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余秀華武亦姝現象到詩歌創作淺議

前有餘秀華,今有武亦姝;

人生無窮盡,詩歌永流存。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這是詩歌式的預言,也是自然界的規律。也許是現在人們的精神世界太貧乏了,沉寂許久的詩歌又因她二人重新點燃了大家內心深處的熱情,不管是網上還是生活中關於詩歌的話題突然逐漸多了起來。如果說這個春節還有什麼電視文藝節目讓人難忘,央視近期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我敢說在很多人心目中就一定比之前的除夕晚會有趣好看的多。去年被媒體頻頻曝光提及的詩人余秀華,宣傳介紹她的文章多數是強調她腦癱、離婚等與詩歌本身無關的事情,在我看來更多的是一種帶有目的性的炒作和受眾獵奇心理的表現。武亦姝就純粹是因為詩歌受到關注,而且武亦姝身體健康,一切正常,長發披垂,鳳眼削肩,亭亭玉立,秀外慧中,網上有文章對她的評價是「滿足了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對像她這樣一個才讀高一的學生來說,不說還要把包括博士、專業作家等各路精英人才比試打敗,就是能夠氣定神閑地站在台上面對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侃侃而談我認為都已經非常了不起。據其老師介紹,其他各科成績照樣出色,文理均衡,還是化學課的代表。毋庸置疑這肯定和她自己的努力有關,但也無需廢話是詩歌帶給她的榮譽。

曾幾何時,詩歌可是每個心懷美好事物的年輕人的夢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不管是社會上還是大學校園裡隨處可見寫詩讀詩的年輕身影。白雲蒼狗,時事變遷,當年的詩歌盛況如今只存在於一些回憶類的文字里了。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一部中國文學史大半部是詩歌史,中國歷史有文字記載以來,從先秦兩漢到魏晉南北朝,繼而自唐以降明清以前的中國文學基本上是以詩歌為主,以詩歌取得的藝術成就最大,很多流傳至今婦孺皆知的經典名篇都出自上述時期,不敢想像沒有詩歌傳統的中國會是什麼樣子。其實在我看來,詩歌不僅是文學的桂冠,更是整個人類文明的源頭,如果沒有像《詩經》、《神曲》、《荷馬史詩》、《聖經》、《紅樓夢》等偉大的詩歌作品就沒有今天的人類文明。

這股熱潮能夠持續多久?現在自媒體這麼發達,真正堅持寫詩讀詩的人有幾個?如果對文學藝術一直關注留意的朋友會發現,很多最開始是以詩人身份進入大眾視野的作家,在經歷過最初階段的詩歌寫作之後還繼續堅持寫作的都紛紛轉向了其他文體的創作,要不就是後面寫的詩歌作品什麼都好就是不感人。

其實不僅是專業作家,人生中的很多時刻總會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想到用詩歌來抒發表達,也彷彿只有詩歌才讓人痛快切合當時的心境。因此才有人會說少女情懷總是詩,每個戀愛中的人都是詩人,只是有的人感受得到卻說不出來。

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看似寥寥數語分行排列的詩歌有的也許比無數部長篇小說加起來的都還要厚重影響深遠。然而當激情不再青春逝去,很多人不是離詩越來越遠,不然就是直接變得麻木不仁勢利庸俗。

有一種觀點認為詩歌寫作需要天賦,但我認為後天的修鍊也許更重要。「詩到語言為止」——這是曾經的先鋒詩人代表後來主要精力轉向小說寫作的韓東老師早年的一句著名論斷。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說無論什麼樣的詩歌藝術,語言才是最高要求。其實古人早就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須。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深刻體驗。在我看來,這個觀點有它正確的地方,即語言是詩歌的唯一載體,離開語言就無從談起。但同時我也認為它太絕對片面,載體不能缺,但承載的內容也重要,沒有詩意的語言再優美、華麗、生動、準確、簡潔、精鍊和詩歌又有什麼關係?更何況,不僅是詩歌這種文體,所有以語言為唯一載體的文學形式對語言的要求都一樣:你不能說詩歌語言要求優美精鍊,小說散文戲劇的就可以生硬粗糙吧?

為什麼在對待語言的問題上有些人的詩歌創作讓讀者質疑詬病、晦澀難懂、不知所云,就是掉入了只追求語言表達的死胡同,脫離了詩歌呈現的前提首先是素材的捕捉提煉,也就是說是否有詩意的表達才是判斷詩歌質量成敗的關鍵因素。當然不排除有人是故弄玄虛,以此掩飾自己情感內蘊的空泛和蒼白。

韓東老師是我欣賞尊敬的詩人作家,他說在一首偉大的詩歌作品裡,我們可以看見作者的靈魂,他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這段話我就非常喜歡完全贊同,我是認為一切語言藝術包括世間的萬事萬物莫不如是,全部包含概括。

詩歌與是否押韻分行排列無關,只要是有詩意的表達,一切藝術形式都可以納入詩歌的範疇。那何為詩意?這就要回到韓東老師的觀點論斷上,為什麼同樣是說「我愛你」三個字,有的讓我們感動,有的讓我們鄙薄唾棄,反差如此之大。在我看來,詩意說白了就是一個人內心世界對外部環境的投影、反射、發酵。要想獲悉詩意的存在,首先你得是一個有真情實感的人,正所謂以心印心肝膽相照。感動我們的一定是真誠,反之就會遭到鄙薄唾棄。

感受到詩意了,為什麼有的寫出來可以成為含蓄優美慰藉的詩歌,有的卻是寡淡無味的白開水大實話呢?因此韓東老師才會說「詩到語言為止」。1+1=2誰都懂,1+1=3或5反正就不是2估計就不是誰都能理解明白,通常情況下不是2的等式才是詩歌式的語言表達。但這裡面有個度的把握,線索脈絡藏得越深越是本事,我想強調的是寫作態度是否真誠。

如是,只要你能做到,那你想成為一個詩人就有可能。


推薦閱讀:

01. 以詩、樂會友(一)

TAG:詩歌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