如果當時選擇容易,現在跳起來都很困難購房了(不是建議現在購房,這一波上漲之後,幾年內房產稅大規模出台對未購房者可能才是好時機)。

那麼問題來了,在面臨選擇時,人為什麼多半會去選擇相對容易一點的,只有真正明白其中的概念和邏輯關係,我們才能從心底里認同、行動上執行、習慣上養成正確的選擇。

1、要知道,選擇做正確的事,比正確的做事那要強上不止一個量級。

趨利避害、拈輕怕重是生物的天性,人也不例外。逃避一件看起來困難的選擇,只是身體上認為它是「有害」的,但這「有害」只是當下的一種本能、身體短暫的直覺。

比如冬天早上醒來起床,本能和直覺告訴身體,這是「有害的」,

可是正常理智一點的人都知道,這只是身體不舒適而已,並不是「有害的」。

任何困難的事,身體都會本能認為是「有害的」,其實呢,只是身體不舒適,理智和自律、明白這個邏輯的人,就算是在最冷的冬天,都會用成熟的心智控制身體快速穿衣起床,必竟,事情還很多,夢想還很遠,只爭早夕……

2、解決之道:突破舒適區。

抓住了人為什麼要拈輕怕重的心理根源,我們就可以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必須從思想和行動兩個方面都突破舒適區,面難選擇時,我們才能做到迎難而上,做出長期正確的選擇。

要突破舒適區,就必須進入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常與人類大腦工作方式背道而馳,超出了人們的學習舒適區,

表現在外,就是我們要選擇的那個讓自己不舒適的「困難」。

深度學習,難在需要你發現深層次的因果聯繫。

馬奇(James G. March)將人類從經驗中獲取智慧的模式分為兩種:

舒適區學習:在不求理解因果結構的情況下,直接複製與成功相連的行為;

困難區學習:努力理解因果結構並用它指導以後的行動。

先看舒適區學習的案例:

一位大叔看到路邊大媽燒餅賣得不錯,於是跟風賣燒餅。大媽賣燒餅多放一個雞蛋,導致大家都愛買,他跟著也多放一個雞蛋。可惜大叔沒看到大媽還有個漂亮女兒站在攤位前??這類行為,被馬奇稱為低智(舒適)學習。

再看困難區學習的案例:

芒格(Charlie Munger)通過綜合對歷史人物、投資公司的失敗案例分析,以及各類心理學與數學知識,總結出人類誤判心理大全與投資清單,試圖理解因果結構,分析人是怎麼失敗的,用它指導今後的投資行為,這被馬奇稱為高智(困難)學習。

高智學習,困難在於,需要你將知識內化為本能,這需要長期大量的學習。

事實上有為什麼可選擇呢,在深度學習者看來,是沒有選擇的,只有正確和不正確、應該或不應該區別,比如常說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深度學習者來說,即然可以吃得起熊掌,難道魚還吃不起嗎?只有長期還在舒適區呆著的人才有選擇困難症,或閉著眼選擇容易的那一個選項。

3、那麼,問題又來了,大多數人就是願意呆在舒適區。

我覺得如何舒適就如何選擇,人生不就是圖個快樂和舒服嗎,沒什麼不好的,我為什麼要遭罪偏偏選擇困難的去做?

在一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社會,比如中國,通過自己努力彎道超車,或者政策紅利一夜暴富都是可能而且容易的;

但是,社會一旦進入到發達又穩定的階段,階層的分化和固化將變得日趨明顯。

目前,中國城市化正在進入下半場的最後一節,其實給我們普通低層階級的時間並不多了,

4、有一句話叫「社會即將分層,你將會在第幾層?」

郝景芳的《北京摺疊》榮獲2016年的雨果獎。

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小說的最高獎項,堪稱科幻界的「諾貝爾文學獎」,可《北京摺疊》與其說是科幻,不如說是披著科幻外衣的未來社會分層隱喻:

頂層操控規則,中層高節奏工作,而底層的窮人,將連被剝削的價值都不再會有。

當底層人民每天都在舒適區「愉悅」的生活著時,阿爾法狗已經戰勝了李世石,

一場「人工智慧」的革命正悄無聲息地到來。

正好,這幾天正在看《未來簡史》,得出的結論是:

未來,一些人會變得沒用。

在目前工業化國家,人力是非常寶貴的資源。

大工廠時代每個工人都特別有用,戰場上也是人越多越好。

重視每一個人,不僅僅是高大上的概念,也因為這個時候的經濟和軍事需要每一個人。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現在看起來還很大。

如果以後不需要了呢?

現代戰爭越來越依賴高科技,網路戰甚至就是幾分鐘的事。

過去機器取代一些人的工作,人總是能發明新的工作,赫拉利說這可不是自然定律。

而現在的趨勢就是機器智能越來越比人更適合工作。比如股市的高頻交易、普通律師、醫療診斷等等職業,都會慢慢被機器取代,而且準確率和效率更高。

工業革命帶來了無產階級,

現在人工智慧革命也會帶來一個新階層:一個對經濟和軍事來說都沒用的階層。

細思極恐,如果一個人對老闆沒用,就是失業,對國家和這個世界都沒有用,那算什麼呢?

可能真正的人工智慧時代還有幾十公里遠之外,

但城市化完結可能真得只有幾公里就到了,

社會越發達,階層越固化,

而階層,真的不是一代能積累的。

更耐人尋味的是:龜兔賽跑,如果兔子拚命向前跑,會怎麼樣?

答案是馬太效應。

最後的問題:中國社會即將分層,階層正在固化,

面臨每天無數的選擇,真的能安心呆在舒適區嗎?

(以上為捕快冷二原創,歡迎轉載)

推薦閱讀:

在總統的監視下,我們被允許擁抱5分鐘
階層分化背後的秘密
與侄書:擊穿階層壁壘的重鎚
「低慾望社會」來臨了嗎?
有些圈子你是永遠也進不去的(我在會所的那些日子)

TAG:人工智慧 | 社會階層 | 大學專業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