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840年,英國政府決定對中國政府打一場戰爭

1

1840年4月7日,英國議會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

在北端的下議院廳,眾議員幾乎分成了兩派,相互之間開始了言辭攻擊和嘲諷,一時間唾沫橫飛,劍拔弩張。

他們在幹什麼?他們在進行辯論,圍繞對華戰爭軍費案和廣州英商損失賠償案進行辯論,現場氣氛緊張而激烈,這是英國議會特色。

在兩個多月以前,也就是1840年(道光二十年)1月16日,剛剛加冕不久的維多利亞女王,在國會上發表演說,表明自己的態度:「在中國發生的事件已經引起我國臣民與該國通商關係的中斷,我已極嚴重注意,並將繼續注意這一影響我國臣民利益和王室尊嚴的事件。」

女王的這次演說,旨在呼籲「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向中國發動戰爭。這場辯論,也是因此而起。

在經過3天的辯論後,4月10日,開始表決,最終以271票對262票9票的微弱優勢通過了內閣的侵華決定(上議院在5月10日也通過了這個決定),維多利亞女王最終同意了對華宣戰。

維多利亞女王:點燃侵略中國第一把戰火的女人

近代中國長達百年的屈辱歷史就這麼開始了。

2

這時的英國,已經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生命力得到飛速發展,同時,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那個有名的「東印度公司」,正在瘋狂地進行對外殖民擴張掠奪,海外殖民地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進一步加速。

最讓他們引以為豪的事情,就是在1815年,在歷時十餘年的拿破崙戰爭中一舉擊敗法國,成為歐洲唯一的霸主。

而此時,正處在他們所津津樂道的「維多利亞時代」,一大批江洋大盜和冒險家橫空出世,從西歐到東亞,從北太平洋到南印度洋,象徵著「日不落帝國」的「米字旗」隨處可見。

對於萬里之遙的中國,他們也曾經來過。

早在1793年,英國政府特使馬戛爾尼訪華,與中國商量通商事宜,時值83歲高齡的乾隆皇帝平靜地對他說:「我們是天朝上國,天下共主,無所不有,不需要跟你們搞貿易,你們還是回去吧」(天朝統馭萬國,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乾隆《敕諭英吉利國王書》)。馬戛爾尼的中國之行最終失敗。爾後,英國又派使節來華,其目的大致與第一次相同,但在嘉慶皇帝那兒也吃了閉門羹,憤懣而歸。

英國人繪製的馬戛爾尼見乾隆漫畫

兩次中國之行,英國人也看明白了:一直以為中國很強大,很富足,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3

英國人有了這兩次的失敗,把目光轉向了一種植物或者說是農作物,這種植物叫做罌粟,它種在土裡會開出美麗的花朵,它的果實的汁烘乾可以製成一種令人上癮的物質——鴉片。他們正是用這種物質,真正叩開了清朝的國門。

要知道,在此之前,清朝已與英國進行不自由貿易很多年,為什麼說是不自由貿易,清朝的茶葉、生絲、藥材在英國銷路很好,而英國的貨物大多是刀、叉、鐘錶等工業產品,清朝老百姓沒什麼太大的興趣,這就造成了大部分時間都是清朝在賺英國的錢,英國貿易逆差嚴重。1781至1790年間,流入中國的白銀達1640萬兩,1800至1810年則達2600萬兩。

而那兩次英國特使訪華的目的,就是通過兩國官方交流,實現自由貿易,打開中國市場。

沒有取得平等待遇地位的英國人顯然失去了耐心,他們開始利用鴉片走捷徑。

可悲的是,鴉片居然在中國賣得異常紅火。

剛開始,煙民主要是一些富家子弟,緊接著,迅速擴散到各色人等中間:官吏、商人、文人、婦女、僕役、兵丁、乃至於僧尼道士。吸食上癮不說,還研發出了一整套吸食鴉片的文化和工具。如此情形使得有利於中國的貿易順差急劇逆轉,1831至1833年間有將近1000萬兩白銀從中國流出。

吸食鴉片的工具

就這樣,鴉片進入中國後,不僅白銀嘩嘩流向英國人的口袋,國人的身體和精神也被鴉片腐蝕得越來越厲害。

4

道光皇帝在位年間,對軍隊好生給養,這也無意間給他們提供了抽鴉片的有利條件——時間和白銀,而當他們面對令道光皇帝叫苦不迭的農民起義時,才發現什麼叫一塌糊塗。於是,道光皇帝急眼了:徹底禁煙!

他找到了時任湖廣總督,被譽為「近代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

鴉片戰爭博物館中的林則徐塑像

毫無疑問,林則徐職業道德幾近完美,思想相對開明,禁煙經驗豐富,但在舉國上下做著「天朝夢」的大潮下,也不可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比如林大人深信「洋人如果沒有大黃、茶葉輔食將會消化不良而死(況茶葉大黃、外夷若不得此,即無以為命——林則徐《示諭外商速繳鴉片煙土四條稿》),洋人士兵因為腿部不便彎曲而不善陸戰(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無能為——林則徐《英人非不可制應嚴諭將英船新到煙土查明全繳片》)」。

林大人的這些想法可以說是過於自信,優越感十足,這顯然會使他在敵我態勢上做出錯誤的估計,甚至盲目崇尚暴力。

1839年3月10日,欽差大臣林則徐抵達廣州。

林則徐不是一個空談家,而是一個實幹家,之前他在自己的湖南和湖北轄區禁煙效果明顯而被道光皇帝印象深刻。這次在廣州,他的禁煙思路也可以說是非常清晰的:先收拾吸鴉片的中國人,然後收拾賣鴉片的中國商人和提供鴉片的英國商人,至於那些保護鴉片走私的官員,小的先給抓了,大的先暫時放過,畢竟還得靠他們出力抓人。

那麼問題來了,吸鴉片的中國人、賣鴉片的中國人輕輕鬆鬆被收拾了,提供鴉片的英國商人呢?

林則徐對付英商的手段簡單而直接,中斷貿易,撤走華人買辦和僕役,包圍英國商館,斷水斷電達6個星期,命令英國人趕緊交出鴉片,警告加恐嚇。在這期間,個別拒交鴉片的英商與林則徐發生了矛盾衝突。

這時候,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出面調停,他對那些拒交鴉片的英商說:「不要抵抗,你們把鴉片先繳給我,由我轉繳給林則徐,我向你們保證,你們的損失由大英帝國政府負責。」(本總監督茲……謹以不列顛女王陛下政府的名義並代表政府,責令在廣州的所有女王陛下之臣民,為效忠女王陛下政府,將他們各自掌管的鴉片即行繳出,以便轉交中國政府……且本總監督茲為了不列顛女王陛下政府並代表政府,充分而毫無保留地願意對繳出鴉片經我之手轉交中國政府的全體及每一位女王陛下的臣民負責。)

英國商務總督查理·義律

這多多少少有些息事寧人的味道,但關鍵的是,義律這番話一出,鴉片的所有權易手了:它不再是商人的私人財產,而成了英國政府的公共財產,個人的商業行為一下子拔高為國家的外交行為,矛盾的性質隨之也發生了變化。他的決定,被譽為「頗具政治家風範的大手筆」。

這樣,義律擔保要向林則徐繳出20306箱鴉片,但到5月18日,他實際繳出了21306箱,超額完成繳煙任務!

5

6月3日,虎門。

3個45米長、23米寬、2米多深的大坑旁邊不遠處,站著一些在省大員和外國參觀者,他們在看著工人的勞作。

只見工人們把鴉片煙球砸成碎片,扔進裝有半米多水的大坑,爾後拋進大量的鹽和碳,石灰遇水發熱沸騰,工人們攪拌混雜其中的鴉片直至完全溶化,然後將之衝進旁邊的一條小溪,溪水帶著溶化在石灰漿中的鴉片流入了大海。

虎門銷煙

林則徐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6

鴉片被全數收繳後,義律認為英商已無法繼續在中國進行貿易,於是他未經英國政府的批示,下令停止通商,並將英國僑民從廣州撤退到澳門。

當然,義律沒有兌現他對被收繳鴉片的商人們的承諾,商人們利益受損,於是聯合呼籲國會保護英國的利益,並採取步驟以兌現義律對被收繳鴉片作出賠償的保證。義律則不失時機地敦促倫敦對中國採取「迅速而有力的措施」,轉移矛盾。總之,各方奔走,亂成一糟,兩國局勢日趨緊張。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月12日,一幫英國水手在九龍殺死一名中國村民,這個事件給緊張的兩國局勢火上又澆了一把油。

林則徐要求交出兇手,因為「殺人償命,中外所同」,義律拒絕將英國臣民將由中國法律處置,林大人被激怒了,便對澳門的葡萄牙當局施加壓力,要其驅逐這些英國人。

林則徐和義律談判圖

8月26日,義律和英國商人離開了澳門,來到了一個距廣州140多公里、方圓約50公里的荒涼小島,這個小島的名字叫做香港。

隨即,林則徐在兩廣總督鄧廷楨的陪同下,風光地巡視了澳門。

至此,林則徐這邊節節勝利的好戲接連上演,而義律也深刻認識到,唯有武力才能迫使清朝政府接受西方的規則,他決定挑起一場戰爭來告訴清朝皇帝什麼才是自由貿易和平等外交。

於是,他稟報維多利亞女王說,陛下的官員和臣民的貨物被清廷沒收,這等同於戰爭,是對英國的宣戰。

女王自尊自大的內心進一步膨脹,於是,就有了開頭那一幕。

1840年6月,英國人的龐大艦隊抵達中國海面,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

作者:林檸今心 一個中國近代史愛好者

本文首發於「近代史搬運工」微信公眾號 ID:ModHisCarrier

期待您的關注


推薦閱讀:

中國古史-周公封建-大保簋銘
聶榮臻的臨終遺言?
【老秦人的故事】51、野心膨脹
廣東文化的包容是從哪裡開始的?地球知識局
毛澤東讚揚魯迅的一段鮮為人知的話

TAG: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