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矯正前的這些檢查你都做了嗎

正畸菌總是在知乎上收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回答邀請,大部分都是上傳幾張口內照片詢問自己的牙齒情況,然而每次看到這種問題,正畸菌都情不自禁想說教??

矯正牙齒可不是普通的感冒就醫啊喂,不是看看舌頭就知道你有沒有發炎、該吃什麼葯!沒有經過一系列專業的正畸檢查,光是看一眼哪怕是純正無p圖的牙齒自拍,經驗再豐富的正畸醫生也無法給你確切的診斷!

明察秋毫的正畸菌洞悉了大部分牙友關於正畸檢查的誤解和疑惑:

  • 為啥要做正畸前檢查,有經驗的正畸醫生不應該看一眼就知道我該怎麼矯正了嗎?
  • 一個專業正規的正畸檢查應該有哪些項目?哪些檢查可以不做?
  • 為什麼每去一家口腔醫院都要重新檢查?之前檢查過的資料能不能拿到另一家醫院來用?

別著急,你的矯正牙齒超實用「小百科」—正畸菌已上線!

一個正規的口腔門診和醫生,一定會先帶你做一系列檢查項目及初診後,才會給你出具體的矯正方案。這些檢查一般有以下幾項??:

初診

與醫生面對面溝通,交流你的治療期許,讓醫生了解你的需求。

正畸菌在陪診時發現,有些牙友沒有和醫生形成有效的溝通,以至於回到家肚子里還有一堆問題沒有問明白,自己的想法也沒有和醫生說清楚,後面正畸菌也會出一篇相關的文章幫助大家有效地和醫生大大溝通~

然後醫生會對你的口內情況進行一個初檢,並觀察了解你的靜態面部、微笑、說話等口頜面情況。

拍X光片

一般我們到了口腔醫院都會拍攝頭顱側位片(二維X光片)和CBCT。

因為肉眼有許多無法觀察到的情況,有了X光片,醫生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發現肉眼看不到的問題,如阻生牙、多生牙、囊腫等病變。你那還沒長出來的智齒也就暴露無遺啦。

通過對X光片的頭影測量分析,醫生大大可以通過更精確的數據來做診斷。

取模

取模就像「複製」一副你的牙齒,可以得到你的牙齒大小、排列、咬合等情況,再通過專業的模型測量分析獲得客觀的數據,幫助醫生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

口內照相

由於人的記憶儲存時間有限,且不能在人腦中進行精確的測量分析,因此用拍照來記錄,也是醫生診斷和方案的重要參考,日後也可以用來做矯正前後的效果對比。

數字化輔助檢查

無托槽隱形矯治、舌側矯治、個性化精準治療等都需要精確度更高的數字化3D模型。有時候也會作為傳統檢查項目的輔助檢查手段。正畸菌做隱形矯正的時候,第一次看到電腦上的3D模擬自己牙齒矯正的變化,一下就被這種黑科技社會到了。

一般大家去到口腔診所必做的幾個檢查:初診、拍X光片、取模、口內照相。

這一系列檢查都是為了能讓你的正畸醫生最大限度的全面了解你牙齒的情況,發現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小問題,以便做出合適的矯治方案。

Q:為什麼每去一家口腔醫院都要重新檢查?之前檢查過的資料能不能拿到另一家醫院來用?

這兩個問題之所以放在一起回答,是很多牙友發現自己拿著之前檢查過的資料到的別的醫院後依然還要重新檢查。

這是因為,當你在一家醫院做過檢查過後,在去下家醫院就診時,往往會間隔一段時間,而我們的牙齒在不戴牙套的擁擠狀態時、或是有我們肉眼看不到的阻生智齒在擠壓時,都會有一定細微的移動。所以你上周去的A醫院拍的牙片,帶去B醫院的時候,可能你的牙齒已經有了一點點的變化,對於醫生而言數據的精確性就受到了影響。而牙齒矯正有時候往往就是那零點幾毫米的距離需要調整。

此外,不同醫院進購的檢查儀器不同,單位、精密度可能都會有些許不同。對於習慣在自己醫院看檢查結果的醫生而言,拿到別的醫院的檢查結果,可能在制定方案及測算上就會有誤差。

Q:拍X光片輻射大么?好怕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頭部X光片:0.01豪西弗/次

CBCT:約0.04豪西弗/次

乘飛機:0.01豪西弗/小時

食物輻射:0.29豪西弗/年

吸煙:20支/天約1豪西弗/年

自然輻射:2.4豪西弗/年

大家可以自行對比~~

最後,正畸菌也想給牙友們一些建議??與其在網上尋醫問診得到一連串不確定、甚至不專業的答覆,還不如找個靠譜的醫院和醫生做一套專業的正畸檢查。

推薦閱讀:

人生第一次拔牙-種牙
烤瓷牙的危害?
老人口腔問題,可能會與哪些疾病有關?
理想咬合的特點
只有上排牙齒不齊,我為什麼要做全口矯正?

TAG:牙齒正畸 | 口腔醫學 | 牙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