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連養豬的都在做內容?
考驗我們的依然是那些老問題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
這句話是土豆網的slogan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
已經變成了每個人都能做點內容了
互聯網的高度碎片化以及受眾注意力分散
大家突然發現
原本很多商業模式今天完全行不通了
於是大家就發現需要先做個內容
然後利用內容先攢一部分粉絲
最後再利用這幫粉絲來建立商業模式
...
「做內容」
成了 2016 年「互聯網運營」最火的方式
如果要問到底什麼是內容
沒人能給出明確定義
各種看了讓你尷尬的搞笑段子號
各種看了並沒有什麼卵用的技能號
每種只會裝逼的生活美學號
彷彿所有行業一瞬間都在做內容
甚至有人做養豬的號都過千萬閱讀了
其實做內容並不是一個新鮮的事情
賣輪胎的米其林在100年前
就開始通過「米其林美食指南」做品牌營銷
LV 自 1998 年開始出版它的《城市指南》
還有紅牛飲料因為營銷做得太好
乾脆在 07 年成立了獨立的媒體公司專門做內容
!!!
做內容之所以變得風靡
原因是社交媒體把創造內容的門檻拉低了
並且還把傳播的速度變快了
但是儘管「做內容」的人越來越多
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並沒有多少
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現在的內容創作者的生存方式變了
大家並沒有像傳統創造者那種做內容的初心
傳統的內容創造者在本質上只是一種「媒介」
這些「媒介」想要掙錢就必須得
吸引更多的讀者然後才能獲得廣告商的廣告費
在這個過程中「內容」只是一個中介
它距離最終的銷售還離得很遠
然而 2016 年的這股內容風潮
卻和傳統的媒體有本質的區別
今天大多數內容創造者本質上是銷售型公司
他們從一開始就不是依賴廣告生存
他們的使命是賣貨、賣貨、賣貨
另一個是各大平台的不規範管理
目前各大平台依然處在相互廝殺的階段
大家拼的還是如何籠絡到更多的創作者
因為他們需要產生更高的流量
並沒有刻意去控制內容的質量
所以就產生了很多抄襲、造假的內容創作者
...
有三股力量在今年把「做內容」推向了巔峰
微博、阿里巴巴、各大快消品牌
微博從前兩年的嚴重衰退到這兩年的迅速崛起
靠的就是一大幫優秀的內容創造者
阿里巴巴是中國互聯網最有話語權的公司之一
做內容被阿里定為「重大戰略調整」的高度
淘寶做內容的原因是
「希望用戶在這裡能夠消磨點時間」說白了就是拉長消費者停留時間
阿里認為「內容化」能夠解決「轉化率」的問題
阿里根據消費者的商品瀏覽數據為其推送「內容」
被消費者打開閱讀的「內容」的相關數據
又將再一次返回至阿里的資料庫
通過不斷重複的數據收集
阿里得以加深對消費者喜好的了解
從而完成更加個性化、精準化的推送
最終達到提高轉化率的目的
各大快消品牌做內容
是因為現在廣告流量的價格越來越高
自己做內容能夠直接減去營銷成本
此外還能掌控更多的話語權
!!!
而當各大快消品牌、阿里巴巴都開始做內容後
人們似乎在一夜之間就都認為
做內容這件事是正確的方向
不過
可以預見「內容電商」很快會進入瓶頸期
因為能夠提供相似內容的人數不勝數
特別是在這個沒有版權意識、惡意競爭的市場下
你會發現一個神奇的規律
下一個階段
考驗我們的依然是以往的那些老問題
流量、資金、人才
!!!
公眾號:就是亞軍
資深網紅營銷人
網紅 內容 營銷
推薦閱讀:
※吸血鬼騎士內容講的什麼?
※《小豬佩奇英文版》是什麼內容?
※倩女幽魂的大概內容是啥?
※《愛情公寓4》1到5集講了什麼內容?
※今日關注節目中都有哪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