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叔的理論和人生的選擇

1943年,在紐約布魯克林學院,有一位35歲的中年非油膩大叔名叫亞伯拉罕·馬斯洛。

某一天傍晚,天邊霞光斑斕,戶外蛙聲蟲鳴,甚是美好。馬大叔心情也挺不錯,索性哼著小曲兒走到學院教學樓後面的小山坡,一路驚起小樹林中鴛鴦無數。

馬大叔並不在意,他站定,仰望星空,感觸頗多,眼角有熱淚滴落。忽然,一顆流星從天際划過,馬大叔頓悟,發現自己理解了人生的終極奧義。他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激動,連滾帶爬跑下小山坡,衝進辦公室,抓起鋼筆奮筆疾書……論文《人的動機理論》誕生了!

(注意了,本文的文風從此處要轉折了)

文中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非常生動、深刻地描述了人生追求的層次。從底層到頂層分別是:

1. 生理的需要,它包括食物、水、溫度、衣物、住所、氧氣、光、性、睡眠等等。這些東西能維持一個人滿足最基本的「活下去」。也是推動一個人行為和行動的首要因素。滿足了這種最基本的需求之後,人才會開始考慮其他的需求;

2. 安全的需要,它包含人身安全、財產安全、職業安全、健康保障、家庭安全等。代表人們都希望能夠保障自己免於災難,並且擁有更強的自我防禦實力和安全感;

3. 情感和歸屬的需要,代表人們在活下來和安全的前提下,就會開始希望得到家人、朋友、同事、社會的關懷愛護和理解,是一種對親情、愛情、友情的渴望;

4. 尊重的需要,指人們這個時候會開始希望有足夠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得到內部和外部的尊重。內部尊重是指個人希望自己能擁有不菲的實力,能夠勝任大多數的挑戰和工作,非常自信。外部尊重是指個人希望能通過自己優異的表現和成績得到家人、朋友、同事、社會的信任、肯定與尊重;

5. 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一個人最頂層的需求,是指一個人願意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從而達到自己的遠大夢想,使自己的人生擁有極高的社會價值。

(注意了,本文的內容從此處要轉折了)

經常有人在微信上問我一些職業或工作上的困惑,對於現在的工作覺得很苦惱,想去嘗試一下新環境,又患得患失無法抉擇。其實每個人一生對於自己的事業和工作往往會依據需求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選擇。

我們從感性上來說可以從兩種導向來做決定:

第一種叫做願景導向,即非常看好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的結果。即使起步時艱難一點,不完美一點。也堅定看好長期結果和以後的發展。

第二種叫做後悔導向,即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的結果持懷疑態度,信心沒那麼足,不確定能把這件事做好。但是自己心底里認定出於某些原因,這件事情必須要去做。否則將來一定會後悔。

一般來說,當人們的需求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這四個階段的時候,用願景導向去做決定更為合理。即選擇更好的、潛力更強的、可供自己發揮空間更大的事業。而需求層次達到自我實現的時候,則更適合用後悔導向去決定。即選擇無論結局如何,自己都不後悔,都能慶幸自己的選擇是追隨內心真實感受的事業。

而我們從理性上去決定要不要換一份工作,則可以問一下自己以下四個問題:

第一,現在你的薪資水平是否為同行同崗位中上水平?

第二,現在你的上司身上是否有你想學但是還沒學會的技能和品質?

第三,現在你的工作崗位能否發揮你的大部分能力和特長?

第四,你在現在的公司是否還有晉陞的空間?

如果四個答案中,「是」答案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則更應該留下來,好好工作,努力做更好的自己,為公司和個人創造價值。如果「是」答案只有一個甚至沒有,則更應該不耽誤現在的公司和自己,去尋找更為匹配的事業和工作。

魚,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推薦閱讀:

如何找到自己最佳的優勢,並把它發展成事業?
手有田字紋,千萬豪宅不愁
你是順其自然還是無可奈何
這一點就能看出你是不是個聰明人
忙起來多好, 因為閑下來更累

TAG:職場 | 事業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