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交易所成立後各方參與主體的盈利模式分析(原創)

作者:上海普蘭金融培訓中心肖老師

2016年5月25日,央行牽頭在上海召開了各商業銀行參與的票據交易所籌建會議,票據交易所有望在10月掛牌成立。會議初步確定了票據交易所的籌建團隊:央行金融市場司巡視員徐忠將出任票據交易所的總裁,另有兩位來自央行的處長也將在票據交易所任職。會議明確,票據交易所將按照股份制公司的模式組建,由各家銀行、上海清算所等共同出資持股。

票據交易所成立後,票據交易接入機構、業務環節、交易模式、市場參與者、盈利模式等成為了各參與主體關心的核心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

一.接入機構

票據交易所成立後,票據交易所將會對接ECDS系統,因此目前ECDS系統的參與主體——央行、商業銀行、農信社,以及財務公司,可以實現與票據交易所的無縫對接。除此之外,其他的非銀金融機構也將接入票據交易所,如券商、保險、基金、信託、資管等。

二.業務環節

2016年6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央視《朝聞天下》發布消息稱,將用兩到三年時間取消現行的紙質匯票,通過電子匯票系統、網上清算系統降低票據業務和資金清算業務的風險。

鑒於此,筆者以為,票據交易所成立後的票據交易的業務環節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紙票和電票並存階段;第二階段是電票全流通階段。

(一)紙票和電票並存階段

在這個階段,票據交易所主要承接的是票據二級交易市場中票據轉貼現和再貼現業務。

(二)電票全流通階段

在這個階段,票據的全流程業務——簽發、承兌、背書、直貼現、轉貼現、再貼現、托收等都將在票據交易所內實現。

三.交易模式

票據交易所成立後,票據交易的運作機制將模仿債券的交易模式:前台交易撮合,後台成交結算。

四.市場參與者

市場參與者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一)監管機構

監管機構主要是人民銀行、銀監會。

(二)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農信社、村鎮銀行、外資銀行。

(三)非銀金融機構

非銀金融機構主要有:財務公司、券商、基金、保險、信託、資管等。

(四)其他

市場其他參與者包括:上清所、企業、貨幣經紀公司、票據中介、小貸公司、理財公司等。

五.盈利模式

(一)金融機構及非銀金融機構

這些機構參與票據市場的主要盈利模式是買入賣出的息差收入,但每筆業務的息差收入將會收窄。不過周轉速度會大幅提升,因此,整體息差收入並不會出現下滑,相反,可能會出現較大規模增長。

(二)企業

兌開票企業而言,參與票據市場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從財務成本節約的角度出發,節約即是盈利。

1.簽票手續費減半

電票的最長期限是一年,因此,簽發一張一年期的1000萬元的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的手續費為1000萬元×0.5‰;而紙票的最長期限是六個月,因此就需要簽發兩張六個月期的1000萬紙質銀行承兌匯票,簽票手續費就成了電票的兩倍,即2×1000萬元×0.5‰。

2.貼現利率降低

2015年之前,因參與主體少的問題,導致電票價格虛高,並比同期紙票價格高出大概20BP。2015年後,形勢發生了變化,電票價格比紙票價格要低。如果票據交易所成立後,票據市場信息逐步透明,統一的票據市場逐步形成,票據貼現價格降會再次走低,從而極大降低企業貼現的融資成本。

(三)貨幣經紀公司及票據中介等

部分市場人士認為,隨著票據交易所成立,貨幣經紀公司及票據中介將會出現大規模消亡。針對這個說法,筆者有不同的觀點。

票據交易所成立後,票據中介不但不會消亡,反而會出現大規模發展。票據中介將會重新洗牌,會走向規範化,規模化。票據中介業務也會出現部分轉型,針對票據市場的業務某個環節的接入將趨向專業化和細分化。

1.無論是紙電票並存還是電票全流通階段,票據直貼現和轉貼現環節,經紀業務都將長期存在,傭金模式也是企業、銀行大範圍接受的方式。

2.無貿易背景的融資性票據大規模增長,因此,直接參与票據交易的方式也是票據中介存在方式之一。

3.專業細分及業務轉型也會在票據中介中興起。比如票據評級、票據業務的專業諮詢及培訓、票據交易平台提供(類淘寶)、票據交易數據信息提供等,市場將會出現不同的票據中介公司,傳統的票據中介將被新興的規範的票據中介公司所取代。

電票時代即將到來,各方參與主體,您準備好了嗎?


推薦閱讀:

貼現銀行的審查義務與票據權利
出票人與銀行簽訂承兌匯票業務合作協議後,持票人申請貼現的,實際借款人是出票人而非持票人
貼現中的法律關係和請求權
為什麼要開商業承兌匯票的3大內幕
票據資產證券化,幻覺的美

TAG:票據 | 銀行承兌匯票 | 銀行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