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三刀:通貨膨脹和高房價,也談地王和銀行10萬億

美國泥足深陷,歐盟日本步美聯儲量化寬鬆後塵,但對於遏制全球經濟的衰退無能為力,中國需求不振增長乏力——傳聞中銀行上半年十萬億信貸流入房地產領域,而不顧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一片黯淡。

  如此大規模的放水卻未引起大幅通貨膨脹,也只能說明騰龍換鳥的政策生效,通貨膨脹換到了其他地方。

  8月17日的上海灘地產上演一色三步高的「三地王事件」:

  融信110億溢價139%拿下靜安地王,樓麵價10萬/平,可售面積14.3萬/平;

  中駿以總價6億獲得青浦區徐涇鎮徐南路北側地塊,溢價率165% ,樓麵價4.5萬元/平方米,榮登青浦地王;

  建發中糧以67.9億競得寶山區顧村地塊,溢價115%,成交樓麵價5.37萬元/平方米,封頂寶山地王。

  房價高不高?當然高!

  問題是不是真的高呢?也許不高!

  也許可以換個角度考慮,譬如禪宗的角度——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是不是你眼中所看到的只是虛幻,而不知道真正的本質?

是不是你只知道從一枚硬幣的正面認出這枚硬幣,而不知道從反面看也一樣是同一枚硬幣?

  ——也即是不是導致當前房價過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地太貴,而是人民幣太不值錢?

橘子洲頭,望江紅遍,層林盡染是一種胸懷;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是一種壯志……

  立足於人民幣的幣值定價權的角度,往前追溯!

回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談到的觀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時代,就是伴隨著交換產生了實物貨幣,然後是實物貨幣變成了金銀銅鐵鑄幣,然後金銀銅鐵變成了紙幣。

  紙幣——所謂國家信用為擔保的貨幣這個東西一誕生出來,就包含了國家作為流氓的鑄幣權,而國家流氓可以通過行政命令將廢紙一張的紙幣來將勞動者們的血汗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剝削的一乾二淨。

  通貨膨脹的本質是什麼?

  本質上就是變相徵稅,就是國家無擔保無抵押無監控地自由自在在北京制幣廠和上海制幣廠印錢!

  因為印一張百元大鈔成本也就兩三毛錢,而當政府以所謂信用擔保來規定三毛錢一張的百元大鈔可以去kfc買個全家桶的時候,通貨膨脹就產生了,然後房價泡沫就在霎那間誕生了。因為信用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社會上的貨幣總量過多,然而社會上的流通的商品完全沒有達到貨幣總量對等的規模。那麼要麼是社會上流通的商品全部漲價,要麼就是貨幣貶值。

然而在一種巧妙的社會結構當中,選擇某幾種商品漲價,而其餘商品保持基本穩定的情況下,這種結果的經濟可以達到一種平衡和穩定。

  也即這種被選中的商品承擔了一個作用——吸收通貨膨脹的作用,調節全社會流動貨幣和通貨膨脹的作用,個人傾向於把這種特定領域的通貨膨脹叫做定向通貨膨脹——這是在特殊國情和特殊國家才具備的一招金融控制技術。

  只有當決策體對於某種商品有完全壟斷權,即同時壟斷消費者市場、供應者市場,以及流通市場的時候,這種商品才會成為一種具備金融屬性的特殊商品。

  譬如美國人選擇了黃金,而中國選擇了房地產。

  美國人對於黃金的控制是各國把主要的黃金儲備放在美國保管,卻不會考慮也許美國偷偷拿去賣掉中飽私囊,或者是高價賣出低價買入,但是黃金的交易場所一般也都是以曼哈頓comex指數為馬首是尊。雖然美國人沒有控制全球黃金的生產場所,但是基本上控制了流通市場和儲量市場,當然控制了美元全球結算貨幣的地位,從而控制了價格定價權。

  中國人更加簡單有效,那就是土地所有權歸國家,使用權歸個人!同樣掌控了房價定價權!

當房地產作為一種金融資產存在的時候,特別是人民幣背後的傀儡的時候,也許人民幣會越來越不值錢,但是房地產卻會價格越來越高,而社會其他商品還會保持相對較低的通貨膨脹和價格,

  毫無疑問這樣的一種經濟結構對於房地產的擁有者是具備最高的經濟利益!

毫無疑問當貨幣從北京制幣廠出發,然後通過工農中建發出的房地產信貸,然後收益則依賴開發商貸款待收款和房奴應還款的時候,一條房地產漲價然後將社會其他資源力量都綁定到房地產上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房地產成為了一種貨幣。

  未來發展趨勢將會是人民幣逐漸弱勢,而房地產則會承擔暗中的貨幣角色來充當一般等價物,也即實際運行的人民幣只是名義貨幣,而真正的貨幣則是房地產。

  儘管房地產造成了一種社會財富再分配現象,也造成了財富堆積和貧富差距懸殊,但是只要現有的經濟制度不發生根本變化,只要廣大底層還能夠滿足基本衣食住行的需求,房地產泡沫不會被刺破,經濟也不會崩盤。

  房地產價格高位運行,無疑會拉動社會的兩大成本,一是地租成本,一是人力成本。

也當然會對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利潤空間做擠壓,會造成實體經濟越來成本越高,越來越難以獲利,從而會發生產業遷移已經資產房地產化!但是對於一些不依賴於人力成本和地租成本的虛擬經濟將會獲得較大概率的生存機會,而當前這些行業基本上都是以互聯網和金融等虛擬經濟為主。

因為這兩個行業的特點就是一不依賴於房地產地租,二也不依賴於人力,依賴的是一種規模經濟和人口效應!而隨著宏觀經濟的不景氣程度加深,製造業的困難在通貨膨脹造成的人力成本和地租成本上漲的情況下舉步維艱的時候,這兩個行業還是能夠挺過去。而且由於實體的衰退使得虛擬經濟更加成為一種廉價的消費而存在從而擴大虛擬經濟規模。如最近的網紅經濟和直播經濟,都是由於實體的衰退造成娛樂的減少而富於人力齊聚互聯網。

故而,未來中國經濟轉型的兩個基本特徵必然將會是房地產價格高居不下,實體經濟持續萎靡或者是轉移到其他國家,而虛擬經濟則會持續發展。對於社會勞動力而言,低技能的必然淘汰要麼退回農村耕地,要麼出國其他國家勞務,高技能的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相關,則具備較大的附加值而勉強存活。


推薦閱讀:

TAG:通貨膨脹 | 高房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