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言原創 | 喪偶式育兒,你經歷過嗎?

文/王琴

什麼是喪偶式育兒?有多少家庭正在經歷喪偶式育兒?明星何潔離婚,讓這個育兒話題再度被關注。

喪偶式育兒,顧名思義,父母某一方獨自照顧孩子,猶如喪偶一般。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歸、子女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

目前我國大部分都是母親承擔了育兒角色。何潔離婚,具體原因不詳,但喪偶式育兒應該佔有很大比重。

何潔聲明

何潔少年成名,婚後3年育2子,工作上像拚命三郎,生活中也不願錯過孩子的成長,不願過度拖累父母,哪怕工作再累回家再晚,也要親力親為帶孩子。

她在微博中寫到:

又是午夜收工。接近體力極限的時候我問自己:何大寶你這樣拼是為什麼?認同?價值?奶粉錢?突然有個簡單的答案給了我莫大的力量:為孩子長大後和我現在一樣遇到眼看就要放棄的難關時想到二十年前她那個力氣不大但還算拼的老媽不也成功度過去了!體內僅存的一份力量頓時乘以幾倍。fighting!阿花!

其實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體驗:媽媽獨自帶孩子,爸爸要麼長期出差,要麼在家也屬於甩手掌柜。很多媽媽又要工作賺錢,又要照顧孩子,一根蠟燭兩頭燒,真是心力交瘁。

有個這樣的笑話:

有個男的得意地說自己老婆,又會賺錢,又顧家,什麼都行。旁邊一男的說:像你老婆這樣的,在我們哪兒叫寡婦。

好笑,也讓人唏噓。

喪偶式育兒,到底是種怎樣的體驗?

對母親而言,喪偶式育兒的感受是這樣的:

1、哺乳期。

6、7斤的一團小嫩肉,得小心翼翼地抱。20分鐘喂一次奶,吃飽了很快就要拉。每天像陀螺似的忙乎著孩子的屎尿屁。白天照顧孩子,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憋了一肚子的話,等丈夫下班想好好說說,可別人卻累得都不想理你。於是,產後抑鬱盛行。

父親,此時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張熟悉的臉、熟悉的聲音。他們把家當旅館,把孩子當玩具。偶爾抱抱孩子,回家的重點就是休息、玩遊戲,很多人連尿不濕都不會換。

2、3歲前。

會翻身了,會坐起來了,會爬了,長牙了,會說話了,會走路了……對母親來說,孩子的每一點微不足道的小進步,都猶如人類第一次登月般的值得奔走相告的奇蹟,所有育兒的艱辛都讓她們甘之如飴。

可是,4個月的產假很快就結束了,該回去上班了。每天的分別對於母子都是種折磨,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應該每個職場母親應該都記憶猶新。每當這種時候,每個媽媽應該都會立下宏願:一定要多賺錢,給孩子買最好的。

父親,此時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無限量玩具供應商。心情好陪孩子玩一下,如果累了,就給孩子平板或者手機玩遊戲,或看電視,讓自己清靜一下。這些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視力、智力有何影響,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

3、3-6歲。

孩子上幼兒園了。第一次離開家到陌生的環境,孩子會不會不適應?吃飽了嗎?睡午覺被子會不會蹬掉?會不會被小朋友欺負?……當媽的總有一萬個不放心。放學時早早地來接,生怕去晚了,孩子在哭,擔心媽媽不要他了。

周末出去玩,每晚睡前讀故事,還琢磨著是不是要培養點興趣愛好,生怕孩子落後。千般哄萬般勸,終於答應了要畫個畫、學個琴、下個棋或是跳個舞,於是又開始了一項新的自我折磨之路。養個孩子,學會了琴棋書畫一身本事。

父親,此時或許是周末還在忙工作的人,或者是孩子的救世主,支持孩子遇到困難就臨陣退縮。畢竟,學習太痛苦,不如帶著孩子玩爽快。

4、6歲後。

上小學了。現在上學跟我們小時候完全不一樣,真的是時代變了。家裡沒有一個管學習的媽,簡直不能上學。

首先說學校的要求:

每天語文數學各種作業,口頭的、筆頭的,還有網上的作業。做完了還要家長簽字,按照規定的要求在指定地方簽字,錯了漏了的罰三遍。

試卷訂正,拿A4白紙,抄寫3遍,訂正3遍。貼在試卷左上角。什麼本子做什麼作業,都有詳細的要求。那些做小報什麼的就不說了,還有很多臨時通知。

每天家長第一要務就是盯著班級群,生怕漏掉任何信息。無論是在上班的,還是在家的媽,當媽的神經幾乎都緊繃著。

應付完學校的,還有校外輔導這個重要戰場。打聽名師、比較、試聽、報名、接送、陪讀、輔導……某些緊俏的課程報名也絕非易事,跟春運搶票不相上下。輪到寒暑假這種培訓高峰期,還得運用運籌學合理地安排各科學習和適當的娛樂。當媽真的是個技術活。

父親,此時的角色變得豐富了:提款機(用於支付各種家庭和學習開銷),車夫(偶爾接送一下奔走在各個培訓班的孩子),或者滅火器(調節一下因學習問題偶爾劍拔弩張的母子關係)。

當然,也有一些家庭因某些特殊原因,是母親長期不在身邊的。大概情景應該也類似,就不贅述了。

以上都是母親們的喪偶式育兒體驗,那孩子在這種「單親」家庭中有何感受?

1、陌生感。

面對在幼年時期長期缺席的父親或母親,孩子會很不適應,哪怕後來一起生活,也會覺得很陌生,甚至叫「爸爸」或「媽媽」都會覺得很彆扭。

2、難教育。

在孩子少兒時期不親近,等到了孩子青春期再來管教,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孩子不認可你,越不聽你的,你越急於管教,手段越發拙劣,比如打罵、偷看日記、監視等,孩子的心只會離你越遠。

3、家庭氛圍緊張。

由於雙方對孩子教育、對家庭付出的方式和精力的不對等,加上或許長期分居兩地,這種家庭一般矛盾很多。家和萬事興,一個經常吵架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大的傷害。

很多孩子看到大人吵架,嚇得哭。哭著哭著睡著了,臉上掛著淚,睡前心裡默默許願:希望明天能不要吵架。

很多父母年老後,不承認當年愛吵架。其實,那種父母吵架時孩子心裡的恐懼感,誰能忘掉?

生活不易。古時候,父親背井離鄉出門賺錢,母親獨自照顧一家老小。當年物質匱乏,交通不便,為了討生活,不得不如此。當年的喪偶式育兒有當年的不得已。

如今,社會發展至此,喪偶式育兒的客觀原因不存在。但願少一些留守或「單親」孩子,少一些教育的遺憾。畢竟,孩子才是你最大的財富。養不教,父之過。

忙?不是借口。看看人家!

相關閱讀:

納言資源 | 如何記單詞?自然拼讀資源大全

納言原創 | 如何刺激孩子的學習興趣

納言原創 | 為什麼老師的口諭總是勝過你的苦口婆心?

我問納言 | 習慣性半途而廢,怎麼治?

納言,英語老師,6歲孩子的媽。教書育兒之餘,喜歡寫點小東西。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文章底部點贊。更多好文,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納言英語。

weixin.qq.com/r/-jnF3T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如何開始英語啟蒙的第一步?
如何提高托福口語分數?
國際化教育背景下的少兒英語學習路線圖
英國王室流行看手相!專家說:凱特王妃高冷、哈里王子專情?
保持青春常駐的秘訣,這句話轟動了全世界! (雙語英語學習)

TAG:家庭教育 | 育兒 | 英語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