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習方法的分歧,看劉邦項羽的成敗

劉邦當了皇帝之後,曾洋洋自得地問群臣,憑什麼自己會坐得了天下。

其實他心裏面早就有答案了,不過,還是問一問比較好。

大臣王陵站出來,說:「您之所以得天下,在於能與天下人同享其利。比方說,打了一座城池,就會封給有功之人。項羽不同,有功勞的,他要忌害,有才能的,他會猜疑。這就是他丟掉天下的原因。」(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

劉邦聽了,不以為然,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接著,他說出了自己得天下的秘密: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

說完這些以後,估計劉邦都得意地哈哈大笑了。

估計王陵聽了之後,會想:「皇帝說的,跟我說的,意思差不多啊?」

是的,他們的表述不一樣,卻都指出了實質:劉邦懂得分享與合作,項羽不懂得。

細看歷史,會發現兩人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大不一樣,劉邦的思想更開放,別人的意見,他更容易接受,哪怕有時候接受的意見並不好,但他集思廣益,最終都執行了最好的建議。項羽的思想更封閉,別人的意見他也不容易聽得進去,他多疑,排斥才智之士,也沒有能力與麾下人才展開比較長期的,高度默契的合作。

最終,憑藉自己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劉邦戰勝了項羽。

那麼,劉邦和項羽的思維和行為的模式又是怎麼形成的呢?這和他們成長的環境、學習的方式有什麼關係呢?

細讀歷史,你會發現,項羽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下長大,接受的是封閉式的教育,形成了封閉的思維習慣行為模式;而劉邦不一樣,他在開放的環境中長大,他接受的是開放式的教育,形成的是開放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我們來比較一下他們出生和成長的年代。

項羽出生於公元前232年,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

大家要注意,秦朝統一天下,是在公元前221年。

秦朝統一天下的時候,項羽才11歲,劉邦已經是35歲了。

秦朝滅六國之後,對辦學沒有興趣,而且對六國貴族子弟是時刻保持防範和警惕的。士人階層想要學習的話,秦朝鼓勵他們「以吏為師」,也就是讓青少年跟著那些官吏學習法律知識,這樣才好做秦朝的順民。那麼,這個時候,11歲的項羽作為楚國大將的後代,背負著的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歷史使命,他可能以吏為師,做秦的順民嗎?

既然不能在國家教育系統里學習,那就找幾個辦私學的儒生學習一下文化知識也是可以的啊。

我們看看項羽這條路走不走得通?

公元前213,秦始皇焚書坑儒,將天下圖書收集到咸陽,儒家的六藝幾乎斷絕。這個時候,哪個儒生敢辦學?這一年,項羽19歲。也就是說,十九歲以後,項羽是不可能進私學讀書學習的。

那麼,在11歲到19歲之間,項羽可以到私學上學嗎?

項羽作為楚國貴族,在國家滅亡之後,他都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的父親去世較早,他的教育是由叔父項梁項伯負責的。我們看看項羽的這兩個叔叔給他實施的是什麼樣的教育。

項梁項伯兄弟,身上肩負著國讎家恨,在楚國滅亡之後,一直從事秘密活動,而且隨時都有丟掉性命的危險。

《史記·項羽本紀》這樣說:項梁嘗有櫟陽逮,乃請蘄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已。

也就是說,項梁曾經被關押在秦朝櫟陽這個地方的監牢里,後來,依靠一個叫曹咎的人給櫟陽監獄長司馬欣寫信,司馬欣放走了項梁。

我們再看看項伯的經歷,項伯在秦朝也積极參加了地下黨活動,當年他殺了人,亡命江湖,跟隨張良一起躲藏。

看來,項羽在成長的過程中,他的監護人因為從事著危險的秘密活動,他不可能生活在安定的環境中,也不可能得到正常的教育。那麼,他所得到的,也就只能是家學了。

一個家族有其學術淵源,本來也是好事,但是如果只接受家庭教育而不接受別的教育模式,難免會產生很多弊端。

項羽所受的教育,不是通識教育,而是偏向於武力和將略。所以一開始,他學讀書識字,但是他認為讀書識字沒什麼好學的,人能夠寫好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然後要學劍,學劍學了一段時間之後,項羽又放棄了,他說一人敵不足學,要學就學萬人敵。

從小隻學習武藝和將略,而缺乏通識教育,會導致思維的固化,行為的偏執。所以以後項羽的行為,不像劉邦那樣靈活,處世不像劉邦那樣圓融。

沒辦法,誰要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國的將領呢?而且,項羽的兩個叔叔,無論是項梁還是項伯,為人處世都有武將風格,這是他們家族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局限。

項羽接受的教育還有一大局限,就是有很明顯的封閉性,排外性。他在封閉的家族內部成長,因為沒有同學,接觸不到外人,所以他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與人分享、合作的機會,這方面的能力也得不到鍛煉。

監護者殺人亡命,從小生活顛沛流離,還要東躲西藏提防被人殺害,然後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這樣幾重因素加在一起,會導致項羽什麼樣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呢?項羽殘暴、多疑的性格,崇尚武力,不懂得與人合作的行為方式,都可以從這些生活經歷中找到根源。

相比而言,劉邦的成長環境,要開放得多,陽光得多,也溫和得多。

劉邦成長的環境是開放的。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他35歲。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思想最為活躍,最為開放的時期。這時候出現了諸子百家爭鳴。劉邦在一個文化最為繁榮,思想最為活躍的年代裡成長起來。在這個時代背景中成長的人,其思想容易比在秦始皇高壓統治之下成長的人更開放更活躍一些。

在這個時期,劉邦的成長也更陽光。劉邦是平民,父親是老實的農民,依靠勤勞節儉,家人衣食無憂。在平民環境中長大的劉邦,他的眼裡,世界是和平的,他不用像項羽那樣擔心別人對他不利。所以,他的心態會比項羽更加寬和,更加友善。

劉邦出生的這一天,盧綰也出生了。盧綰的父親是一個富人,與劉邦的父親是好友。好朋友一起生了兒子,自然覺得這是上天的有心安排,所以,劉邦長大以後,得到了盧家的資助,劉邦、盧綰一同上學。劉邦當了皇帝後,不忘舊恩,封盧綰為燕王。

這樣一個在友善的環境中長大的人,自然心理要更健康一些,在與人合作的能力上也要更強一些。

還有一點,劉邦所受的教育模式,跟項羽不一樣。劉邦不是在一個封閉的家學環境下成長的,而是在一個更開放的環境中長大,那麼這種環境之下,他與人合作的能力會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所以史書上記載,劉邦在上學期間,他和盧綰的關係非常好,以至於鄉鄰見了,都替他們高興。(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里中嘉兩家親相愛,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賀兩家羊酒)

劉邦在這樣一個富有人情味的環境下長大,所以他的朋友很多。他後來幹革命所依靠的骨幹人才,都是他少年時期的同學、發小、同鄉以及長大後的朋友、同事。比如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周勃等人,都和他建立了深厚而且長久的友誼,成為他奪取天下的元老功臣。

相反,我們發現項羽長大以後,幾乎沒有什麼兒時的朋友來幫助他。在項羽的革命陣營中,一些骨幹人才,要麼來自項氏家族,要麼是叔叔項梁遺留給他的,而沒有他自己的人——比如同學、發小、朋友、同事。

劉邦與項羽,年齡不同,出生不同,成長的環境也是如此的不同。不同的環境竟然導致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並最終導致他們人生的沉浮!這值得我們注意。


推薦閱讀:

TAG:楚漢戰爭 | 史記人物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