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聽話的乖孩子,最讓人操心
文/悠然 圖/網路
01
每日早晨,田小乖穿衣服都要挑剔一番。
這件藍色的不好看,紅色的夾克才好看。這個襪子不好看,要穿汽車圖案的。
他正處於秩序敏感期和執拗敏感期,堅信自己的審美。不管你跟他說這件衣服是新買的,如何如何帥氣,他都堅持,自己的選擇。
我媽對這點非常看不慣,說我把孩子慣成什麼樣了。「他這麼小就由著他,長大還得了。」
我們幼時是在我媽的高壓下長大的。穿衣服從來是我媽買什麼穿什麼,我第一次獨立買衣服是上大學後,在宿舍姐妹的帶領下去買的。
我媽對我們的要求是:聽話、懂事、好好學習。有違背,會被推出門外,站在門口反省。
我到現在還記得自己有一次不聽話,跟媽媽犟嘴。被我媽直接推出門外:「你不聽話就出去。」
我站在門外,不敢敲門,也不敢走開。我們那時住的廠里的母子樓,一個長長的樓道里住著好幾戶人家。有人從樓道走過,會奇怪地問:「你站門口乾嗎?是不是忘帶鑰匙了?」我不敢回答,那人也就懂得,「又不聽話了吧?被你媽罰站了?」
我站在那裡,又害怕又尷尬,獨自等待著,我媽氣消後會來給我開門。時間那麼漫長。
多年後,這一招我在女兒身上也用過。她三四歲的時候,有一次到了睡覺時間還不肯睡。我失了耐心,直接關上燈關上房門自己出去了,讓她獨自去睡。
她在門裡哭得更厲害,拚命砸門。
我不忍,腦子裡立刻閃現當時我被關在門外的畫面。
我打開門,女兒停止哭喊,不住抽泣,顯然是嚇到了。
我突然醒悟,那個時候的我,跟我媽一樣,缺少耐心,只想孩子順從乖巧,減少帶給我的麻煩,我並沒有真正尊重她。
即便到現在,我在我媽面前依然很慫,最怕的還是她生氣,跟我媽也刻意保持一種疏離感。我媽也總說我,不敢拼不敢闖,註定是個平凡的人。
我私下抱怨,還不是因為我小小年紀被送回老家寄養,現在才如此缺乏安全感;還不是您控制欲強,從小什麼都要管,才導致我現在做事猶豫不果斷;……
可我在無意間居然又在重複我媽的教養方式。那一刻才明白:身為父母是需要學習和訓練的。
02
我們的傳統教育里,習慣把「聽話」和「好孩子」聯繫起來。
「聽話的孩子才是乖寶寶,聽話的孩子媽媽才愛。」
「不聽話的孩子大灰狼會把他抓走,頑皮的孩子警察會把他抓走。」靠恐嚇和用收回愛來威脅孩子,讓孩子放棄自己的想法,順從與我們,這樣長大的孩子會怎樣呢?
一種情況:這樣的孩子性格懦弱,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容易屈從於權威。長大了依然是個「乖寶寶」。
年少成名的作家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上演講,說自己這些年身後討好性人格之苦。作為一個大家眼裡的別人家的孩子,她卻總是不自信,覺得自己不夠好,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
明明覺得領導教訓地毫無道理,卻要裝作很受益的樣子說:「您講得很有道理。」
跟男朋友吵架,明明自己已經討厭對方了,明明很怕對方打來電話,她還總是不停道歉,說自己錯了。她壓抑自己的喜好,壓抑自己的情緒,即便在最親密的關係里,也不敢把表露真實的自己。活得特別辛苦。
她跑去日本,在沒有人認識自己的地方,讀書、沉思,一年時間終於治癒了自己。
前兩日新聞,20年前因被導師性侵而忍辱自殺北大學子高岩就是一個典型的乖乖女。第一次被當時的老師瀋陽單獨約見時,已經覺得老師行為不妥,卻不敢拒絕,也不敢尋求幫助。
自己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最終用自殺的方式來解脫。讓父母陷入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長久的傷痛中。
還有之前因被性侵而上吊自殺的台灣青年女作家林奕含。她高中時就得了重度抑鬱症,16歲起就固定到精神科接受診療,她曾多次試圖自殺未果。當年以台南女中滿分上了醫學系,但很快就因病休學,後來重新考上政大中文系,之後病發,再度休學,飽受疾病折磨。而這一切的根源,都來自她13歲時遭補習班名師誘姦的經歷。
老師是權威,她不敢反抗,甚至一度認為是自己的錯。她曾經向父母暗示,但父母的反應是「這麼小年紀就這麼騷」。林奕含只得將自己的秘密吞了回去,連父母都不能站在她這一邊,她還能指望誰?無人幫助,無人理解,她一個人承受著那麼大的壓力,又背負著羞愧和侮辱,讓這個女孩子內心遭受著巨大的折磨。在黑暗中孤獨掙扎,卻始終看不到前方的光明,最終被黑暗吞噬。
另一種情況,長期壓抑的情緒在成年後迸發,變得桀驁叛逆。
多年前看徐靜蕾的採訪,裡面提到老徐父親小時候對她非常嚴厲,造成了她極度嚮往自由的性格。
老徐說:「自由就是隨心所欲,就是我想幹嘛就幹嘛,誰也別管我。我對自由的要求,我覺得可能是我的人生第一要求。就是我都可以不健康,但是我要自由。」
對自由如此強烈的追求,透著一股子任性,一股子偏要為之的倔強,這也是對自己幼時不能自主的一種補償吧。
前一段時間發表萬字長信要跟父母決裂的北大高材生王猛,也是因為父母對他各種嚴厲控制,讓他感覺自己一直被操縱。寧願不回家,不見父母。
這也是長期在父母要求聽話順從之下 壓抑自己情緒多年後的一次集中爆發吧。
03
女兒上幼兒園時,有一次肚子不舒服,老師要求把飯吃完。她不敢跟老師說,還是堅持吃完了。晚上回到家就吐了。
我問她「為何不跟老師實說自己肚子不舒服呢?」
她說:「老師說,小孩子說的話都是假的,大人說的話才是真的。媽媽,你明天跟老師說可以嗎?你是大人,老師會相信你說的話。」
因為她小,在幼兒園老師眼裡,根本沒有話語權。
聽她說時,我特別難過。如果她一直覺得自己的話是不被人相信的,自己的聲音是無足輕重的,在遇到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她敢於說「不」嗎?
學校里遭到校園霸凌不敢告訴父母的無助孩子;
職場里任由別人捏的「軟柿子」;
生活里總被欺負的「老好人」。
她們都是不敢維護自己的權益,不敢大膽拒絕,不敢為自己的利益爭取。
前幾年曾有媒體做過一份調查,被性騷擾的多數女孩子都是「乖乖女」,她們在對方講黃段子或肢體碰觸時不敢出聲,不敢拒絕,給自己貼上了「好欺負」的標籤。才讓那些猥瑣之人更加大膽,更加有恃無恐。
而那些敢與第一時間喝止對方的女性,讓對方不敢輕易再有越矩行為。
我們把孩子培養成小綿羊,卻指望她在這胡狼出沒的社會能安然無事,能勇於拼搏。她要怎麼做得到?
我不想兒子以後也和我一樣,缺少主見,性格懦弱。即便他在穿衣服這件事上挑剔、執拗。也還是選擇尊重他的審美。
我不願他有一天面對不願意的事情不敢說「不」,不想他以後違背自己的意願,犧牲自己的原則去討好別人。
孩子有自己的獨立意識,他不可能什麼都和我們合拍。他有自己的審美,有自己的意願,想去嘗試自己未曾嘗試過的事情,想去探險這個未知的世界,……
許多人認為教育孩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太多的規矩是對孩子的束縛。所謂的規矩不該是我們制定出來的,而是遵循客觀環境,尊重社會規則和不妨礙他人。在這個範圍之內,給孩子自主選擇的自由。
孩子不可能按照我們期待的樣子成長,他有他要走的路,他有他的人生。用我們的格局限制孩子,對孩子是一種殘忍。
正面管教有一個工具——家庭會議,家庭成員一起討論家庭事務,解決問題。每個人都可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孩子了解我們看事情的角度,也要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他的聲音不會被忽視,他的意見會得到尊重,長大了,他才不會迷信權威,迷信書本,才會獨立思考。
我們不能保護孩子一輩子,就讓他早早學會自己思考,自己判斷,自己選擇,走好自己人生的道路。
-------- 轉發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作者簡介:悠然 曾經的媒體人,現全職陪伴兩個孩子成長,專註育兒與女性情感,正面管教認證講師。在紛雜的生活間隙,依然有仰望藍天的憧憬,文字或許是最好的方式。
公眾號:悠然不知歲 ID:THyouran
微 博:悠然不知歲
推薦閱讀:
※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是什麼?
※新生兒應該如何護理?這20條小技巧很有效!
※照書養娃,請先放下你的育兒焦慮
※不打不罵,懲罰孩子最有趣有效的方式,別錯過哦!
※過早戒掉紙尿褲傷腎還傷身 關於寶寶紙尿褲的「內幕」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