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消費時代到來了么?

最近受到幾位前輩的指點,在空閑時間讀了兩本和消費有關的書:一本是關於美國零售渠道變遷的《品類殺手》(哈佛出版社,成書於03年);另一本是日本人寫的關於消費趨勢的《第四消費時代》(三浦展,2014年的新書)。

《品類殺手》簡單明了,講述了從郵購目錄——百貨商場——品類殺手店——連鎖超市等渠道的演變與更迭。可以看到,渠道總是追隨客群的步伐:當消費者仍聚集在城鎮時(1930年前),西爾斯通過郵購目錄地方式向鎮上的居民進行銷售;當消費者湧入大城市(1930-1950),梅西百貨用豪華的商店和熱情的導購在城市中快速發展;二戰後(1950-1980)富裕的中產階級開始到郊區生活,家得寶,玩具反斗城這樣的品類殺手店開始崛起,滿足中產家庭一站式的深度購物需求;隨著消費者更加富裕和挑剔,對價格,購物的便利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便利店,城市1元店(Dollar Tree等)等小型化、更加方便的購物形態佔比又逐步增加。

(弘章資本對渠道變遷的總結)

作者將這一變化的歷程概括為『零售的達爾文主義』,即零售渠道的演化是一場殘酷的適者生存的效率比拼。沃爾瑪的童鞋自嘲道,如果說消費電子產品毛利狠低,競爭超級激烈,是一門『賣白菜』的生意,那零售可以說是『賣白菜梆子』的生意,需要一點一點地講坪效、扣成本。我覺得,之前談零售從『成本』緯度談的已經很多了,採購成本,員工成本,房租水電,獲客成本等等。但根據我最近的觀察,消費者有三個不同層次的需求:

  • 距離近:這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從郵購,到百貨,到便利店,再到售貨機,O2O上門,商品距離消費者越來越近。哪怕距離更近的產品要貴一些,對於即時消費的商品也是可以接受的。如何用最低的成本貼近消費者,恐怕是個永恆的命題;

  • 品類全:品類殺手的專業店勝在大而全。2000平方米的巴諾超級書店,1萬平方米,5萬多SKU的Home Depot,充分滿足了消費者深度逛的需求。但有意思的是,這個緯度不是單向的,在『基本款』商品上消費者出現了『懶得選』的現象,從而出現了渠道品牌,以及精選商城的機會(參見之前段郎的文章);

  • 價格低:同樣的商品,當然價格越低越好。為了避免同質化產品的赤裸裸的價格戰,渠道深度定製產品成為一種趨勢;

《品類殺手》語言質樸,條理清晰,翻譯質量也比較高(譯者很謙虛地保留了很多原文),一趟出差基本就翻完了。比較而言,三浦展的這部《第四消費時代》更像是一本隨筆集。島國學者運用了大量的圖表,案例,訪談,思維縝密又龐雜。每一層次的消費習慣變化,作者都會從社會文化環境,人口的年齡/婚育情況,消費者心裡機制,設計趨勢,僱傭環境,甚至階級分層等層面論述。而這每一個層面,有時又會展開到若干個現象與邏輯點。島國治學之嚴謹,還是很敬佩的。

三浦展將消費社會分成四個階段。有趣的是,時間點上與美國渠道更迭的時間點接近,可以用二戰前,戰後到1980年代,80年代至今這三段來劃分。但《第四消費時代》想強調的是最近10年日本新的消費趨向。概括來講:

  • 二戰前是第一階段,大城市中心逐步形成,富裕階層開始追逐大品牌;

  • 戰後的黃金30年,經濟高速增長,中產家庭開始購買大量的電器/私家車/奢侈品,追求美式生活;

  • 1975年石油危機之後,經濟增速放緩,貧富差距加大,人們開始追求個性化的消費,小家電和多樣化的品牌開始出現;

  • 2005年開始,老齡化和單身比例增加,消費者開始追求樸素和日本本地氣質的消費;

(不同消費時代的比較)

我覺得,第一到第三消費時代是容易理解的。從經濟學的角度,第二消費社會的大背景是經濟的高增長(類比於天朝改革開放30年),第三社會的拐點出現在經濟顯著放緩的1974年,經濟也從高增長(9%)進入溫和增長(4%)的狀態(類比於我朝今年提出的『新常態』)。從人口的角度,第二經濟社會是出生率較高,且快速向大城市集中的30年,第三經濟社會出現在人口增長放緩(天朝全面開放二胎,估計很快就要鼓勵生育了吧),東京都等大城市逐步飽和(16年帝都開始控制人口流入)。

(東京都在不同消費時代的人口,單位:百萬人)

不難看出,類比於日本,無論從宏觀經濟角度,還是人口的角度,中國應該都在第二消費社會到第三消費社會的轉型期。某些趨勢是驚人的相似的,比如日本在第三消費時代開始時(1980年初),單身者的比例開始逐步提高,消費上從越大越好,到開始最求『輕,薄,快,小』。我國從2004年開始離婚率就穩步上升,結婚率在13年開始下降,單身者的佔比未來一定是增加的。消費上也從追逐歐美大牌到相信本土品牌,對產品有更為精細的追求。

當然,中國最大的特色在於巨大的消費規模,以及多層次的市場。雖說有移動互聯網/電商的加持,但北上這樣一線城市的消費偏好與鄉鎮市場仍有巨大的差異。我覺得可以粗略地認為,富裕的鄉鎮市場正處在第二消費時代,北上深等一線城市,正在向第三消費時代轉型。

雖然作者全書的重點在於講述『第四消費社會』的特徵,包括日本本土意識,地方意思,分享意識的崛起等。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全書講述『第三消費社會』的一節,作者引用的幾段藤岡的文章。至今讀起來,仍蕩氣迴腸。最後,抄錄一段,向原作者致敬,感興趣的朋友建議買來讀一讀: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憑藉經濟這把利器一路走來,任何事情都以經濟價值來判斷,否則無法理解,無法滿足。但最近出現了一些不同的徵兆……因為美的東西本身就是美的,所以犧牲一些經濟價值和經濟效益也無妨,這種純樸的感受在每個人的心中,在社會上生根發芽。只有經濟的繁榮無法實現人人富裕,現實生活的實際感受激發了人們的覺醒。』

『不顧一切拚命發展,無疑就是『心』的問題……銀座的柳葉枯萎,隅田川的魚大批死亡的時候,人們做何感想?我們被物質慾望鬼迷心竅,謳歌經濟發展,所以估計不會又一絲感傷吧?』

『以前的旅遊動輒就像賣畫、賣明信片似的販賣目的地,這樣的旅遊就淪為看電視上的畫面一個水平。旅遊的喜悅在於自己創造的喜悅,在於發現日本,並在其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鄉間布滿塵土的無名小路很可能擁有悠久的歷史,亦或是見證了無數的故事和傳奇,還可能聞到想也的氣息,聽到收穫的歌謠。這些地方需要你自己去發現、體驗。這才是旅行,才是重新發現日本。』


推薦閱讀:

買滅火器要怎麼選?為什麼有些滅火器沒能滅火反而爆炸了?
設計與消費
聚焦315:假貨年年有!——中國心理網:幫你擦亮眼!
如何幫消費者消除心理負擔,讓購買行為更加心安理得?
新經濟觀察:精神消費

TAG:消費 | 日本 | 銷售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