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第壹章 —— 人性總綱

人性,與善惡無關

人性是善的?人性是惡的?

要討論人性的善惡就先要對善惡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那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這裡先簡單通俗地概括下多數人的善惡觀——一個人幫助別人是小善,一個人放棄自己的部分利益幫助別人是大善,一個人犧牲自己性命幫助別人是至善。也就是說為了幫別人放棄了自己的利益越多,善的程度越深,而生命是最寶貴的所以為幫助別人而放棄自己的生命是最善的。

相反一個人損害別人的利益越多他的惡就越深,而生命是最寶貴的所以損害別人的生命是最惡毒的。

這樣的善惡定義是對的嗎?

我們先來討論一下——善的真實目地

善真的是無目地的嗎?一個人幫助別人真的可以做到無所求嗎?

很多人都會說——「當然了,我幫助別人是無私的」。

那我反問一下,如果你知道你幫助了別人之後,別人百分之百會以怨報德,而且害得你很慘,你還會幫他嗎?

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不會再幫助別人。(當然也有例外,至於為什麼會有例外的存在,後面會解釋)。

也就是說我們幫助別人的前提是——不會被被幫助者傷害。沒有人幫助別人是為了惡化和對方的關係或者讓對方來損害你的利益。換句話就是說,我們幫助別人是為了——維持和被我們幫助的人之間現有的良好關係或者促進與被我們幫助的人之間的關係。維護我們的利益不被被幫助者損害或者獲取更多的利益。

簡單點說就是我們幫助別人是為了維持、增進感情或者維持、增加利益。(其實這樣的定義不夠完善,文章最後面有更好的定義)

為了強化對「幫助」的目的認識,我們可以思考下面提到的這幾個問題

你會幫助人,但你會幫助動物嗎?你會幫助植物嗎?如果讓你在三者中做一個選擇做為最願幫助的對象你會選擇哪個呢?

一般情況下在人、動物、植物中我們優先幫助的是人,然後才會去幫助動物,基本上不會選擇幫助植物。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我們選擇幫助對象時的依據是什麼?

植物和昆蟲它們和我們在生理上的相似度最少,所以保護一片葉子 或一隻螞蟻讓我們收穫的快樂開心最少。動物就不相同了,他們都有皮毛骨肉血,和我們的相似性比植物和昆蟲要高得多,所以幫助動物讓我們收穫的快樂開心就更多。而人類是我們所屬的物種,和我們的相似度最高,所以幫助一個人所獲得的快樂和開心最富足。

我們的幫助意願最強烈的對象之所以是「人」。是因為「人」最容易觸動我們的心。

因為在」幫助「這個問題上越是相似的、親近的,越容易激發我們內心的觸動,我們越願意去幫助,因為人、動物、植物對我們來說親近性、相似性是遞減的,容易被觸動的幾率是遞減的,所以幫助的意願也是遞減。

但以上只是一般情況,自然也有特殊情況。雖然人的感受和相似度有關,但又不是絕對的關係。比如那些為保護動物而奔走的動物愛好者,雖然他們是人,但對動物的幫助欲卻可能強於人,因為動物給他們帶來的感受也很強,甚至強於人類。還有那些科學瘋子,為了科學發現拿活人做殘忍的實驗,因為做科學研究給他們的感受比人更強烈。

所以感受才是至關重要的,而相似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感受,所以我們才會對相似度最高的「人」給予最多的幫助。所以一個人的善並不是無目地的,善的目地是獲得更好的感受。

所以前面舉的例子——如果你知道你幫助了別人之後,別人百分之百會以怨報德,而且害得你很慘,你還會幫他! 那是因為慘不一定是結果的全部,慘不代表無所獲。極端的宗教徒,通過自殘斷腕來表達自己對宗教的虔誠,雖然承受了肉體的苦痛,可他們依然有所獲,他們獲得了崇高感,神聖感。就算是為了別人做出犧牲的人,他們也仍然有所獲。他們所獲得的就是一想到他們的犧牲所能換來的她們執著於想要實現的美好的圖景,一想到那樣的美好畫面,就油然而生的幸福感滿足感,內心獲得了一種淡然的寧靜,一種通達和透徹。

現在再來討論一下——惡的真實目地

損害別人的利益越多他的惡就越深,而生命是最寶貴的所以損害別人的生命是最惡毒的——這是一般人對惡的定義。

那麼一個人求死讓別人殺了他,殺他的人是不是很惡毒?因為損害一個人的生命是最惡毒的啊!

新聞上也看見過有被病痛折磨得受不了要家人或他人終結生命的,但大多數看這新聞的人一定不會說這些終結別人生命的人——他們惡毒。

為了強化對「傷害」的認識我們同樣可以思考和上面相似的一個問題

如果讓你在人、動物、植物三者中做一個選擇做為最輕易傷害的對象你會選擇哪個呢?

我們的選擇次序將是植物、動物、人。因為不但是幫助對象的選擇遵循上面的規律,傷害對象的選擇也是一樣,因為植物和昆蟲它們和我們在生理上的相似度最少,所以我們摘取一片葉子踩死一隻螞蟻都難以獲得愧疚感和罪惡感。動物就不相同了,他們都有皮毛骨肉血,和我們的相似性比植物和昆蟲要高得多,傷害動物就更能激發我們的愧疚感和罪惡感。而人類是我們所屬的物種,和我們的相似度最高,也因此傷害人類最能激發起我們的愧疚感和罪惡感。

所以同樣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人們做不做惡和做出這種行為之後自己有沒有負面的不好的感受有關。而相似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感受,所以我們對人作惡的意願才會最低 。

所以說我們通常的善惡定義是錯的,是狹隘的,是不全面的。

—————————————————————————————————————————

那麼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其實和所有其它道德性質的概念一樣, 善惡只是人們為了自利而創造的工具。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說人性是善的、有的人說人性是惡的?

因為不同的人,他們的需求不同,他們追求感受所需要的載體不同。所以他們選擇獲取感受的路徑不同。

有的人,將人性只做善的註解(或者說強調人性本善),認為人性是善的,是為了自利,可能是因為如果承認人性是惡的就表示惡的存在是合理的是對惡行的認同,就是鼓勵人們作惡,惡人就會變多,對於惡人變多,包括惡人自己在內,人人都很恐懼和不安,害怕自己成為作惡的對象(就算是黑社會老大也不會想讓自己的小弟惡毒到六親不認,否則連自己這個做老大的都要害,至少希望小弟還有忠心這條底線)。所以要宣傳人性是善的,這樣做目的是教人向善,從而避免惡人的出現。讓周圍的人都是好人,人們就感覺很安全。

但是承認人性的惡真的就是鼓勵人們作惡嗎?

人類發現自然規律,但是不會因為發現了自然規律而讓規律對人類失效。我們發現了萬有引力,但我們不會因此脫離萬有引力,同樣承認惡的存在並不是認同惡並不一定導致人都變惡。(承認和認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絕大多數人都是因為混淆了這兩個概念,所以不願承認人性的惡。)

現實的例子擺在那裡,歐美國家的人正確看待人性承認人性惡的一面他們不會遮遮掩掩,但並不表示他們認可作惡,歐美國家也沒有道德崩壞。因為人是自利的永遠會追求好的感受驅除不好的感受。所以就算我們承認了人性是惡的,別人對我們作惡我們依然會討厭這個人排斥這個人。我們的排斥和討厭依然會起到限制別人作惡的作用。

所以承認惡和認同作惡是兩碼事。不承認也只是人們掩耳盜鈴而已。

有的人,將人性只做惡的註解,強調人性本惡,同樣也是為了自利。可能是因為人們不願意承認別人是好的、美的、真的、善的等各種優點,害怕因此會被別人比下去,凸顯出自己的缺點和不堪。或者人們自己是做過惡的,如果人性是惡的,把所有人都看成惡人這樣自己的惡性就合理化了,人們的惡行都能從這一觀點中得到安慰,得以赦免,就消除了自己的愧疚感或罪惡感。

所以我說人性無關善惡,善惡和一切的對人的評判標準一樣,只是人們因為自利而創造出的概念,例如可以通過引導人向善獲得安全感,通過確認別人是惡的驅除罪惡感。

所以說——人是「自利」的而不是人們通常講的「自私」。

而這一切的「自利」最終目的也只是兩個字——感受。

感受——支配著人的一切行為。人的所有的行為動機也只是為了獲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

為了獲得好的感受人類可以傷害自己、犧牲自己(為了理想和信仰比如董存瑞炸碉堡或為了自己所在意的能帶來好的感受的事物獻身。前面講的——我們最願幫助的人一般是你認為最親近的人,幫助的意願從人到動物再到植物依次遞減。也是因為——從這些行為所獲得的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的不好的感受的量度,是依次遞減的)。

為了驅除不好的感受人同樣可以傷害自己、犧牲自己(戀愛失敗因為情感受挫而自殘或疾病纏身為了擺脫痛苦而自殺)。

正因為人一切的追求都是為了感受,所以人的理性最後終究都是為感受為感性服務。所以人做事容易情緒化。

—————————————————————————————————————————

接下來的討論是為了透徹的理解人的自利性。

這裡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利」?

我們說到自利人們就會想到物質,因為人們通常只是將物質看作是利益。所以才有一種損人不利己的說法。但前面說了人性是自利的,只要是人,他的本性就是自利的,所以沒有損人不利己的人,人的任何行為都是為了獲利。所謂的損人不利己的人損害他人時實際依然獲利了,只是這利不是獲取物質利益,而是發泄負面情緒,也就是——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

所以人的的利益不單單是指物質財富,也包括精神財富。

如果要將利益以種類作出劃分,那麼應該是主要分為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精神財富又細分為情緒感受和情感感受。而情感感受又細分為接觸型情感和非接觸型情感。(接觸型情感就是通過接觸互動產生的,而非接觸型情感就是通過文化觀念等對陌生人產生的情感——例如對自己從未見過面的親人或者同胞同族的感情。甚至是同一種生物——人類,的感情)。

那麼人的各種利益都能帶來哪些感受呢?

最基礎的就是物質利益。從長遠來看,人們獲得物質利益是為了生存,因為死亡給人帶來極端的恐懼,是不好的感受,所以求得生存和避免死亡是任何生物的本能。從短期來看,人們獲得物質利益是為了通過物質來滿足感官感受——我們吃飯,通過吃飯來免除飢餓帶來的不好的感受,同時食物還可以刺激我們的視覺、味覺、嗅覺等感官,讓我們獲得一系列好的感受。我們看電影,也是為了通過電影對人的感官刺激獲得好的感受。

正是因為通過物質可以讓我們獲得好的感受,而人性又是追求好的感受。所以為了通過物質獲得好的感受,人人競相追逐物質。因為人人都需要物質,所以人與人之間可以通過物質交換或物質贈予來促進彼此的情感再通過情感來獲得好的感受。

人類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最簡單的就是情緒。情緒是可以發酵的,喜和樂能給人帶來好的感受,同時獲得了好的感受的人的情緒也會變得喜和樂。怒和哀能給人帶來不好的感受所以人們盡量避免,同時獲得了不好的感受也可以通過怒和哀釋放出去。

接著是情感。包括和有著個人接觸的人產生的接觸型情感——比如親情友親愛情。和非個人接觸產生的非接觸型情感——通過相同的「行為習慣」「文化習俗」「血脈」「基因」「地域」等各種因素產生的標籤形成的團體的族群的情感:「如宗族情、民族情、家國情」。

通過獲得親情友親愛情我們獲得了安全感。獲得了物質幫助(再通過物質獲得好的感受)獲得了傾訴對象(通過傾訴對象我們可以傾訴可以驅除不好的感受)獲得了很多可以帶來好的感受的「東西」。通過非個人接觸的群體性情感我們獲得了認同,獲得了價值感,獲得了歸屬感,獲得了安全感等,同樣獲得了很多可以帶來好的感受的「東西」。

如果將利益以時間劃分:又分為過去的利益;現在的利益;將來的利益。

所以其實一個人幫助別人就是為了——直接或間接的獲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有時是通過幫助獲得物質利益,再通過物質利益獲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有時是通過幫助別人獲得情感,再通過情感獲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而有時是直接獲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

既然人性是自利的,那麼自然要追求利益最大化。

因為感受才是根本,所有的利益只是獲得好的感受的載體。如果載體不再能給人帶來足夠的好的感受,載體在人心中的地位就會下降受到冷落。比如現在的人物質生活豐富了,從前能帶來豐富的好的感受的物質現在所能帶來的好的感受很有限了,所以現在的人比過去的人對物質更挑剔。同樣如果情感所帶來的好的感受減少了,這情感在我們心中的地位也會下降。

所以有一個經濟學概念叫邊際效應。

邊際效應在百度百科上是這樣敘述的。通俗的解釋是:我們嚮往某事物時,情緒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觸到此事物時感官體驗也越為強烈,但是,第二次接觸時,會淡一些,第三次,會更淡……以此發展,我們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我們的情感體驗也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

也就是對人來說,單一的利益給人帶來的感受永遠不如將單一的利益分成其他種類的利益所帶來的感受。所以出於自利的目的,我們就該追求的是複雜的利益就要兼顧各種物質和精神利益。既要各種物質也要親情、友情、愛情、家國情、民族情等等。因為這樣我們獲得的感受才最好。

當然了,也許有的人是極特殊的個例,就像是有犯罪基因一樣,真的沒有情感訴求,對情感缺乏共鳴。但排除這極特殊的個例,所有普通人都有情感訴求,情感給所有普通人都能帶來正面感受。也就是說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盡量去兼顧各種利益才能夠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現在我們就能更正確的定義了。

善惡就是每個人獲取感受的途徑不一樣。因為各種利益在兩種人心目中的地位有所區別。

善的本質是期望和任何人都能建立和諧安全的人際關係 。如果人人都是善良的就不用防備背後的暗劍冷槍。如果人人都是善良的就不需要保險柜防盜窗。如果人人都是善良的人人都可以誠相待事事交心——人與人之間的善,可以讓我們自在放鬆地活。

一個人選擇善就是通過善獲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或者預期通過善能獲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所以善人兼顧物質和情感(可能包括接觸型情感和非接觸型情感),而越善情感的比重越大,正因為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有對生命體才能建立感情,所以善惡的概念只會被我們用於生命體。

一個人選擇惡就是通過惡獲得了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或者預期通過惡能獲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所以惡人只顧及物質可能還兼顧接觸型情感而基本上不怎麼顧及非接觸型情感。而越惡一般物質在他心中的重要比越大。

雖然各種利益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地位不一樣,但所有人都是同時需要物質利益和情感利益的,所以當物質利益相對能達到滿足的時候情感利益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物質文明能促進精神文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正是順應了人性。

那麼人為什麼會做出「善」和「惡」這兩種涇渭分明的選擇來獲利?(或者說為什麼人們獲取感受的途徑不一樣?)

部分原因是因為感知體系不一樣。每個人的感知體系在大體上是一樣的在細節上又不一樣。就像是每個人都能夠從食物獲取到好的感受,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食物偏好,同樣一種食物每個人獲得的感受不一樣。對同一種食物,有的人能獲得好的感受,有的人卻獲得不好的感受,所以有的人愛吃有的人不愛吃。同樣音樂能給人帶來好的感受,但有的人愛聽搖滾樂,有的人偏愛民俗音樂,有的人則愛鄉村音樂。因為面對同一事物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個人猜測這和人的主觀認知和大腦上的微小區別有關)。所以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帶來的感受在不同人的感知體系裡帶來的感受不一樣。

但更多是外部環境對人認知的造就,一個人的認知(什麼是認知?詳見教育第二章如何提高思考力章節)很大程度決定了人的判斷。雖然人的行為會造成固定的結果,但是沒有呈現結果之前,結果是不可知的,只能通過判斷來預知。在惡人眼中他判斷自己的行為的最終結果——能獲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但實際上他的判斷很可能是錯誤的,結果並不如預期或者正好相反。

可以說我們的感受很大程度上由決定感知體系的身體構造決定、由基因決定,我們無法脫離身體構造和基因這些物質基礎,所以這一部分感受是我們不可控的。但人在身體構造和基因上的差距是很小的。更大程度上我們的感受由我們的認知這一可控的部分決定,因為認知由人的主觀思想所決定,所以善惡是可以引導的。

所以如果有一個在物質上可以獲得無限滿足的理想社會 ,那裡善人一定比惡人多,因為理想的社會裡人們的物質利益能得到充分的滿足。所以人們不需要為爭奪物質利益去破壞彼此的感情,只會為了爭奪感情而破壞感情。

既然人性沒有善惡討論善惡還有意義嗎?

當然有意義,因為善惡可以制約人,讓人更好自利。就算沒有善惡的概念,人類為了自利也會再創造同樣的觀念。而對善惡的討論,讓我們清晰的看清了人性,從而更好地自利。

人們為什麼要尋求公正?

為了利益最大化——獲取最多的好的感受,避免和驅除最多的不好的感受。

你和別人分配東西你想要獲得最多的,別人也想要獲得最多的,你獲得最多時,別人最不滿,你和別人的關係最不好。這時你的物質利益最大,而情感利益最小。別人獲得最多時你的物質利益最小,你的情感利益最大。為了兼顧你的物質和感情於是你和別人平均分配,於是有了公正。所以公正是為了物質和情感的兼顧。然而多數時候分配東西不平均時獲得更多的一方並不因此對做出利益退讓的一方產生更多的感情,失去了感情的滋養會讓退讓的一方對自己的利益損失不滿。於是彼此產生矛盾,而矛盾的存在會產生衝突,使雙方的物質利益和情感都受到損失。

什麼是自私?

「自私」不等於「自利」。我們說一個人「自私」通常是指這個人為了自己的不合理利益(更多是強調物質利益)損害他人的合理利益。而「自利」既包括了「自私」也包括了「無私」。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利益有時候是衝突的,為了獲取那些按照約定俗成中的規則不屬於你的利益,去損害別人的利益就是所謂的「自私」而「自利」並不一定要去傷害別人。所以自利只是追逐利益而自私只是一種自利方式,只是用自私的方式獲利就會損害人際關係。

所以現在我們可以回答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

好人就是兼顧物質利益社會情感個人情感還有情緒

很在意過去利益的好人側重於懲罰惡人尋求公正

很在意將來利益的好人側重於包容感化惡人

而壞人則側重於物質利益和個人情緒

還有一種蠢人,大家通常意義上的壞人實際上多數是蠢人,總以為通過損害別人就能獲利,總試圖通過損害別人獲利,結果可能獲得了利益但傷害了感情,從來不試圖讓利益和感情兼顧

有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事明明會帶來不好的感受我們還要去做?

①判斷錯誤,因為在做這件事前我們的判斷是做這事的結果會帶給我們好的感受,遺憾的是事實正和預料的相反。

②避免更次的選擇,雖然知道結果帶來的是不好的感受但是為了避免更不好的感受我們退而求其次。

③試圖做一種交換,接受短暫的不好的感受用來換取將來的長期的好的感受。

④欺騙自己維護幻境,過去「某些事物」帶來的好的感受被我們儲存在記憶里,隨時可以被我們通過回憶的方式產生好的感受,所以人們喜歡懷舊還念過去。有些人試圖通過欺騙自己的方式去做給自己帶來不好的感受的事,只是為了維護「某些事物」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或者地位,從而使得這美好的記憶不被打破,記憶的不打破從而維護了這些好的感受。

比如一個人當下明明對你不好,只是因為這個人過去曾給你帶來巨大的好的感受,所以你縱容他在當下對你的不好,甚至於你不承認當下他做的這些不好的行為是不好,欺騙自己——他這是為你好。你這麼做只是害怕毀掉他在你心中的形象,從而毀了你記憶中那個完美的他。而有關他的美好回憶被儲存在記憶里,可以源源不斷給你提供美好感受。毀掉記憶就毀掉了你好的感受的源泉。

再重新定義——幫助

幫助別人也是為了獲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我們通過幫助別人獲得別人給予的物質,再通過物質享受獲得好的感受。我們通過幫助別人換取感情,通過感情獲得好的感受。我們幫助別人獲得了快樂和充實。我們幫助別人試圖努力創造出——一個和諧美好的人際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會感覺安寧祥和美好幸福。

以上從邏輯上是無懈可擊的,但這樣赤裸裸的觀念很難從心理上讓人接受,人們對「利」的固有偏狹理解,形成了固有觀念。而人對固有觀念的認同(什麼是認同?詳見《人性第三章——認同》),所以會排斥以上的觀念。

所以通過我的闡述我們可以看到,正確的認識人性,認識到人本就是為自己而活,與很多人理解的相反,非但不會破壞社會秩序讓人變惡,反而會促進社會秩序,導人向善。

因為人性就是自利的,就是要追逐各種利益。而邊際效應決定了我們必須兼顧各種利益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獲得最多好的感受。所以一個真正清醒的人是會懂得兼顧各種利益是會在乎他人感受的。

而那些自私狹隘的人他們的獲利方式決定了,他們做出的是錯誤的選擇,他們自私本就是為了逐利,卻偏偏走上了一條遠離利益最大化的道路。

最後我們這裡可以做一個總結——「人性」「廣義上」來說「沒有善惡之分」。善與惡皆是一種獲利的途徑。善與惡的目的皆是為了感受,為了感受我們不只會對他人作惡,也會對自己作惡。而從「狹義上」來說,人性「有善惡之分」,因為人確實可以做到「不自私」,可以選擇不傷害他人的獲利途徑,可以發自內心的既在乎自己也在乎別人。

註:因為有人看了這篇文章,在傳統價值觀的影響下,形成了錯誤的價值導向。認為人性是自利的,而一個「利」字就讓他對人性產生了恐懼與厭倦。所以我補充了一篇《人性第壹章 —— 人性總綱(補充)》。

——————————————————————————————————————————————————————————————————————————————————

拓展閱讀 (註:拓展閱讀的部分並不屬於文章內容)

為了讓看文章的人更深入的理解,設了下面幾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宗教的存在意義是什麼?

什麼是惡意?

我對問題的闡述詳見《人性拓展閱讀》


推薦閱讀:

知恥近乎勇
我們從小被教育熱愛祖國,祖國利益高於一切,但沒有比國家利益更高的準則么?比如人性。我們都是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的人類,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合乎情理嗎?
如何評價《驢得水》里周鐵男這一形象?
infp必然是失敗者嗎?
如何去相信?

TAG:人性 | 人性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