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去騎車?
在我剛剛開始騎車的時候,母親問過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去騎車?」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尤其是每當到了體力透支的時候,我也在問自己這個問題。為什麼就不能安安心心地坐在辦公室里,吹吹空調,看看電視?這個想法尤其是自己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找不到旅店時,挺著40度高溫時,在忍飢挨餓時,更為強烈。
前段時間,我完成了從武漢到上海這段路程,那也意味著我用自行車騎完了從上海到拉薩的全部路程。我想,現在的自己終於有了一點點資格來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思緒紛繁,那先從騎車歷程慢慢說起。
在大學裡,我並不是一個特定的騎行愛好者。騎單車到達的最遠的地方就是城市裡面的各個大街小巷,自己並沒有長途騎行的經驗。而真正在腦海中出現在這個想法卻是在大四即將畢業的時候,那是第一次考研失敗,自己很想找一個地方發泄一下心中的苦悶。
大四最後幾個月里的一個中午,睡完午覺起來,看著空曠的寢室,我在想該怎麼回家。坐在床上,腦袋還是迷糊的,突然就蹦出一個想法:要不騎自行車回去?這個想法一冒頭,我就笑自己有一個這麼不靠譜的想法。當時並沒有在意,可是這個想法在我的腦海中越來越強烈,怎麼都無法說服自己放棄,所以我也不得不認真地對待這個不靠譜的想法。
我不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為了驗證這個想法的可行性和弄清楚自己的體能極限,安排了一次400公里的短程訓練。在這個過程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知道,自己在獨自一人時到底能夠做到什麼樣的程度?之前的自己訓練過幾年的傳統武術套路,我學會了比較合理的體能分配技巧。但是以前的經驗是無法直接套用到現有的運動項目中來,在這段路中,自認為準備充分的我還是發現了很多問題,吃了很多經驗不足的虧。
第一次訓練花了我七天時間,我那個時候的極限是每天70公里,再遠的距離就很勉強了。這個數字非常關鍵,會影響自己整個行程的距離跨度。每天前進的距離需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還要保證留有一定的體力來應對突發情況。回來之後,再惡補修車和調車知識,再根據每一種不同的地形針對性訓練體力分配技巧和變速使用技巧。那個時候,這些經驗都是靠自己慢慢找資料和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
拿到學位證和畢業證後,一切準備就緒後,可以出發了。有了之前比較充分的準備,計划進行地比較順利。雖然中途發生了一些事情,但是我能夠比較好的解決。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平安順利地到達了家。
第一次長途騎完之後,心裡就種下了一顆種子,很多東西在那個時候開始有了變化,開始相信自己能夠做好一件事情。
第二次長途是川藏之旅。從成都到拉薩,全程2200公里,翻過了16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在路上認識了三位寧夏的朋友。在這段路上體會到的情感變化,開始影響自己對旅行的看法。
第三次短途騎行是武漢到岳陽之旅,三天來回500公里。自己騎這段路是為了檢驗體能訓練效果,和把之前的路程連成一個整體。
第四次長途是武漢到上海,全程850公里。在這次路程中來到318國道的起點。
經過這些長長短短的路程,自己現在的騎行總歷程已經超過了6000公里,這是自己第一個6000公里。和大牛相比,這隻能算是一個入門級的里程積累。但我想說的是,熱愛騎行的人是不會以路程的長短和裝備的好壞來論英雄,而是看你真正在這項運動中獲得了什麼。
現在的自己進入碩士階段,遇到的挑戰越來越大,需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自己以前陷入過閱讀失效的局面,很多時候並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只是蜻蜓點水般匆匆掠過。看過許多書籍後就以為學到了東西,可一旦進行深入挖掘的時候,心卻是慌的。這樣的後果就是閱讀的效率和消化率都差的太遠,閱讀的金字塔結構也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
騎完這段路後,才明白自己一直處於一個舒適區里,就是不願意出來呼吸新鮮空氣。
讀書永遠學不來的能力,就是放下書,走出去行動的能力。
讀書是一件好事,但也容易讓人產生幻覺:自以為讀過一些大道理,便認為自己懂了。讀過人心鬼策,讀過風起雲湧,便以為自己世事洞明,覺得世上之事不過如此,自己只是沒有遇到罷了。這是一個巨大的陷阱,我十分害怕自己在閱讀時,會有這種想法。
為什麼明明知道了這麼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答案或許是這個:人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往往是非理性的。人是受情感驅動的,因而也是脆弱的。你讀了再多的書,學會了再多的道理,在你自己面對困境的時候,往往都派不上用場。
我們都知道需要做決策的時候要排除感情干擾,權衡各方面利弊得失。可當自己真正面對利益的糾葛時,你是否真的能夠做到快刀斬亂麻?還是猶豫徘徊、舉棋不定?
家裡發生了事情後,你是否感受過在整個社會面前深深的無力感?
在連續遭受到打擊的時候,在懷疑自己的時候,在與機會失之交臂的時候,自己又該怎麼面對?
在騎行路上,沒有到達目的地,你該如何處理?路上發生了緊急事件,你該如何處理?在路上與隊友有了分歧,這該如何處理?
很多東西,都是讀書無法給自己的。
書可以告訴自己很多別人的人生經驗和二次加工或多次加工的信息,但永遠給不了的是,自己在面對困境時內心的真實感受,以及做出抉擇時堅定的心境。這兩樣東西,只有當自己見過許多人和事,痛苦過、失望過、沮喪過、開心過,才有可能真正的把握住。
但是我真的很怕自己會陷入一種誤區:就是以為讀書可以替代閱歷,自己可以在書中找到認同感和力量。有時候,讀書是一種逃避的行為。在書里,自己永遠是安全的,這樣會給自己一個錯覺:讀過許多故事,自以為明白了許多道理,從此以後在面對問題時就能夠迎刃而解,運用起來就能夠得心應手,這樣就能夠更加靠近自己理想中的那個人的模樣。
但殘酷的真相是:即便真理就擺在自己面前,而現在的自己缺乏足夠的能力來夠辨別清楚真善美。
書中的知識很好,但無法造就一顆堅定的內心。要想堅定的認同某一些事情,這需要提高對痛苦的閥值,就像是一把寶劍不經過千錘百鍊,很難以成為利器。生活考驗的是你的內心,要想明白一些事情,必須一次又一次地去試探,去經歷痛苦。沒有誰能夠替你承擔,也沒有哪一本書能夠直接幫你抵抗得住生活的嘲笑。
就像是余華小說《活著》展示的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和他的家庭上那樣。《活著》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經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困難經歷的戲劇。小說展現了一個又一個人死亡的過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苦難波浪,表現了一種面對死亡過程的態度。活著本身就很艱難,延續生命就得艱難的活著,正是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現在的我們終究太年輕,還真的無法體會到那種真實而又複雜的情感變化。
在欣賞別人的作品時,看似是在被動地接受別人的思想。其實不然,這也是一個自己參與並與作者產生共鳴的過程。就像是在讀別人的書時,自己也在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也在感嘆生命的寬度和強度。但是這也僅僅只是在觀看別人的生活,自己始終沒有親身參與其中。書中故事的悲歡離合,主人公所做的決定,這些都是主人公的。我自己永遠只是一個旁觀者,永遠體會不到面對困境時的絕望和無力。
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知行合一,最難的永遠是行。
有人說過,讀書和閱歷永遠是互補的關係。
那什麼又是閱歷?
閱歷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去過的地方、遇見過的人、處理過的事情。為了保證計劃的可執行性,我查過了很多地方的資料。可每當我來到那個地方後,自己心裡就在想:只有親身經歷過的體驗才真正是自己的。去設身處地地體驗與自己現在所處的生活層面不同的東西,無論它是低於自己目前的生活層面還是超越自己目前的生活水平,這些體驗和收穫都會衝擊自己原有的世界觀,會讓自己去思考,以前自己所珍視的東西到了現在是否還有意義?人只有去嘗試不同的可能性,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和自己能夠做成什麼樣的事情。這些體驗會切實地對自己的觀點產生影響,哪怕這個影響微乎其微。
查閱的資料能給自己一個全面的認識,但是這些只是影響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只有親身體驗過,才會對這個認知做一個反饋。很多對一個地區所謂的認識只不過是生活在那個區域的人的常識,能夠了解這些東西就能夠讓你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切換顯得遊刃有餘,經歷那些事情的時候心裡就會更踏實和更有底氣。
不衝動行事,是我性格中的優點同時也是缺點。遇到重大抉擇時,我還存在猶豫不決的情況。考慮太多的東西後,再決定要不要做下去,這往往也會陷入糾結的泥潭。
所以,我非常感謝自己能夠蹦出一個不太靠譜的想法,並能夠真正做到。體驗身邊的生活,去做一些平時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去經歷各種事情,不懼怕風險,也不懼怕損失。
幾千公里過後,你對旅行的看法又有什麼變化?
在很長的一段路里,自己都是在單飛中度過。一個人的話,真的不需要考慮那麼多事情。行程規劃、各個地形情況下體力分配方式、時間安排等等方面都可以進行靈活調整。很多人跟我說過,如果有兩三個人相陪的話會更有樂趣。
這是實話,我也知道這個道理。
但現在的自己更在意的是個人獨自相處的時間,並在這個時間裡享受一個人的狀態和學會與自己相處,不至於六神無主而肆意麻醉自己。沒有壓抑的工作、沒有煩人的噪音、沒有讓人緊張的事情,在整個過程中只有自己、單車和周圍的環境,會非常自在和舒適,騎車也變成了自己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
我並不是排斥同伴,只是有些路需要自己一個人走完,才能夠體會得到那真實的感受。
川藏之旅中感受到的真實情感讓我的觀點發生了一些變化。一個能夠跟自己相處很好的隊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需要看待一下幾個方面的事情:對方是否值得自己的信任、挫折觀、金錢觀、路程規劃、時間安排、體力等等。在整個行程中,體力是最不重要的東西,隊友的體力跟不上節奏,這個不是什麼大問題。隊友之間的相互理解、支持和信賴才是溝通的橋樑,這是團隊合作的核心所在,也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基礎。一位好的隊友會在自己筋疲力盡時鼓勵和加油,在路程上共同進退,能在困難面前相互支持,這些都讓我心懷感恩。能夠在路上挑戰自己、接受知識熏陶的人往往三觀比較正,更能夠寬容別人,在關鍵時候不會拖後腿和捅刀子。以前的經歷告訴自己,能夠在在關鍵時候不拖後腿,是多麼的重要。
在旅行途中會遇到不同的人。長途旅行可以考驗人的關係?我現在覺得沒有那麼絕對。因為在路上的一次不愉快而認為兩人無法共度一生,這有失偏頗。相處的本身就是一種磨合,如果真的想要了解一個人為什麼會這樣做,一定得從經歷的事情和家庭背景來觀察,因為這些深刻地影響人思考問題的角度和對事情的理解程度。現實情況要比旅行中遇到的複雜的多,進一步考慮的話,倒是旅行中所激發的感情能不能經受得住現實的壓力?這是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
原本以為旅行就是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看看風景,拍一些比較漂亮的照片,現在自己的理解已經完全不同。旅行更多的是能夠讓你脫離出熟悉的環境,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好好看看自己的變化,觀察不同世界的動態,在那個陌生的世界裡審視自己熟悉的一切,與自己的心更進一步。
318國道起點在上海人民廣場,途徑江蘇、浙江、安徽、湖北、重慶、四川、終點為西藏聶拉木縣的友誼橋,全長5476公里,是中國目前最長的國道。其橫跨了中國東西部地區,攬括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景觀,擁有江浙水鄉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觀,擁有從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高山峽谷一路的驚、險、美的景觀,因此318國道被評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
這條路高度集合了我國東部、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尤其神奇的是這條國道大致沿著北緯30度線延伸,許多有名的景觀集中在這條大道的兩旁和周邊,譬如,長江口、錢塘江、西湖、太湖、黃山、九華山、廬山、鄱陽湖、洞庭湖、武陵源、峨眉山、貢嘎山、海螺溝、折多山、東達山、南迦巴瓦峰、珠穆朗瑪峰、希夏邦馬峰、納木錯、羊卓雍錯等。
318國道,不是一條浮光掠影的道路。這條景觀大道橫跨了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展現了中國東部和西部的巨大差異,從長江口到世界最高峰,在其中可以體會到中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點。這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大道,其中海陸位置差異造成了景觀差異。太平洋上的東南季風和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風是影響這條大道上景觀變化的重要因素。緯度高低、離海的遠近、地勢高低的不同會造成水熱差異,水熱差異會造成各個地方的地理環境不同,不同的環境又會影響人文景觀。更加重要的是在這條穿越亞熱帶的東西大道上有世界屋脊,這又帶來了更多種的景觀。
東西部因為自然條件不同,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也截然不同,江南水鄉和藏族民居也就各有千秋。江南水鄉的典型代表是小橋、流水、人家。周庄一帶水網縱橫,人們在這裡臨水而居、以橋為路。生活在這裡的人更加溫婉柔和。而藏式民居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千百年來,這裡的少數民族居住在群山之中,民居與當地的地理環境相融一體,當地民眾用大地的夯土、石頭、樹木築起了一個個別具特色的民居。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地將他們對生命的信仰、審美和色彩加入到民居中來,使這片大地如歌如畫。
由於行程的關係,我並沒有在各個地方停留更多的時間,這些只是粗淺的認識。現在的自己缺乏能力來解讀更加深層次的含義,更多的方面包括:物種、地形地貌、氣候、植被、聚落、耕作制度、作物種類、城市格局和城市景觀、地方特色、美食等。對了,還有時間,歷史是地理的第四個維度,時間的演變改變了太多的東西。
明白了這些之後,是不是能算真正到過一個地方?
是不是看過各地生活場景就能算到過這個地方?
旅行不過就是從你呆膩了的地方,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我們眼中的新鮮只不過是他們日復一日的程序。匆忙走過一些地方後,回頭再看看那些閃光的片段果然都不是在那些著名的景點。清晨,往往是一個城市最真實地時候,生活已經開始。在途徑沿路小鎮的早市時,各路商販雲集於此,如果遇到了趕集的時候,那就更加熱鬧。熙熙攘攘的人群為生計奔波,素麵朝天的清晨遠比參觀景點來得真實。
是不是吃過地方美食就能說到過這個地方?
旅途遙遠,經費並不充裕,到了飢腸轆轆的時候,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實屬是一個性價比高的選擇,這能夠讓疲勞的身體有一個緩衝的餘地。記住一個城市的味道,總是從食物開始的。你懷念它,不是因為高樓林立和繁華夜景。你可能在分手的夜裡獨自吃過,也可能在上學的早上匆匆吃過,離開之前,回家以後。下雪的冬天,蚊子叮滿腳包的夏天。總之,你記住的是一碗面。離開這個城市後,記憶中的味道,就是自己腦海中對這個地方的全部印象了。
是不是得清楚這個城市的精神文化後,是不是了解這個地方的人文歷史後,是不是得熟悉這個城市的生活方式後,才能說我真正到過這個地方? 自己去過的地方還不多,還真的無法回答自己這個問題?現在的自己更加傾向於去結交一個當地的朋友。混在一起後,看看他們的日常生活,了解他們的三觀,和對這個世界和所處環境的看法。聊天容易,能夠深入聊下去卻不容易。有些話,我們或許對太熟悉的人說不出口,卻有可能告訴你遇到的素昧平生毫無交集的旅行者,這可能也是一種解脫。
如何看待自己的變化?
我很不喜歡為騎行加上心靈洗禮、體會自由等等頭銜。騎車和其他運動形式一樣,一兩千公里的長途騎行後,會很累,在路上也會枯燥無聊。當然也有體內化學激素產生的快感,騎完一段很陡的上坡後會有一點點成就感,但這些和高大上的心靈體驗是沒有關係的。每次逛騎行論壇時,會遇到一些新手,在沒有任何經驗和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進行長距離騎行。新手連修車和照顧自己都不會,你還能期待他能夠在緊急情況下做合適的反應嗎?要是運氣不好,走了爛路或者迷失方向,或者遇到暴雨和高溫,或者掉個鏈條、扎胎、蹭碟、變速和剎車失靈等等問題更是煩死人。在路上自己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這可不是在家舒舒服服的問別人體驗如何就可以知道的。
理性看待騎車,也是我一直以來在學著處理的問題。其實我自己也逃不開庸俗,我曾想讓自己在川藏線上找到一點自己想要的答案或者選擇,其實這是一種逃避。太理想化和想當然,把這項運動抬得太高,終究會學到教訓的。許多認識我的人說自己有點內向,我自己也曾經這麼認為,不敢放開手去做一些事情。曾經我試圖想找到與別人好好相處的秘訣,想得到別人的認同,後來我發現自己只是害怕孤獨罷了。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讓我並不能夠容易放開自己的內心。在自己的世界裡呆久了以後,就會有點恍惚,自己和別人之間就會有一堵透明的牆。能夠察覺自己和他人的變化,並能夠及時反饋,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現在自己在逐漸掌握用向內審視和向外觸碰這兩種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
騎車只是一項普通運動,從自己的經歷中學到東西是漸進的,是需要時間的。連續騎行幾千公里之後,自己體會這個世界的方式發生了一些變化,很多以前特別在意的東西慢慢的都會不會那麼在意了,很多東西都淡了。當自己放下車子的時候,也不會有太多的感慨,生活依舊。
「架起一座與自己溝通的橋樑是多麼的不容易,在某個時間,靜下心來會發現這才是那個真實的自己,記錄心路歷程的文字不必華麗,不必浮躁,真實反應自己才是幸福。」這是自己寫在日記本里一段話,我也很想找到那一個讓人舒心的時刻,能夠感受到平靜。
完成上海到拉薩這段幾千公里的路後,心裡最大的感受不是成就感而是幸運和感激。自己仔細想過完成這件事需要幾個必要條件:家庭的支持、時間、自己的堅持和能力、經濟保障、陌生人的善意等。爭取家庭的支持並不容易,需要自己做好充足的準備:行程規劃、體力訓練、不斷的試錯和磨合、心裡準備、保險等。我能夠同時擁有上述條件來為自己做一件事情,並能夠真正做到,我能說的就只有感激了。
以上是自己在23歲時對一個愛好的理解。自己讀過的書和走過的地方還真是太少,希望自己不要明白的太晚,這些文字也是對文章開頭那個問題的回答。
人和事,外界的景物和內心的掙扎,騎車這件痛苦的事情會讓自己痛苦著上癮。
希望一切都好。
推薦閱讀:
※設計自行車安全燈的電源
※運動員黃金寶的故事: 從賣音響到亞洲車王
※什麼牌子的電飯煲質量好,返修率低?
※永久自行車的信價比高嗎?
TAG:自行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