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寒門如何再出貴子?

幾年前一位中學老師在網上發了一篇文章《寒門再難出貴子》引發熱議,文中觀點雖然刺痛很多家長們的心,但卻不掩社會發展的真實。如今很多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學生,尤其是偏遠落後地區,家庭條件又不好的學生,想再通過讀書考大學改變命運確實越來越難,甚至就算十年寒窗苦讀,好不容易考了一個還相對可以的大學,畢業後也難以獲得一個好的工作,事業發展更如雪上加霜。反觀大中城市,家庭富裕的孩子,從小無論在學習環境,學習成績和教育資源都各方面碾壓窮學生,大學畢業後憑藉自身學識加上家庭幫助,很快便能平步青雲。寒門子弟讀書也有很多用功的,甚至其辛苦程度比很多富家子弟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在日後的命運和關鍵時刻的發展上卻有著天壤之別,在社會上甚至一度引發了「讀書無用論」。

從中國歷史來看,自古以來,其實寒門皆難出貴子。隋唐以前官吏選拔靠的是舉薦,被舉薦之人都是世族大家或勛戚子弟,等級階層固化決定了寒門子弟即使讀書也不可能為官,如東晉時期王謝兩大家族勢力雄厚,王羲之出身便是右將軍,於是大家又稱他為「王右軍」。

隋朝時設立科舉制度,於是開始有了寒門子弟登堂入朝的情景。但即便如此,能夠考中的人也是豪門多寒門少,即使到了唐太宗時期,朝廷大力改革,增加寒門子弟人選,士族子弟依然是官員隊伍的主力,尤其是高層官員。宋朝「偃武修文」大力選拔讀書人,並設立了優厚的待遇,鼓勵讀書,發展教育,於是有了范仲淹,蘇軾,王安石等一大批靠讀書而富裕的人,這是古代歷史上豪門與寒門子弟最接近的一次,但依舊豪門子弟多於寒門。

讀書人最可悲的歷史時期有兩個,一個是元朝,一個是「文革」,讀書人被稱為「臭老九」,比乞丐高一等,比妓女低一等,普通老百姓只得安分守己,想要改變階層等級幾乎不可能。清朝時期應該算是讀書人的一個「春天」,如果不算文字獄的話,老百姓通過讀書是可以改變命運的,然而皇帝對於科舉選才這條改變階層的通道可並不這麼看,皇帝認為科舉的第一要義在於「牢籠志士」,讓讀書人們窮經白首,鑽研詩句,相方設法通過考試進入仕途,如此一來便不會有謀反之心,讀書人不謀反,剩下的即使有反心也不過是一幫沒學識的草寇,不足以成事。這也是為什麼乾隆要大力實行文字獄。

真正讓社會各階層平等競爭的一次機會我認為是「文革」結束之後,由於歷史浩劫,大部分人都已經一貧如洗,城市人與農村人沒有什麼區別,所以當高考重新恢復之後,通過高考走進大學的大多都是家境貧寒的人,這個現象持續了數年,直到2000年後,城市經濟突飛猛進,前幾批讀大學的人成為了社會精英,富裕人群,富人子弟才又重新成為了資源與機會的分配者。於是便有了我們今天認為的寒門難出貴子的觀點。

當然,我一點也不贊同再來一次文革,給社會來個大洗牌,那是時代的悲哀(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一百個人的十年》),貧富分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優勢資源向富裕人群集中也是自古以來的規律,即便再有一次社會大洗牌,用不了多少年又會重新回到這個樣子的。


除了社會與歷史的發展規律之外,孩子發展的如何與我們的家庭也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56 Up》,導演想驗證在英國社會階級是不是真的很難逾越。所以從1964年開始 ,就對英國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長達56年的跟蹤拍攝,每隔7年就會對他們進行一次記錄,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去年的56歲,幾十年過去,還是那個導演,從青年到老年,還是那群人,從兒童步入老年。

研究結果出來了:

在他們56歲的時候,當年那幾個上層階級7歲上私立學校的孩子,已經按照既定路線上了牛津大學,畢業然後都做了著名律師,過著上層社會的優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們的孩子也無一例外地走著父親的老路,好中學好大學好工作;

中產階級的男孩子有三個也上了大學,牛津大學數學系畢業後成為了一個中學教師,過著平淡也還安靜的生活;

而那幾個來自底層社會階級的孩子,他們年老以後,都當了一堆孩子的爺爺奶奶,而他們的孩子,極少能上到大學,做著都是普通的服務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類,他們自己,常與失業相伴,如果沒有好的社會制度,他們其實處境堪憂。

這部紀錄片赤裸裸的顯示了富有家庭的孩子繼續富裕,貧窮家庭的孩子繼續貧窮的,印證了我們中國的一句老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說的就是遺傳和潛移默化。農之子恆為農,商之子恆為商。

不是你窮,活該怪自己不努力,而是從小,你得到你得教育,你能獲取的資源,永遠不會有上層孩子那麼豐富!他們從小就受著比你好的教育,享受著比你豐富的資源。你的努力起不了任何撼動作用。

精英層的繼承並不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繼承,而是整個圈子的世襲,他們身邊的人同樣是優秀的。而底層社會的孩子只能在落後的圈子裡打轉。

那窮人家的孩子是否就難有出頭之日了呢?不盡然,至少在當今這個社會,我認為機會有很多,從富人與窮人的思維與習慣上相對比便可以發現方向。

01 對待讀書的態度


以色列是我非常敬佩的一個國家,地處中東,資源缺乏,人口稀少,但就是這麼一個國家,擁有著很多優秀的科學家與多項世界高精尖技術,人才輩出。因為他們的民族是猶太人。

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猶太人,也知道猶太人可謂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但他們的優秀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從小就大量的學習與思考,據說每個以色列的大學生,從出生到大學畢業的平均閱讀量超過500本書。正是一種不斷學習的思維與能力成就了猶太人在世界上的地位。

對待讀書的態度也是一個優秀,富裕的家庭與貧窮家庭的差別。2017年全國多個省市的高考狀元調查,平均家庭藏書量為400本以上。一個熱愛學習,樂於讀書的家庭氛圍,所培養的孩子自然也熱愛學習。一個熱愛學習的孩子,學習成績自然比被逼迫學習的孩子要好的多,重要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培養了學習的興趣和思考的能力,這對日後的人生髮展有很大的幫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富裕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優秀的原因之一。

02 眼界的培養


如果讀書能增加我們的學識,那麼旅行便能增加我們見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今中國的旅遊事業越來越發達,一方面與經濟水平不斷增長,居民收入增高有關,另一方面與很多新興的中產階層生活和教育觀念改變有關。美國家庭的教育理念里對外出旅行便有很深刻的理解,美國家庭的孩子從小到大會去世界很多的地方去旅遊,這決定了這些孩子長大後的眼界與思維,考慮問題能從更大的格局出發,對社會的發展有更多的了解。

提到外出旅遊,很多人便會想到錢,口頭禪便是:沒錢啊!沒時間啊!怎麼出去玩?

實際上這是對於旅遊的片面理解。我每年都會外出旅行,以現在的旅遊消費,實際上花的錢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很少,現在外出旅行的方式很多,自由行,拼團,跟團等等。而且通過旅行,不僅能培養孩子的眼界,同時也增長了大人的見識,發現更多的機會,所能帶來的收益遠比旅行的花費多得多。

眼界的不同決定了孩子的氣質與思維,越發優秀的大學裡,學生們的思維與見解越發的寬泛與深刻,不局限於一時一地,從國家發展來說,這是國家的榮幸,年輕人學識豐富,思想獨到,而這些年輕人基本都出自家境殷實的環境,這也是為什麼寒門子弟就算進入到頂級大學,與其他同學難以溝通交流,因為見識太少,於是便產生了一些不好的現象,如迷失自我,盲目崇拜,自卑自閉等!

03 朋友圈的影響


古人對朋友兩個字是非常重視的,能稱之為朋友的都是可以托妻獻子之人,如今我們很多人點頭之交也稱之為朋友。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朋友圈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從他的朋友圈便可以看出端倪。

孟母三遷,為的也就是小孟子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環境。優秀的家庭里,父母會經常關注孩子所結交與玩耍的人,避免孩子與行為不端,思想不善的人相接觸。我們每個人都是環境的產物,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壞人學壞人」

三字經里有這麼一句「養不教,父之過」,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便是過於放縱,平時不關注孩子的所學所想,甚至都不關心孩子與什麼人一起玩,出了問題便施之以拳腳,訴之以口舌。這非但不能對孩子起到任何正向的作用,反而會把他推向不好的另一面。相反的,優秀的家庭父母不僅常關注孩子的朋友,而且努力給孩子創造好的朋友圈,天長日久,差距自然就一點點拉大了。

04 金錢思維方式的不同


「讀書無用論」的核心觀點就是讀書不能賺錢,這是典型的窮人思維!很多人覺得富人揮金如土,喜歡奢侈享受的生活。然而根據一些富人的調查和採訪,他們非但一點都不亂花錢,甚至還有點摳門。這就是富人的孩子與窮人的孩子在金錢思維方式上的區別。

在很多人的眼裡,錢就是用來花的,花完再去賺。即使比較節儉的人,無非也就是把錢存銀行。然而很多富裕家庭的孩子,對待金錢的態度不是這樣的,這些孩子的父母從小就教育他們勤儉節約,不能亂花錢,另一方面教育他們如何運用錢做投資理財,這樣等這些孩子長大之後,不僅會賺錢,而且還能用錢產生更多的錢,貧富的差距就這樣才代際傳遞中擴大了。

對很多普通人,甚至是貧窮家庭來說,投資理財是個陌生辭彙,但是可以先從節儉做起,努力工作,把節省下的錢用於學習和孩子的培養,這就是最大的投資。同時要教育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培養孩子的財商,這樣等孩子長大後才有與富人子弟競爭的本錢。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新興機會不斷出現,而這一切都要來源於孩子從小的培養,家庭的重視,寒門子弟在當今社會想要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並非沒有機會,以我來看,機會還很多,而很多說沒有機會的人們,更多是來源於自身的放棄,缺乏耐心!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完全改變社會階層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這點就要求父母們要有長遠的規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傳承,下一代人比上一代人強,有所進步就是非常好的!


推薦閱讀:

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談「講究」----家庭學問大
藍潔瑛悲劇:自己選擇的結果
看完這4本書,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性教育老師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