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脾胃不和,7大信號早知道!

中醫認為,脾胃不和就是脾胃不再各司其職,從而導致寶寶消化功能紊亂,直接影響寶寶的健康。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納腐熟,也就是說我們人體的脾和胃共同影響對飲食的消化、吸收。

吃飯寶寶會有什麼表現:食欲不振、挑食、厭食,或者食量過大卻體型偏瘦。

舌苔 寶寶會有什麼表現:正常的寶寶舌苔應該是舌質淡紅、舌苔薄白,如果寶寶脾胃不和會出現舌苔白膩、口中有酸腐味的情況。

皮膚 寶寶會有什麼表現:皮膚粗糙、乾燥、黯淡、有色素沉著,甚至會出現慢性濕疹。

消化 寶寶會有什麼表現:寶寶在飯後會經常腹脹,甚至會出現嘔吐物或大便中有奶瓣或未消化完全食物的情況。

體質寶寶會有什麼表現:寶寶因脾胃不和,營養吸收不好,會出現手心發熱、抵抗力差,還有反覆感冒的情況。

睡眠 寶寶會有什麼表現:睡覺不踏實、睡著時眼睛會露條小縫兒、夜裡愛哭鬧,還會有咬牙、磨牙的情況。

精神 寶寶會有什麼表現:會比一般寶寶顯得「懶惰」些,不愛運動,或稍微活動就愛出汗,愛發脾氣,常哭鬧。

寶寶脾胃不和的4大注意事項

1、寶寶的脾胃與成人不同

寶寶的脾胃功能並非一出生就已發育成熟,脾胃功能是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慢慢發育成熟的。尤其是新生寶寶的胃,特別稚嫩。而且新生寶寶的胃和成人的胃有很大的不同,它僅有彈珠大小,而且是橫躺著的。

2、需恰當的餵養常識

在餵養過程中,任何小疏忽都會影響寶寶的脾胃功能。如果媽媽沒有儲備必要的餵養常識,不恰當的餵養方式會造成寶寶脾胃不和。

比如,有的媽媽總怕寶寶吃不飽,餵養過多,寶寶的脾胃不能承受,而損傷脾胃。餵養寶寶也要每餐只要七分飽;有媽媽總想給寶寶吃更多營養的食物,而沒有注意寶寶此時的脾胃還不能過多食用寒涼的食物,像雪梨、菠菜、螃蟹。

寶寶的脾胃同樣喜歡平性的食物,像蘋果、櫻桃、葡萄、花椰菜、南瓜等;還有的媽媽寶寶過了1歲,依然會在睡前加餐。其實12個月以前的寶寶,吃夜奶很正常,可當寶寶過了1歲,作息越來越正常,此時便不宜在深夜給寶寶加餐。過度加餐,脾胃會因得不到休息而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從而導致脾胃不和。

3、藥物需酌情使用

寶寶免疫力差,難免生病,然而治療的藥物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脾胃功能,比如過量使用苦寒的藥物會傷脾陽,過量使用辛燥的藥物則會傷胃陰,長期反覆使用抗生素也會導致脾胃不和。

4、病後康復疏於調養

寶寶在生病後需要特別對待,易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媽媽在寶寶康復時疏忽調治,讓寶寶像平時一樣進食,也會影響寶寶的脾胃功能。

Tips:要鼓勵寶寶鍛煉咀嚼能力

有些寶寶在7個月會出牙,媽媽要隨著寶寶的生長情況給寶寶提供鍛煉咀嚼能力的機會。要盡量鼓勵寶寶充分咀嚼,以減輕胃腸道消化食物的負擔,不僅可以保護胃腸道,還會促進營養素的充分吸收和利用。

寶寶:沒食慾、大便不順暢

媽媽這樣做:不妨給寶寶準備一些調和脾胃、運脾開胃的食物,不僅能恢復寶寶的食慾,還能調節寶寶脾胃不和的情況。比如,幫助消化的山楂,消食通便的竹筍,健脾胃、潤便的紅薯。

寶寶:大便干、手腳心熱、有「地圖舌」

媽媽這樣做:需給寶寶多補充些多汁食物,像清熱止渴的冬瓜、通便的芹菜,以及各種粥品、蔬果汁、菜水等,會有效幫助寶寶調節脾胃不和。

寶寶:食慾旺盛、形體偏瘦、大便不成形

媽媽這樣做:可以給寶寶多吃些健脾和中、益氣、祛濕的食物,比如山藥、薏米、蘑菇等。將薏米、山藥和大棗同煮成粥,是給寶寶調理脾胃不錯的選擇。


推薦閱讀:

寶寶為什麼不好好吃飯?
DHA那麼貴,不給寶寶買,不給寶寶吃,行不行?
寶寶面部、頸部長紅斑,好醜呀 ! 是皮膚病嗎?
新手爸媽必看,新生兒洗澡指南
兒科醫生:兒童過敏性疾病的護理和脫敏治療

TAG:育兒健康 | 育兒經驗 | 中醫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