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棟樑:十年死磕打造社會化營銷閉環|營銷奇葩說Vol.009
本期嘉賓:沈棟樑
瑞意恆動董事長兼CEO,久其數字傳播CMO
從事數字傳播行業15年,國內社會化營銷領軍人物;權威雜誌《數字營銷》、《市場部學院》特聘講師;品牌訓練營、蘇秦學院金牌講師;金投賞、艾菲獎、虎嘯獎等中國頂級營銷獎項評委。
他說
- 社交媒體如何發展,我們就怎麼跟進。為了把社交媒體做透,死磕十年打造社會化營銷閉環。
- 「50%的廣告費不知道浪費到哪裡」一直都是廣告圈的核心問題,如果誰能解決這一半的問題,誰就能夠領先於這個行業了。
本期【營銷奇葩說】為你揭曉
該視頻鬼畜,時長:62s
▼
營銷奇葩說009期|沈棟樑:十年死磕打造社會化營銷閉環 - 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x03626q22ld.html
口述:沈棟樑
採訪:宋社長
整理:汝小賴
計算機專業半路出家,誤打誤撞進入4A公司
計算機專業畢業,誤打誤撞進入一家互聯網廣告公司,從一開始就是跨界的狀態。
可以說,中國第一個全屏廣告,或者是門戶網站撕頁的那種flash廣告,都是我親手做的。當時很有成就感,軟體加上一些創意,就可以投放到大的門戶網站,比如說新浪搜狐。
可以說,入行開始我就是做的互動廣告。從這份工作中,我了解到了什麼是品牌,什麼是策略,什麼是廣告,什麼是創意,這些都是在4A公司得到的寶貴經驗。
3年後離開4A公司開始創業,10年前就在做病毒營銷
創業期初,做了六七年互聯網硬廣。雖然點擊率逐年下降價格卻在逐年上升,很多公司是利用技術,通過精準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
而我們當時在思考是否能有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說通過一些軟性的方式達到好的傳播效果,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內容營銷。嘗試過很多,包括病毒視頻、病毒賀卡這種病毒式營銷,十年前的傳播量可以達到幾百萬次播放。這種形式很有傳播力,但問題在於不好複製,爆款可遇不可求,所以後來才去更進一步地找裡面的門道。
09年簽約了1000多名最知名的博主,開始經營KOLs
後來,網路社區逐漸開始興起,包括BBS、Blog等。在2007年底到2008年初,我們當時就鎖定了專門做社區營銷。嘗試之後感覺找對了思路——一來客戶很認可願意去嘗試;二來媒體也認可,用戶也願意接受。
從09年開始,我們簽約了大概新浪博客的前1000多名最知名的博主。我們也幫微博做了很多博客營銷。當時我們就體會到意見領袖、自媒體的重要性,到了微博時代這些博主也就自然地轉化為微博KOL了。
說到自媒體,其實今天的微信訂閱號與當時的Blog很像,二者本質上都是自媒體的一種載體,區別僅在於推送渠道。博客是真真正正可以稱作是第一代的自媒體。
社交媒體如何發展,我們就怎麼跟進
社交媒體與傳統媒體最本質的區別在於內容是用戶創造的,用戶和品牌方,是平等平行的關係。以前傳統品牌的固有思維是我花錢請媒體去影響用戶,教育用戶。到了社交媒體時代,這個思維完全被打破了,用戶完全有能力做在桌子對面平等的與品牌對話。這就意味著品牌做Marketing的思路和方式要完全不一樣。
所以我們從09年開始嘗試做輿情監測。
為什麼要做輿情監測?做任何社會化媒體,要先明白用戶在想什麼,用戶在說什麼。沒有一套傾聽的機制是沒有辦法解決後面的問題。
2010年做了社交管理系統。
我們是做Marketing幫品牌與消費者溝通,那就要先有溝通的機制。而中國與國外不同之處在於平台複雜多樣,競爭激烈;另外品牌方的部門和帳戶有很多,管理與個人自媒體維度很不一樣,有的品牌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號。社交管理平台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再後來我們做社交媒體的客戶關係管理,SocialCRM。
平台有了,渠道也有了,品牌也積攢了很多粉絲,面臨的問題就是品牌對粉絲沒有識別和跟蹤。我們就引入了Social CRM這一機制,幫助品牌把不是粉絲的人變成粉絲,再把粉絲變成顧客。
最近兩年開始做自媒體的廣告交易平台。
自媒體廣告投放的平台的產生,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有了平台有了管理機制就更應該有一個流量的入口,大量的自媒體就是品牌流量的入口,通過自媒體將粉絲吸引進來,所以就會有自媒體廣告投放。現在很多品牌主對於自媒體的廣告價值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更多的傾向於內容。只要內容與廣告結合的足夠好,用戶是願意看的。
一路走來,經歷了微博、微信,包括現在的直播,總結下來就是盯准一件事兒——社交媒體如何發展,我們就怎麼跟進。無論是KOL,還是創意形式,甚至是技術層面的實施,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正和島「大健康產業」論壇演講
社交媒體平台更新飛快,十年死磕打造社會化營銷閉環
國內最早一批做社會化營銷的公司應該是2005-2007年誕生的,但是每三年就會有一些公司消失掉,這是一個正常的淘汰規律,因為現在中國社交媒體的平台紅利期也就是3年。
博客3年之後是微博,微博流行3年又有了微信,微信火了3年到了平穩期,現在又出現了直播,平台更新速度十分快,相信直播3年之後會有其他形式的平台出現。
「社會化營銷閉環」這個概念不是一開始就想明白的,也沒有那麼長遠的遠見。
最核心的起源來自於廣告圈裡的一句名言:「我知道在廣告上的投資有一半都是無用的,但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約翰.沃納梅克)
這個問題一直都是廣告圈的核心問題,如果誰能解決這一半的問題,誰就能夠領先於這個行業了。我們認為在互聯網數據+技術的時代,是有機會解決的。
前一百年的廣告歷史,解決是認知問題,知名度。未來的100年,廣告也好,傳播也好,更多地要跟效果銜接。這個效果是什麼呢?就是你的傳播做完,留下的用戶的數據。
這種效果在傳統媒體時代確實不好跟蹤,但在現在的互聯網下,社交媒體有了大數據,數據追蹤在未來會變得越來越可行,越來越清晰。
所以對數據的追蹤,對效果的考察也是社會化營銷閉環的關鍵。
【圖解——社會化營銷閉環的五個環節】
獲取用戶
通過數據或者技術來識別真正的用戶,不一味地吸粉。對於自媒體來說粉絲越多越好,但對於品牌來說,更重要的是粉絲的質量及精準度,這存在本質的區別。
有效的創意
傳統廣告時代獲取消費者洞察靠的是一些經驗豐富的聰明人,或者數據調研公司。現在的社交媒體時代完全可以依靠大數據分析用戶,來了解用戶的興趣點和話題。找到合適的洞察,才能出來有效的創意。
精準的觸達
同樣一個創意說給對的人聽就是走心,能打動他們,有效的創意需要精準的到達。
技術流通過數據跟蹤的方式,精準投放。通過你點擊搜索過的內容展示給你特定的廣告,百度聯盟就是這樣的。
像我們這樣的做內容營銷和自媒體,關注更多的是用戶的屬性。比如說現在很多的自媒體在做行業垂直和細分,可能一個很小的話題點,就可以聚集十分精準的粉絲。
行動和交易
傳統媒體時代從一個媒體跳轉到線下,從一個banner跳轉到一個網站,流轉過程長,損失率高。社交媒體使得流轉過程簡單化,轉化率更高,單位成本更低。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一類自媒體的變現不是通過廣告,而是通過電商。
再營銷
前期做了很多事,內容、傳播、粉絲積累,最後就是要把這些數據沉澱下來,收集並且跟蹤。你的粉絲是鐵粉還是路人,是要通過數據來分析的。
比如說我們的Social CRM系統可以很清晰地跟蹤到每一個粉絲,他是通過什麼方式進來的,掃碼還是文章點擊?進來之後他又做了那些事兒?他看了我的文章,參與我們的活動,甚至是有沒有在我的微店裡購買產品?這一整套數據都是可以追蹤的,通過長期的追蹤,我們會給每一個粉絲貼上一個標籤,商務人士或者創業者,或者愛好等等。這樣再去做內容推送的時候,就不會泛泛地講,而是和對的人說對的話,轉化率自然就高了。
廣告公司要產生技術的基因,就像是文科生和理科生做朋友一樣困難
大家也注意到,在整個營銷閉環里,技術是不可或缺的支撐。
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廣告創意策劃公司,我不想再做同質化的東西了,所以嘗試了一個不太一樣的——讓創意和技術融合,也就是大家看到的瑞意恆動的口號「創意+技術」。
技術分兩種——互動形式的表現技術和數據類的技術。
前者比如現在流行的H5等,門檻相對低,我們也需要這樣的技術,但它不是核心。
在廣告傳播行業,數據類的技術才是最重要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不管前端和用戶如何互動,最終還是要通過技術來評估銷售等行為的結果。
瑞意恆動的系統產品,如自媒體廣告交易平台,SocialCRM等,都是靠數據類的技術來支撐的。比如說,「自媒體大號作假」這件事,我們篩選合作的自媒體,不是看單篇的閱讀,而是看閱讀量增長的歷史情況。在數據支撐下實現篩選,技術完全可以識別作假這件事。
但是,一個廣告公司裡面要產生技術的基因很難。
廣告公司,是比較活躍、隨性的,更多的是創意導向;而技術公司,是嚴謹、按部就班的,更重要的是邏輯化。
廣告團隊和技術團隊一個是感性思維,一個是理性思維,二者很難容在一起,就像讓文科生和理科生做朋友一樣困難。公司在日常工作中會讓二者相對獨立,業務上合作再打通彼此,磨合過程非常痛苦,磨合期要比單獨去做創意服務長很多。
廣告公司走技術的路不好走,但是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價值。比如說一些客戶正是因為看中技術和創意的融合才選擇我們公司,而因為這些合作我們又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互為因果。
過去的產業鏈條想在一家公司實現是非常難的,我們現在將業務範圍縮小至社交媒體這方面,把與新媒體相關的技術融入進來,串聯起消費者洞察、渠道、採購等幾個環節,形成自己的產業鏈,而不是像過去傳統媒體一樣只做單純的投放。
這創造了在一家公司實現產業鏈整合的可能,同時也正好適應了廣告營銷的發展趨勢。
中國創新傳播大獎領獎
創業者不要總去看成功的故事
現在很多90後創業,他們一上來就要做獨角獸。我當時創業沒有這麼大的野心,就是說希望能過上好日子,得到一些認可。
現在的創業環境有些浮躁,好像融到資就是成功了,這是有點背離創業的本質。創業的本質是你想實現一個夢想,或者做成某一件事,然後努力著去成功。合理合法賺錢就是創業成功,但是不要為了賺錢就背離自己的出發點。
創業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綜合的考驗。
這個過程中,你需要犧牲很多。如果你要創業,一定要想好你能犧牲什麼,有些不可避免的犧牲如愛好、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等能否接受。
比起犧牲什麼,更難的是清楚自己該做什麼。很多創業者創業失敗,不是因為沒有機會,而是因為不知道取捨,什麼都嘗試。創業者最寶貴的就是時間,而漫無目的的嘗試就是在浪費時間。
創業最佳的時間段,就是最有激情的那幾年,這與人的年齡、身體狀況等方面都有關係。
在你最有激情的時候,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最對的事情上,相對來說就會走得比較快。
創業的中後期,拼的就是胸懷和眼界。所以一定要堅持,苦中作樂。
創業的人們不要總去看成功的故事,容易走入誤區,多看些失敗的故事吧。
2015環球旅訊峰會演講交流
創業是否需要引進資本,要看企業所處階段。
如果公司的自我造血能力很強,而且能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資本就不是必須的。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小而美」的公司。
「小而美」不是說規模小就是小,而是說專註在一個點上,把事情做透。其實你把一件事情做透了,可能規模也不會太小,因為你是在這個領域做的最好的,客戶及行業都會認可。我比較欣賞這種「小而美」的企業,專註做到極致。
如果公司擁有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以及非常合適的團隊,而且市場大環境也允許,只差資本來推動,那就要及時引入資本,不能等,這點我之前也沒有想清楚,直到近期,我們瑞意恆動被久其數字全資收購,此時引入資本,會切實地推動企業發展,而且在市場環境利好,公司前景良好的情況下引入資本的成本相對也低。
在創業初期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就是覺得什麼都不缺,就缺錢了,其實這樣不是對的,請看清自己的企業處於什麼階段。
標誌性案例——「最牛世界盃制度」
在2010年南非世界盃期間,我們公司給員工提供了看球福利,以告示的形式貼在公司門口,看球福利包括:晚上熬夜看球第二天晚點上班並且公司發紅牛,公司組織去酒吧集體看球等等。
這一告示在網路上的傳播非常好,網民起名「最牛世界盃制度」。
因為公司一直在做品牌傳播的事情,所以這一制度的傳播本身也是帶有品牌植入的。
當時公司知名度在百度指數上瞬間得到極大提升,很多人了解「瑞意恆動」就是從那個時間開始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推薦的嘉賓及書籍
我第一次直播給了《營銷奇葩說》,希望這個節目,越來越專業,能夠給營銷人帶來更多的乾貨,就像我今天體會到的一樣,堅持下去。
推薦的嘉賓,在上節目之前就已經推薦了小馬宋老師(已排期,敬請期待)。
關於書籍,對我來說,影響比較大的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推薦。
最近看的書是《騰訊傳》,吳曉波寫的。
雖然自己的公司沒有騰訊做得那麼成功,但是大家都是在同一時間線上的。結合自己在互聯網圈的個人感受,借這本書回顧騰訊的發展過程,非常過癮。
每個人的道路都不一樣,當你回頭看看的時候,發現這裡真的是有無數的機會和契機,這本書也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部歷史書了。
工具書我比較推薦一本《營銷管理》,不用逐字逐句地讀完,最關鍵的是要理解它的框架,明白到底什麼叫營銷。
有人覺得發個小廣告就是營銷,其實這個行業是被少數人做壞了,「營銷」這個詞也是被少數人用壞了。這本書通過全景的視角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營銷。
欄目介紹
《營銷奇葩說》,是由雪領新媒體打造的首檔視頻+圖文形式的營銷達人訪談欄目,旨在尋找在營銷領域觀點獨特、口才出眾的「最懂營銷的人」,傳遞營銷乾貨,助力企業營銷。
往期文章回顧
高超:公關「老炮兒」一干就是二十年|營銷奇葩說Vol.001
姐夫李:世界上沒有差勁的乙方,只有差勁的甲方|營銷奇葩說Vol.002
【更正版】周自強:我是三觀很正的「奇葩」|營銷奇葩說Vol.003
戴政:只有互聯網人才能做好「互聯網+」|營銷奇葩說Vol.004
萬能的大熊:90%的人都是無能的,大部分人死在了思考上|營銷奇葩說Vol.005
【更新】銀小冬:中國的公關行業正在彎道超車|營銷奇葩說Vol.006
丁辰靈:網紅的蛇精臉、D罩杯,是滿足當下中國市場的荷爾蒙|營銷奇葩說Vol.007
肖明超:沒有沒落的行業,只有沒落的公司 |營銷奇葩說Vol.008
雪領微問答內測正式上線,歡迎向嘉賓提問:
點擊此處向沈總提問!
本文來自雪領新媒體:www.ixueling.com
http://weixin.qq.com/r/pzidhV3EJgBZrRnm9221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媒體類App的廣告形態
※經典案例 | 玩轉「嚴肅」主題新媒體推廣
※如何搭建新媒體團隊?
※如何策劃高效的市場推廣運營方案
※新媒體總監職位的未來發展趨勢
TAG:新媒體社會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