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寶要不要割包皮?幾歲割?弄清楚這些很重要

繪圖 | Arlay

今天這篇文章呀,哎呀,我一定要先八卦一下~

我當年,少不更事的時候,在醫院做包皮環切手術,的助手的故事……

那時候應該是大四,我們宿舍的妹子去泌尿外科見習,跟著老師去門診手術。

第一天,就是包皮環切術,我的工作是,幫忙扶一下,扶一下……呃,一個成年男病人,and幾個醫學院的羞澀妹子,畫面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尤記得老師很嚴格的要求我們,「現在你們的身份是醫生,克服不好意思是從醫的第一步。」

女生去泌尿外科,男生去婦產科,從臉紅到正視,完全以醫學角度來看待身體和器官,每一個醫學生都是這麼培養出來的。到後來研究生的時候,這些就都不是事兒啦。

再回想起那段青澀的時光,更多的是感激自己曾有過一段在醫院實習、值班、跟著老師實戰的經歷。

後來做了公號,也寫過一些孩子私處護理的文章,總有不少男寶媽留言問「割包皮」的事兒。問的最多就是「有沒有必要割」「哪些情況要割」「幾歲可以割」之類的問題。

這回,糕媽就結合專業泌尿外科醫生的意見,一次給大家講講清楚。

聽到「割包皮」這個詞兒,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包皮過長、包莖了,要割包皮。

答案或許不是你想的那樣哦。

給出答案前,咱們先來看看包莖、包皮過長具體是什麼樣的?

包莖▼

包皮過長▼

寶寶有包莖的情況,要割包皮嗎?

不一定!真正需要割的是病理性包莖 !

病理性,也就是「有麻煩的、會帶來其他問題的」包莖。

有少部分孩子,由於包皮和陰莖頭的損傷或者感染,包皮口反覆發炎,形成瘢痕,從而使包皮口的皮膚失去彈性,到了3~4歲以上仍然無法上翻包皮。這種就是病理性包莖, 的確需手術治療。

除了上面說的這種情況,我們都可以暫時先觀察。

其實呢,96%的寶寶出生後都有生理性包莖,隨著陰莖的發育,90%的娃都能自愈,不用手術。不能自愈的少部分娃,咱也可以用非手術的方法解決(後面具體說哈)。

那包皮過長呢?需要割嗎?

一般情況也不用割。

除非發現寶寶私處有發紅、酸痛、腫脹,或者排尿時寶寶的包皮膨脹,排尿困難,要諮詢醫生意見,看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

其他情況,做好清潔就行。

如果沒有上面說的比較嚴重的情況,糕媽還是建議,給孩子一點時間,五歲前別著急割。

一般寶寶到3~4歲左右,包皮就可以慢慢上翻,露出一定的陰莖頭 。

還沒等娃自己長好的時候,就幫他來上一刀,有點白受罪了是不是。

特別提醒:

胖寶寶要謹慎割!

胖寶寶脂肪多,陰莖埋在肉里了,看上去又短又小,媽媽們不免著急了,「小雞雞怎麼消失了」?

如果把這種情況當包皮過長割了,不但效果差,還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咱得先考慮是不是隱匿性陰莖的問題。幫孩子減減肥,陰莖或許就能露出來了。

先聊聊過來人的經驗哈。我們在公司家長群調研這個問題時,幾位媽媽私下給小助理遞了「小紙條」,譬如——

除了身邊媽媽們的「親身體會」,還有人專門對這件事兒做了個研究。研究樣本上千人:1059人沒割過包皮,310人割過包皮。結果顯示,沒割包皮的男性,龜頭的敏感度可能更高些,更容易達到性高潮。好了,忘了電線杆上的小廣告吧。

真要說割包皮對性生活有啥好處?確實有。割過包皮後,男性患性傳播和感染艾滋的概率會降低 、女伴感染宮頸癌的風險可能減小 。

不過話說回來,比起割包皮,安全的性行為(如愛愛前後洗乾淨、規範使用安全套)在預防性傳染病方面,發揮的作用要重要得多 !

So,不用因為這個糾結給不給孩子割包皮。家長教男寶從小學會正確清洗私處,做好性教育才是關鍵。

3~4歲後,娃的包皮要是還翻不上去的話,試試非手術治療:

可以請醫生幫忙翻,不過滋味會比較酸爽,有好多孩子一輩子可能都記得這種疼痛。

或者家長自己每天給寶寶包皮口上抹一些艾洛松,主要是起到軟化作用。包皮口軟化後,每天幫寶寶用手擼一擼包皮(彆強行翻)。大部分寶寶等到包皮口慢慢鬆開,就可以上翻包皮,露出陰莖頭了 。

PS:短期用激素艾洛松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一般用3個月左右,要是沒有效果再考慮手術。

等包皮能翻上去後,記得每天清洗包皮裡面——

①輕柔地推開包皮;

②用肥皂與溫水清洗陰莖頂端和包皮褶內;

③清洗乾淨後,一定要將包皮推回陰莖頭。

3歲前,啥也不用做,正常清洗陰莖外部就行:

在包皮和龜頭沒有自然分離前,不要強行翻開包皮清洗內部,那樣很容易傷到寶寶,造成流血甚至撕裂。

嘮叨了這麼多,媽媽們應該很清楚了吧。割包皮對孩子的健康來說不是必要的。除非寶寶有病理性包莖,其他情況都可以暫時先觀察。如果諮詢過醫生後確定要割,一定要選個正規醫院哦。

還有不少媽媽留言「糕媽家也有個小男孩,你是怎麼做的?」

嗯,我家寶貝還沒到5歲,也沒有那些感染、不舒服的情況,目前還在觀察階段哦。醫生囑咐了,每次洗澡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往上翻一翻。我會選擇到5歲之後,再帶他請醫生看一下哈。


推薦閱讀:

冬季寶寶喝水怎麼辦?8款保溫吸管杯大數據對比~
寶寶認生怎麼辦?其實這是天性,不是缺陷!
一哭就抱會不會慣壞寶寶?
備孕乾貨 ▏少花錢、不發胖的懶人版指南出爐!
帶孩子旅行對孩子來說有何意義?

TAG:母嬰 | 育兒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