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蘭多》:獻給文學的情書

一九二八,一部名為《奧蘭多》的奇幻小說問世,引發一陣熱潮。然而這部小說卻是出自意識流小說大師伍爾夫之手,此前她已經完成《戴洛維夫人》和《到燈塔去》的創作,並奠定了她在現代文學的地位,但之後問世的這部奇幻小說是她唯一一部,有著完整故事情節,用傳統敘事手法完成的小說,所以它顯得格外奇妙和與眾不同。優美的語言,奇幻的故事情節,熱烈真摯的情感,讓這部小說被譽為世界上最長的情書。

小說中的想像恣意瑰瑋,描寫亦真亦幻,細節栩栩如生,充斥了大量難以言說的意象和比喻,多處用到象徵的手法,讓故事顯得異常的神秘和迷人;甚至出現大量脫節和突兀的描寫,好似作者一時靈感迸濺補充上去的,全不顧那些靈感的結晶是否有意義。作者自己也承認這完全是一個「寫作者的假期」和「一個大玩笑」,可見在本書的寫作過程是多麼歡愉,對於罹患精神疾病的伍爾夫來說無疑是一個享受,似乎我們並沒有必要去深究這書中每一個神秘意象的奧義和秘密,去拆解那些華麗的詞語和段落,去尋找作者的思想。小說行文輕快流暢,感情豐沛自然,大量的環境和細節描寫,與意識流小說的模糊和抽象相去甚遠,頗有古典小說的風氣。而且記載了三百年的變遷,英國的霜凍,大霧,時代發展,尤其在描寫伊麗莎白時代的細節時,頗有巴洛克或洛可可的藝術風格,精巧的彷彿藝術品,一碰就碎掉。

輕鬆歸輕鬆,不代表這本書毫無實質內容可言。借這個熱愛文學的少年,伍爾夫表達自己對文學的看法,借三百年的變遷描述了英國社會的發展,藉助人物性別的轉變,詮釋了男女的差異和平等。書中穿插著對生活,對文學,對社會,女性等諸多永恆問題的思考。有別於意識流小說的抽象與深刻,這本笛福式敘事小說借主人公之口對這些問題做了具體又通俗的解答。

作者雖然也曾懷疑這部小說太過輕浮,實則恰到好處的將個人意識,文學天賦與流行小說結合在一起,寫的如此的華麗非凡。

事實上每部小說都是伍爾夫佈道的文書,外國作家總是習慣用文字闡述自我意識,他們變換不同的故事,在每個故事中只展示一點,或企圖將自己所有的思維和意識熔鑄在一本書中。這都十分常見,他們為藝術,為真理,為生活,更為哲學和自我寫作。好比加繆,好比紀德,好比黑塞。雖然中國小說也負擔有傳遞思想的功能,也出現過像三言二拍這種勸解世人的書,但那終究不是作者本人的思想意識,而是承襲傳統所得到的價值觀。所以本書中也算是伍爾夫的縮影。《奧蘭多》在成為女性後,對文學熾烈的愛,如同伍爾夫本人,伍爾夫似乎在借《奧蘭多》之口,表達一個人可以摒棄世俗之愛,去愛詩,愛散文,愛文學。對這種文學之愛的描寫讓這本小說顯得十分特別。

馬爾克斯曾說受到了伍爾夫的影響,我想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這兩位風格迥異作家的共通之處。一個經歷了三百年的時代變遷和性別轉變的貴族少年,那誇張的大霜凍,和大霧瀰漫,潮濕蔓延的英格蘭,用真實地筆調對現實進行誇張的描寫,並在字裡行間表達對所述事實確鑿無疑的篤定。簡直和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如出一轍。

既然這本小說被譽為世界上最長的情書,言辭一定十分優美動聽,即便被譯成了中譯本,依然文采斐然,韻律齊整,讀來朗朗上口,如同一首抒情長詩。

這部小說既不獻給某某女王也不獻給某某公爵。伍爾夫將它獻給文學,藉此表達她最單純最真摯與最熱烈的愛。

Ps-《奧蘭多》算得上是一本很神秘的小說,因為這部小說和伍爾夫意識流的小說創作手法相去甚遠,如果單讀作品,你可能會驚異這是哪個無名天才的作品。而且近期再版的伍爾夫作品也主要圍繞了伍爾夫的成名作和處女座諸如《雅各布的房間》《戴洛維夫人》《海浪》《日與夜》。這部小說的確十分輕鬆,也無怪它會銷售的很好,雖然有很多地方難以解釋說明,但卻可以放心的付之闕如,或者作者本人也不知道自己當時寫了什麼,為什麼寫。因為十分神秘,所以這部小說顯得格外的吸引人。由於伍爾夫所處的時代與如今相去甚遠,所以英語的用語習慣也一定發生了變化,這為翻譯帶來了不小的難度,但是好在人民文學出版的這個譯本,譯文準確優美,保留了原著的神韻,做到了翻譯的三要點,即信達雅。可見譯者功力深厚,文學素養十分深厚。


推薦閱讀:

我們扒一扒科塔薩爾的《跳房子》

TAG:西方文學 | 文學評論 | 幻想文學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