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奇襲子午谷之謀探疑

一.魏延奇襲子午谷之謀是否存在的論證

  魏延兵出子午谷謀略,不見《三國志•魏延傳》,但見「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裴松之注引的《魏略》: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孤證不立」,但魏延之奇子午谷之謀,僅見於此,但這一條恐怕連孤證都算不上,因《魏略》記載此事有殊多可疑之處。

  1.

  何由奇襲之謀留心於本國人物的陳壽不記,而《魏略》道出。這魏略作者,關於蜀漢人物故事到底從什麼地方得來的消息,可信度如何。

  《魏略》作者乃魏國郎中魚豢,大約魏末晉初人物,生平卒年已不太可考,當時因不見容於司馬氏,本書乃他私編史書,他成書稍早於陳壽,於魏國中原人物,那是詳盡得很,但是對於蜀漢人物,則未免道聽途說,貶低得多了。

  比如說諸葛亮之見劉備,三顧草廬,已在出師表裡道出了「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而魏略曰: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

  史實公認是諸葛亮自己去見的。證據在於寫出師表的時候,劉備雖已亡,但是知道內情而見在的舊將也不少,這件事,以諸葛亮的性格,智慧也不會說謊。可見《魏略》說的不對。又如劉禪,魏略又說他是被賣到漢中,後來才被團聚的。這些已經裴松之一一駁過了。

  可見《魏略》作者魚豢,記錄蜀漢之事,那是相當的不靠譜。大約在那個年代交通不便,信息封閉,很多時候,特別是敵國的事,他也只能道聽途說採集消息來源,然後記錄在案,無法一一甄別了。

  若我們假定子午谷奇謀為真。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是子午谷奇謀為真,這麼重要的一個軍事計劃,出於魏延這樣的蜀漢第一高級將領之口,被堂堂國家一把手,軍政大權一把抓諸葛亮親口否定了的高級國家機密,為什麼本國史官,留心努力搜集蜀漢人物故事,特別是諸葛亮故事的,又是大將之後陳式之子,可以接觸到很多絕密檔案陳壽的不知道,不記錄,反而敵國一個默默無聞的郎中史官卻記錄得這樣清楚呢?

  難道魏國的情報網已經到了發達到了這個地步?一生謹慎的諸葛亮顢頇到這個地步:絕密的軍事計劃,連高中級其他將領都不知道,本國檔案都沒有留存,就已經一字不差得到了魏國的默默無聞中低級官吏那裡?若真有一條這樣的反間網路,能清楚獲得這樣高度的軍事機密。為何史書上沒有一點記載,沒有一點痕迹,陳壽和魚豢都沒有一點記錄呢?若蜀漢連這個級別確定的政策,計劃,都被那魏國的郎官魚豢知曉,那蜀漢早就該亡國了。我們只能反推,這一條信息的來源和真實程度看來是非常可疑的,也就是傳言而已,魏延和諸葛亮根本沒有此次對話,邏輯才是自洽的。這一條最多只是一條傳聞被魏國官吏不加甄別的記錄在自己修的私史當中。被後世人當做了信史。

  2.

  為什麼在修三國志見到魏延的奇襲子午谷密謀,陳壽並沒有引用這條。

  陳壽寫史,是早有準備,早在蜀漢作官時,就多留意於蜀漢人物。他在入晉之後,則是大量參考了《魏略》《魏書》和《吳書》,再加上自己留心的蜀漢故事,進行篩選刪剪,修成了三國志。他在修撰《魏志》時,就多引該書靠得的內容,比如說《高句麗》就多引《魏略》。他修得三國志,當時人物評論,「質直過之」,也就是可信度是靠得住的,經得住歷史考驗的,被認為是信史。

  魏略所引的這一段魏延的子午谷密謀,他不會看不到,他也將這一段剔除了,而但書「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可見陳壽參考了本國史料,只認為魏延請分兵存在,也不認為有奇襲子午谷之謀存在。

  根據奧卡姆剃刀,這條子午谷密謀,不見於蜀漢本國史錄,不見於陳壽信史,而只有一條連孤證都算不上的《魏略》,證明子午谷奇謀是真的,比證明它是假的,要難得多。子午谷的來源和真偽,所採取的孤證,我們已經看到,根據推理,早已經被信史和陳壽所拋棄。而來源的魏略和魚豢,在記錄蜀漢人物方面,也是非常的可疑,有很多不良記錄。再沒有新的史料證據之前,只能說魏延子午谷密謀根本就是魚豢的道聽途說之言,不加甄別而記錄在案符合歷史的真相。

  二.關於奇襲子午谷密謀可疑的幾點分析

  假使這個計劃真的存在,任何計劃可行不可行,是否漏洞百出,是一個傳聞,或者文人的YY,還是可能出於魏延這樣一員知兵大將,我們只需要作一點分析就可以明曉了。

  作為當時蜀漢首屈一指的能臣宿將,魏延肯定不會在重要的作戰會議上提出某些不可行的計劃,自己降低自己的信任,受到眾人鄙視,畢竟不是受虐狂。「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這一條就很可信。他並沒有說自己要走那條路,與用兵方正有之,靈活不足的諸葛亮不一樣,他有「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戰績之佐證。諸葛亮後來還是放權了,而獨引一軍,靈活作戰,以豐碩的戰果來回報此次大膽放權。可見讓他獨當一面,魏延還是可行的。這個記錄是可信的,魏延提出的計劃安排是可行的。

  但奇襲子午谷密謀,這個具體而詳細的計劃呢?真是這個戰術靈活能打的宿將魏延提出的么?它的可行性在那裡?它的可能性在那裡?它是否完美無缺,收益很大,風險很小,還是漏洞百出,一戳就破,經不起推敲。那就讓我們逐漸的分析吧。

  1.

  隱秘性分析:密謀就是要保密,隱蔽,突然,出其不意。而所謂的子午谷密謀能保證這幾點么?

  兵者詭道也。任何再完美行動一旦被敵方事先知曉,那就只能是一個大笑話和拿士兵主帥性命開玩笑的大悲劇。這個計劃要別人想不到,具有隱蔽性,具有突然性和可行性,才能建立奇功。

  隱蔽性前文已經說了,要肯定真的存在這麼一個計劃,就得承認不久就全盤計劃都傳到了魏國一個低級無聞的郎官筆下,寫得還那麼清楚。以當時信息傳播的速度,實在不像蜀漢文武中翹楚,諸葛亮和魏延的作為。這保密性實在就太差了。

  隱蔽性呢?先說說計謀隱蔽性,這計謀到底奇不奇,是不是只有魏延這樣的天才才能想到由子午谷奇襲呢?其他人都想不到,也不去做呢?

  當時三國正是三分鼎盛成熟,各國人才濟濟,政治清明的上升期,許多軍事,政治人才在多年的戰爭中已經鍛煉的很成熟了。蜀漢要面對的幾位敵手,出鎮雍州的刺史郭淮與蜀漢交戰多年,熟悉地形,知兵善戰。宿將張郃乃是名望還在魏延之上的魏國倚望,「以巧變著稱。」宗室曹真以智謀自矜,統軍多年。而諸葛亮的老對手,後來開創了晉朝的司馬懿則正統兵荊襄,虎視眈眈。都是當時宿將人傑或者後世有名的軍事家。秘密潛過子午谷攻擊這等手段,估計文人會以為奇蹟,當上這等久經沙場的老將,他們怎麼會想不到。從漢中到長安,也就三條路。大家都走其餘兩條。諸葛一生唯謹慎,也怎麼會把這條連接著兩座重要城市,並無默默無聞的路給漏下了?畢竟這路只能算偏僻,不能算隱蔽,無人知曉。子午谷是否被遺忘,是否當時璀璨的將星統帥們就沒有想到過用他們做文章呢?到底歷史上有沒有人走過子午谷,效果如何?我們來看看史實。

  實際上,魏國在諸葛亮北伐兩年以後,就由宗室曹真計劃,張郃,司馬懿計劃,由子午谷入侵。這正說明了利用子午谷襲擊,不可能只有魏延想的到,也就達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若是魏國早有防備,也在意料之中。我們來看看史實以及效果:

  《三國志•曹真傳》:真以"蜀連出侵邊境,宜遂伐之,數道併入, 可大克也".帝從其計.真當發西討,帝親臨送.真以八月髮長安,從子午道南入.司馬宣王渡漢水,當會南鄭.諸軍或從斜穀道,或從武威入.會大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詔真還軍.

  據《長安志》載,谷長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南口曰午,在漢中府洋縣東一百六十里。下懸谷底數百米,全部是在絕壁上鑿棧道而過。一旦碰到天氣不好,那就得「治道工夫,戰士悉作。」邊修路邊走。所以稍微下點雨,660里的穀道,曹真一個月還沒有走完,戰士挨餓,民眾勞役,後勤還跟不上,全軍基本癱瘓。弄得遠在千里之外的文官王肅都看不下去了,上表說:「前志有之,『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此謂平塗之行軍者也。又況於深入阻險,鑿路而前,則其為勞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坂峻滑,眾逼而不展,糧縣而難繼,實行軍者之大忌也。聞曹真發已逾月而行裁半谷,治道功夫,戰士悉作。是賊偏得以逸而待勞,乃兵家之所憚也……」這次經子午谷入侵,準備了幾個月,傾魏國半壁江山的精銳,隴上積蓄,軍力和智謀勇武之將,可一場雨下來,子午谷就連一個月都沒有走完一半,連蜀軍的面都沒有見到,就把部隊拖垮了,虛耗了許多軍力,物資,灰溜溜的收場了。

  子午穀道交通如此惡劣,地形如此險峻,受天氣影響如此大,恐怕是宿將曹真,司馬懿等人都沒有想到的。

  而魏延雖然熟悉地理,但是他能克服那些導致計劃的主客觀因素么?他那一萬人大軍,在如此狹長的谷底棧道行軍這麼久,怎麼可能做到完全隱蔽,完全按時,完全不受天氣,後勤,山路等客觀條件影響還能保證準時到達,並且有戰鬥力?還要保證友軍和敵人絕對準時配合,並且魏軍完全不知情。我想有這麼多的如果,這麼多如果的條件還是必須充要,缺一就無法成功,這個計劃實在是太難實現了顯然易見的。

  前面假定,若這個計劃是真,連諸葛亮跟心腹大將,在南鄭北伐前夕,軍事會議上跟群下講什麼,全盤計劃是怎麼樣,評語和態度,都一字不差的被一個魏國西北下級郎官知曉,記錄在案,則必須推論出魏國情報網是如此強大。但需要實現這個計劃的條件,通過子午谷奇襲長安,又要魏國情報網變得得這麼弱智,連一線第一大將與5000精銳去了那裡,在自己前線,腹地,統治區域長安附近走動都不知道。

  若是讓魏國情報系統知道了魏延部隊的動向,則通過子午谷完全就是送死。要證明這個計劃確實有過,得承認魏國的情報能力如此強大,但要實現這個計劃,又需要魏國情報一下子又如此醬油,這個邏輯是無法自洽的。子午谷奇襲計劃的保密性,隱蔽性和可行性都要打這麼多問號,還順帶著魏國情報部門的能力一下天上,一下地上。

  所以這裡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個子午谷計劃完全是子虛烏有的。

  2.

  作為在漢中多年的宿將魏延,怎麼可能說出「不過十日可到長安」的夢話?

  以前文看來,以三國時代的科技,軍力,天氣等等客觀因素來看,通過子午谷行軍,本身就是一個難題。即使記錄為真,看來也並非魏蜀只有魏延一人考慮到了從子午谷奇襲,也就談不上什麼突然了。

  以智謀自矜的曹子丹大司馬,在歷史上就結結實實的被子午谷唰了一把。這次滅蜀之役也就虎頭蛇尾了。客場的曹真不熟悉地形,弄出這樣的事不奇怪。作為在漢中多年的宿將魏延,當然應該知道子午谷險峻難行,受到多種客觀條件的制約,怎麼可能說出「不過十日可到長安」的夢話?

  實際上,雖然年代不同,戰爭技術和條件都在進步,但一直到民國,子午谷從來都不是通往長安的坦途,而是一條充滿坎坷的地獄之路。以下是幾條史實:

  桓溫派遣司馬勛自漢中出子午谷,結果未出谷就被前秦軍隊擊敗了。

  明末高迎祥亦由漢中出子午谷,結果在谷口黑水峪被孫傳庭擊敗,高闖王全軍覆沒,自己也腦袋搬家。

  王耀武奇襲西安要活捉張學良,半路折返。

  通過子午谷的奇襲計劃,強要實施的效果實在使人遺憾。虛耗國力,不能按時,安全達到,更不要提「不過十日可到長安」,而敵人根本就來不及準備這樣的夢話。保密,隱蔽,突然性都談不上,而受止於種種不可控制的客觀因素,有太多太多的如果和不可確定性,隨便一個漏洞都會導致滅頂之災,重則全軍覆滅,輕則大挫銳氣,實在不像一個有輝煌戰績,老於兵事,宿將魏延的計劃。

  3.

  即使十日內通過了子午谷,魏延的計劃都會一一實現么?萬一有一兩個不如意?情況會如何?也就是計劃最後可行性如何。

  計劃很明確,魏延說了:

  「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這裡面需要的充分必要條件有:

  A.

  魏國的斥候,情報網完全醬油,根本就不知道魏延的奇襲動作。否則:直接谷口伏擊疲兵。

  B.

  奇襲的這幾十天里,不冷不熱,更不能下雨,棧道到處都是完好的,魏延以及部下得會呼風喚雨,會修理,修路等多種技能,十日內就可以通過660里的子午谷。否則:師老無功,失期不至,讓一隻主力精銳完全作廢,計劃夭折。

  C.

  魏延軍得個個體力過人,傷病不侵,長途跋涉強行軍之後仍能以一當十。否則:即使通過子午谷,也不過嚴重減員,疲勞不堪的強弩之末。

  D.

  夏侯懋迅速逃走,屬下無能人,長安一片混亂,形不成有效的抵抗,讓魏延大軍直接進入城池。否則:稍微一固守,缺乏攻城器械,人數也不多,又無後援的魏延部隊就會原形畢露。

  E.

  郭淮來不及增援。否則:固守長安,兩面夾擊。

  F.

  夏侯懋撤退的時候必須留下大量的糧草,輜重。否則:孤軍無援,無糧,人心惶惶,不攻自破,何用守城。

  G.

  友軍要及時趕到,牽制住郭淮,支援魏延。否則:孤軍懸後,將受到包圍,別說攻城,不攻自破。

  H.

  曹魏與各大軍區司令得反應遲緩,同時弱智,讓魏延部有充分的消化和據守時間,二十天工夫,消化了長安後還要據守潼關。「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孟達當初也是這樣想的,以己度人,這實在不像名將魏延的思維。孟達是庸才,魏延不是,至少在軍事上不是,他缺乏的是政治頭腦,不是軍事頭腦。曹魏各大軍區司令,幾乎都是當時一流的軍事將領,不按常理出牌,就連明帝曹睿的第一次親征都那麼迅速。這一條其實是把希望建立在主觀期望上。我真不認為魏延會幼稚到這樣的地步。萬一敵人不這樣做的嚴重性顯而易見。否則:部下疑心,消化不了,根本無法鞏固,救援不及,人心思變,無法據守。

  I.

  諸葛亮大軍出師,行動要迅速,消化,根除隴上曹魏勢力要快。以丞相用兵的方式,這一條真難為丞相了。簡直就是把大軍的生死存亡的關鍵,取決魏延能否頂住。否則:無法增援魏延,佔領區域也無法鞏固,弄不好就全盤糜爛。

  J.

  而魏延則要儘可能的抵擋曹魏主力。給諸葛亮大軍根除咸陽以西曹魏勢力的時間。確保糧道安全,漢中無失。以面對曹魏主力來到的大決戰。五千疲兵能否封閉潼關,控制長安,同時抵擋洶湧而來的幾路曹魏主力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簡直是把自己當超人了。否則:揮淚不斬馬謖,改斬魏延了。如果他還活著的話。

  從A到j,以上十二條,互相聯繫,一步一步,一定實行,就不可逆,只能到底。一個稍有差池,那麼全盤都輸。而且決定這十一條的絕多部分因素,都不是魏延可以控制的,取決於多種客觀因素和條件,充滿了太多的未知和疑問。問題在於,魏延只要去實行他的計劃,他就得一直賭下去,賭十二把的小概率的連是。這恐怕是一個相當兇險,概率幾乎可以算為0的賭博。

  雖然說世界上是沒一個軍事計劃,是完美無缺的,沒有風險,與現實完全相符合的,沒有一點幸運和意外因素的。但是善為將者,則要將影響到戰爭結果的可能的,主客觀因素,都盡量做全盤的考慮,根據敵我條件的情況,和客觀條件,做出可行的方案,「多算勝,少算不勝」而不是盲目的把寶押在許多自己不能控制的,不確定因素上,只是主觀的要求,一相情願的認為,敵人一定會怎麼樣怎麼樣,老天爺一定會怎麼樣,怎麼樣,友軍一定會怎麼樣,像這樣連壓十二注,只能要連開十二注是,不能開否,否則血本無歸的軍事冒險計劃,實在不像一個宿將的作為。倒像是文人出奇的YY。

  好!為了神話魏延,貶低諸葛,為了北伐大業,我們退一萬步,假定魏延以及麾下五千精銳士兵都是特殊材料製成的,對北伐事業無限忠誠的蜀漢馬忠派戰士,在絕壁棧道上邊修路,邊行進,吃喝拉撒,宿營睡覺都在棧道上,櫛風沐雨,背著的輜重裝備都銹了,可只要經過魏延大將軍開個士兵擴大會,就個個都生龍活虎,體力充沛,從不生病,怕冷,怕餓,以每天66里,也就是33公里的極限速度通過了子午谷天險,無一減員,裝備輜重都完好無損,隱蔽性也非常好,五千多人通過子午谷,白痴魏國也完全不知道,當然也不攔截,設伏兵,斥候。任他們以最完美的姿態出現在廣褒的渭水平原上,對著周長超過八十里的堅固長安大吼一聲,「長安,我來了!」越越欲試的想攻城。創造了一個軍事奇蹟。但是這軍事奇蹟接下來會怎麼上演呢?才有個完美的結局呢?

  以下是幾個劇本。

  編劇:魏延

  導演:魏延

  演員表:魏延 諸葛亮 司馬懿 夏侯懋 小校

  劇本一:

  魏延:「終於看到長安了,我們就要進長安了。」

  魏軍也在好奇的看著蜀漢這些野人……魏軍全副武裝,以逸待勞已經等待多時候了……

  「……這裡應木有人!木有人!這不是我要的劇本,ka!重來!」

  劇本二:

  魏延:「終於看到長安了,我們就要進長安了。」

  夏侯懋:「這都是啥人?」

  魏延:「你是夏侯懋。你面對我魏延,應該坐船逃走!」

  夏侯懋:「為什麼我要坐船逃走!我要堅守!」

  魏延:「可惡,我看人從來不會有錯的!」

  其實是筆者吐槽(冷笑):那馬公山,費文偉是怎麼回事?

  劇本三:

  魏延:「終於看到長安了,我們就要進長安了。」

  夏侯懋:配合一下,收拾細軟,趕快逃吧……

  小校:「報告魏將軍,我們沒有攻城器械!」

  「不需要攻城呀!夏侯懋根據我策劃的劇本,驚我等為天兵,應該乘船逃走了,長安應該是一座空城。」

  「夏侯懋是逃走了,可他的屬下卻想固守。我們這五千人在子午谷是不少,可一出谷,散布在平原上,就那麼寥寥幾個,人家就明白了過來了,都想立功呢!說殺了魏,啊不,將軍您,可封千戶……長安城可有幾萬百姓和幾千精兵呢!正向我們殺來。而且根據報告,雍州刺史郭淮正在趕來救援,先鋒騎兵已經到了……」

  「什麼!諸葛丞相大軍不是應該把郭淮牽制住么?」

  「可丞相大軍還沒有到,我們成了被夾擊的孤軍……」

  「這不是我要的劇本,ka!重來!」

  劇本四:

  「報告魏大將軍,我們不需要攻城!將軍神算,夏侯懋帶著所有下屬,已經逃走,還是乘船。有些人不肯走,說奈國法何,是夏侯將軍拽著他們走的……」

  「很好……我們進去接管長安城吧!」

  「可長安是一座空城,逃走的時候,有個該殺千刀的支了一手,他們把糧草軍械搬上船不少,帶不走的都毀掉了……我們帶的糧草差不多光了……我們,糧盡援絕了……」

  「這不是我要的劇本,ka!重來!」

  劇本五:

  「報告將軍,長安已經被我軍接管,百姓們說,早就盼著我大軍到來,沿路上簞食壺飲,沿途跪拜,都說:大漢的子弟兵,你們可回來了。許多父老鄉親們留下了感動的淚水,不意今日重見漢官威儀!」

  「不要這麼多廢話,糧草呢?我關心的是糧草!」

  「夏侯將軍托我跟您帶個話,只要您肯讓他繳槍投降,他一定把糧倉封好了等待諸葛大軍……」

  「很好!傳我的話,繳槍不殺,還有金票大大滴……」

  「郭淮軍的動向如何?」

  「本來是想救援長安的,不過他們害怕諸葛丞相大軍,只是固守。」

  「恩!這才是本將軍要的劇本,聽著,你們付出是有回報的,馬上要建立不世之功……」

  「可是,可是……南邊突然來了一支大軍,廢材夏侯懋又不想投降了,說剛才只是詐降……還想夾攻我軍……」

  「什麼,我不是說「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他們不按我的劇本來,這才幾天,怎麼提前了這麼多?」

  「報告魏將軍,孟達將軍臨死前也問了同樣的問題,可看到,那旗幟上寫的字,一切就明白了!」

  「上面寫的什麼?」

  「司馬……」

  「明白了。這裡群眾基礎很好,我掩護,你們留下來打游擊吧……」

  「您還有一次ka的機會……」

  「那很好……這不是我要的劇本,ka!重來!」

  劇本六:

  「報告將軍,夏侯懋已經伏誅,我軍已經控制了長安,肅清了殘敵,城內安堵如常,糧草無憂,隴上郭淮被諸葛丞相大軍包圍,除了少數還在頑抗,其餘大都投降,形勢一片,不是小好,是大好……」

  「那司馬懿大軍呢?」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不走了。」

  「那以巧變著稱的張郃,精銳的曹真部隊呢?「

  「他們都吃了N……片,這幾天還在聚合。」

  「本將軍說了,給我二十天,我就能搞定!」

  「可曹睿親率領大軍向潼關殺來,武關也有異動。我軍只有五千,控制長安就已經夠吃力了,根本控制不住那麼多渡口和關隘……」

  「不要緊,留下五百人鎮守長安,其餘的人跟我去潼關對抗曹魏大軍……」

  「我們才這麼點人……」

  「不要緊!本將軍自有奇計,大家聽我的號令:脫下內褲,穿在外面,含顆話梅,大叫一聲:變身,我是大漢超人!」

  「%……—%……—%……魏將軍,您不要緊吧!」

  若是這樣荒誕絕倫,漏洞百出的劇本和計劃說成是由魏延編撰,並且要親自導演,我以為恰恰不是在神話魏延,而是在醜化魏延,也是在醜化三國的英雄們。陳壽不選此入《魏延傳》,良有以也!

—————————————————————————————————————————

評論

@giga_fans 2011-08-17 09:00:52

    @遊子離 2011-8-16 17:28:00

     一.魏延奇襲子午谷之謀是否存在的論證

      魏延兵出子午谷謀略,不見《三國志•魏延傳》,但見「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裴松之注引的《魏略》: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

  -----------------------------

  蜀漢滅亡時候94W人,士兵10萬2000。按照亡國的腐敗程度,有空額很正常。

  姜維4-5萬人被定死在劍閣。張翼,董厥2萬人去增援,也被定住。蔣斌,王含各5000人守樂,漢,被包圍。霍弋2000人鎮永安。加上各地駐軍。蜀漢護衛成都的部隊不到2萬。而且阿斗什麼成色。歷史上有名。朝中大將,只有諸葛瞻父子。

  偷渡成功

  決戰就是

  鄧艾 鄧忠+帶路黨20000VS諸葛瞻父子10000多人

  把諸葛瞻的一萬多人擊敗。蜀漢已經失去抵抗的力量。

  內有帶路黨和投降派,外有鍾會定死蜀漢主力,中有諸葛瞻父子這對敗家子加戰術白痴。再加上歷史上有名的安樂皇帝。蜀漢實力跟當時的曹魏對比,五分之一都不到。就這樣,鄧艾還出了多少險情。

  但要我賭,我也賭。贏面很大。

  魏延出長安,曹魏與蜀漢實力對比,起碼也是30萬:10萬!會有帶路黨?會有投降派?會只面對戰術白痴帶的不到2萬兵?會有人幫他頂住曹魏主力?稍微有挫敗,曹睿會投降?

  不會,只有洶湧而來的曹魏主力!

  魏延5000VS曹真50000 郭淮10000 司馬懿50000 張合30000 曹睿 100000?

  這題目,我想不用算了。打遊戲我都不過去。白痴和奧凸曼才會拚死偷渡,去爭取這麼個結果。

  條件不同,不要拿戰術冒險,偷渡,算好的計劃,跟明顯的YY比


推薦閱讀:

諸葛亮心機算盡,奈何司馬懿死守不攻,丞相命不久矣理所應當
魯肅說: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
淚痕漫評三國 士大夫與宦官之爭
關羽傳
劉備孫子的師傅,還與諸葛亮有舊,卻因一嗜好貽笑千古

TAG:中國古代歷史 | 三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