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不同於其他的節日,這是我們國家自己的專屬的特殊的節日。提起中秋節,大概離不開這幾個辭彙:賞月,月餅,團圓。至於中秋節的其他典故,我不想做科普,我只是想慢慢的寫點關於中秋節的記憶。

1

賞月

民間一直流傳這樣的一句話,叫做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我小時候並不知道這句話的含意。大概是從天文學上講,八月十六的月亮可能是最圓的吧。不過,一直到現在我都一直覺得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圓,最亮的時刻。哪管你十六十七,月亮再圓,也不是中秋節呀。

記得小時候,每到中秋,我的父親都會包餃子,吃完餃子,就在院子里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然後吃西瓜,中秋節,顧名思義,是秋天,天氣已經漸漸變涼。我吃完月餅,就迫不及待的要和衚衕里的夥伴們出去玩兒,留下我父親在家裡看中秋晚會。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在上小學的時候,跟往年一樣,我們幾個小夥伴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來到衚衕口的空地上,聽著蟬鳴,那時我們不知怎麼,忽然之間,都想不起來去玩什麼遊戲,而那一年的月亮格外的亮,彷彿觸手可及一般。

深藍色的夜空,沒有雲,沒有星星,夜色靜謐而優美,天空好像一汪湖水倒掛,而月亮就如玉盤,皎潔而掛。四周除了蟬鳴,就是蛙叫,偶爾吹過一陣秋風,把兩旁的楊樹吹得刷拉拉的響,這樹葉的響聲,倒把夜色襯托的更加神秘。我們不說話,那一瞬間似乎時間定格於此,宇宙都為之停頓,夜空下的我們獃獃而立,月餅掉了也不知道。

月色之光輝在秋天的樹下格外引人遐想,我忽然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而此時那月亮上的嫦娥,是不是抱著兔子,也在仰望人間?詩句上說: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她是不是夜夜心我不知道,但至少在那個夜晚,我們幾個小夥伴是肯定「夜夜心」了。我那時候還小,沒用的課外書讀的不多,還不知道諸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但是總覺得此情此情,總要有一些恰當的辭彙來描述。多年後,我在一本書上忽然讀到一首詩,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忽然就覺得,這首詩,便是當時少年時的寫照。

後來我在其他地方,天南海北的,也曾在八月十五的晚上賞過月亮,比如有一年我在海南三亞,賞月的地方在大東海(就是福如東海的那個東海),海天一色,風吹過來都是鹹的,月亮孤單單的懸在海面上空,照的海水也跟著發亮,好似金龍入海。我獨單一人,任憑潮聲轟轟,雖然震撼,卻無動於衷。

還有一次,是我在長春,同樣是我一個人,中秋節的晚上,我站在高架橋上,橋下是來來往往的車流,入耳的是喧鬧的鳴笛聲,空氣中充滿了汽車的尾氣,那一年的中秋之月顯得格外的浮躁不堪,月光下的春城燈火輝煌,卻沒有一處,是屬於我的家。

多年後,我才明白,我最想念的,是小時候,聽著蛙鳴蟬叫的那個夜晚。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2

月餅

這些年,每到中秋,關於月餅的故事就層出不窮,什麼南甜北咸,五仁之戰,商家也跟著湊熱鬧,甚至出現了好多匪夷所思的月餅,像什麼韭菜餡的,冰糖榴槤的,芥末的,臭豆腐的,高端一點的有蓮蓉,蛋黃,蜂蜜,鮑魚,各大品牌都紛紛跑來插一腳,像什麼必勝客之類的還算是跟飲食沾邊,但是那些香奈兒之類的就純粹是湊熱鬧了。

月餅也越做越小,從前的月餅,皮薄餡大。現在的月餅,更多的是做個樣子,我去年的時候在一家公司上班,公司分的月餅,包裝精美,看著高大上的樣子,裡面的月餅比象棋還要小上一號,簡直是形式主義。

現在這個時代,月餅早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不信你去打聽,不管是老年人,小孩子,還是年輕人,各個階層都有,你問他們喜不喜歡吃月餅,十個倒有八個搖頭。月餅本為食品,現在卻成了贈品,禮品,奢侈品。

我其實吃過特別好吃的月餅,那是我在2005的時候吧,我當時在一家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供職,中秋節的前兩天,我和幾個當時的同事去了一家食品加工的作坊,定製了一批月餅。

月餅是我們親自看著做出來的,從和面,攪拌,打餡,壓磨,烘烤,一直到最後成型,我們甚至親自上手去弄紅豆餡,監工的是一個花白頭髮的老師傅,看年紀沒有七十也至少六十七八。後來,老師傅親自上陣,給我們幾個人親手做了大約十斤左右的月餅。

老師傅告訴我們,他做了幾十年的糕點,每次一到中秋,他的徒弟們都會提前幾天開始,連夜加工幾百斤月餅出去買,好多的客人都是一吃十幾二十年的。

我問他為什麼今年要親自給我們做月餅,他說,年輕人喜歡吃月餅的不多啦,他年紀越來越大,自己做了一輩子糕點,最後自己的孩子都不喜歡吃這些老實的點心。我們幾個人的年歲,大概就跟他的孩子差不多,給我們做月餅,就像給他孩子做月餅一樣。

我沒敢說其實我也不喜歡吃,我怕傷了老師傅的心。最後老師傅說,最後一年啦,明年就退休啦,就不做啦。

我不知道類似於這種傳統的手工藝人,傳統的手工糕點還能持續多久,那些親手製作的工藝流程早已經被機器取代,每一個步驟都精確計算,但是機器終歸是機器,冷冰冰的機器豈能跟有血有肉的人相比呢?就好像那個老師傅,給我們做月餅的時候,豆沙餡放的特別的多,棗泥都是最新鮮的大棗融合冰糖親手做出來,我能看出來老師傅在做這些的時候,眼睛裡是含著光的,那一刻,他不再是將要退休的老人,而是一個匠人。這是一種文化,即將缺失的文化。

那一年,我選的月餅是豆沙和棗泥的,甜的很。

3

團圓

團圓二字,是中秋節的一大寓意,在這一點上沒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是相同的。中國有兩大團圓節日,一是春節,一是八月十五。

我大概十二三年前,就一個人走南闖北,現在說叫「說走就走的旅行」,我也算上說走就走,但卻不是旅行,只是為了到處去混飯吃,很多時候,團圓對於我來說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願望。不要說八月十五,有好幾個春節我都是在異鄉度過的。

大概是從前幾年開始,我慢慢的停下了到處去走的腳步,工作的地方也離家越來越近,每逢節假日,我都提前回家。因為我知道,我的家裡,我的母親已經提前好幾天都算好了日子,買好了吃食,等著我和我弟弟回家過節。對於母親來說,節日的含意,就在於幾個孩子都坐在身邊,一起吃一頓飯。

這些年都是我來掌勺,母親給我打下手,做什麼,都是我來做主。比如今年,我做的紅燒魚,水煮肉片,可樂雞翅,牛腩柿子等等一些菜,一旦忙活起來,就漸漸有了過節的氣氛,電視里放著不知所謂的歌舞,就是為了熱鬧。

幾年前有一個新聞,說的是兩個七八十歲的老姐妹,在火車站分別,彼此戀戀不捨,眼淚噙在眼眶裡。別人問她,她說,她們相隔千里,身體都已經到了風燭殘年的程度,這大概是兩姐妹這輩子最後一次見面了。

我忽然想到,我們一天天一年年的長大,而我們的老人卻在一天天一年年的衰老,歲月不會因為我們的捨不得而停止腳步,韶華易逝,時光匆匆。我們能做的,竟然只能是那句歌詞「常回家看看」。

洋洋洒洒的寫了這些,倒更像是嘮叨,在節日里有些不太應景。畢竟這是一個歡樂的節日。當我的手機上已經接到上百條祝福的信息的時候,當我的母親在廚房裡叫我趕緊去做菜的時候,當我的弟弟和弟妹拎著西瓜和月餅走到樓下喊我開門的時候,月餅節,來了。

說點題外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雖然很美,但並不是我最喜歡的關於中秋的詩句,我最喜歡的,是李白的一首《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送給你們啦。

祝福所有夥伴,青春作伴,團圓美滿。

我做菜去了。

對了,過節了,你們不給我來點贊嚒?

2016-9-15

推薦閱讀:

遊必有方 Vol.2 How Games Move Us —— 淺論遊戲情感設計
為什麼《太陽的後裔》被稱作是勢均力敵的愛情?
閑事兩三件
真正內心有所深愛的人,一定是脆弱的
這6個星座的男生吃醋,你怕了嗎?

TAG:文學 |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