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階層決定了你去哪裡 - 美國大城市的人口遷移
一線大城市每年都會迎來一波波高收入高學歷的年輕人,當他們成家要買房了,很多人就會退居二線城市搬出去。
最近看到一個UC伯克利經濟學家Issi Romem的研究,是關於美國大城市的人口與經濟階層關係的,感覺發現或許也適用於很多國內的大城市,分享下~~
這個研究發現:
- 美國城市的人口遷徙是有選擇性的:遷入一線高價城市的流入人口往往比遷出該城市的人口有更高的收入和教育程度,而在物價水平低的大城市人口流動卻相反。這樣導致了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加大,也進一步抬高了大城市的物價和房價。
- 物價高的大城市裡流入人口的雙職工的比例更高,更加年輕,買不起房租房的人也更多: 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去大城市賺第一桶金,然後隨著成家立業,如果買不起房養不起孩子就離開,搬去物價更低的地方。
- 隨著大城市房價的高企,有房一族和租房一族成為了一種新的階級劃分, 而這種篩選機制也讓大城市的房價高居不下。
過去10年里,美國的高收入,高學歷的年輕人都搬去了 灣區,洛杉磯,西雅圖,紐約,波士頓,DC 這些物價昂貴的沿海大城市,而一般的普通人搬去了物價水平較低,但氣候較好的溫暖城市,留在中西部銹帶城市大都是收入學歷較低的底層。
一線沿海大城市新流入的「新移民」收入和教育層次明顯比從這些地方搬出的人要高出不少,也更加年輕。去灣區,紐約,LA這些地方淘金的「新灣區人」,"新紐約人「比起離開這些城市的人,平均年收入平均收入多了$1萬多美元。 (比如北上深?)
而在那些物價水平相對較低,氣候較好的」宜居「二線城市裡 (達拉斯,奧蘭多,拉斯維加斯),遷入人口和遷出人口的收入水平相當。 (比如成都重慶長沙?)
而在那些中西部的」銹帶「城市,比如克利夫蘭匹茲堡這些衰退的工業老城,人才正在流失,留下來的人和新進來的人,收入和教育水平都要低於離開的人。 (比如東北一些城市?)
當城市成本越高的時候,吸引的新入比起搬出的老人就更加富裕,而這幾年以來,這個收入差距愈發增大 --
以灣區為例,從2005年$2500美元的收入差距到了2010年的$8000美元,而到2016年變成了近$2萬美元。於此同時,灣區的房價從2010年到2016年漲了87%! 很多人如果在灣區找不到高收入的工作,可能都不會考慮搬去那裡,能去能留下來的都是有錢人。
對於有一些好大學的中西部城市比如CMU所在匹茲堡而言,很多大學生畢業以後紛紛跑去了一線城市工作,當地的知識經濟很難得到發展。
昂貴的沿海城市也特別吸引著年輕人。舊金山,洛杉磯,波士頓,西雅圖,紐約和華盛頓的新移民比起搬離這些城市的人要年輕得多。當然,像邁阿密,菲尼克斯,奧蘭多和坦帕這樣溫暖的南方城市吸引的都是退休者。
年輕人搬去沿海一線城市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更優秀的對象。而年輕和單身,也是他們得以能夠搬去這些昂貴的地方生活的優勢 -- 他們可以租房,甚至可以找室友合租,而暫時不用考慮買房還貸的問題。
而隨著這些年輕人變老,開始創建家庭,需要更多空間的時候,他們很多人就會搬去郊區,或者離開,去更便宜的二三線城市。而其中最有可能離開大城市的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和底層,他們的收入已經完全不能承擔高昂的房價。
過去的十年里,美國最有才華和野心的年輕人愈發像一線沿海城市集中,而這些城市生活成本的昂貴不僅僅是因為地理優勢和房屋政策,而更是因為一線城市吸引和留下來的人才越來越高端。經過這樣一個正反饋機制,大城市變得強者恆強,也進一步和其他普通城市拉開距離。
*****歡迎大家參加我的Live******:
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推薦閱讀:
※分享:一個讓你變美的瑜伽呼吸法,瑜伽老師都在練
※走心,還是走金?
※我們在團圓,可你們卻在玩手機
※有什麼讓你心情瞬間變好的事?
※說說你是抱著怎樣的夢想怎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