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未來同行

題名源於大學時期看過的李開復先生的一本書,想來切合內容,就用它做題名。休息這幾天在看一本20世紀初的交易書,書中不少關於交易心理的分析至今仍十分奏效。至於交易策略方面,估計早已失效。而作者似乎也深知這一點,書中也有提及一些交易策略不斷地因應市場變化而轉變。我想,這就是作者能一直立於不敗之地的原因。

前兩天到公司附近修手機。觀察到杭州這邊的文三路也有不少破舊的數碼廣場。不禁想起廣州的中六電腦城,還有天河崗頂的電腦城。以前門庭若市的地方,如今門可羅雀。小時候總聽大人說「一鋪養三代」,大意就是手上的一個鋪面能夠養活三代人。如果拿的是電腦城這樣的鋪面,估計一代人的積蓄早已虧損,並且元氣大傷。

杭州這邊是和兩個程序員合租。一直都很佩服程序員,思維嚴謹、眼界開闊、能吃苦。細問之下他們去年剛畢業,工資就將近1W。更詭異的是,他們並不會認為這就是最終的職業,覺得過幾年還會跳槽,或者轉向其他的崗位。「雖然不少前輩說互聯網行業已經是夕陽行業,但是近幾年肯定仍會持續火熱的。未來的事,沒有人知道。」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空餘時間還會繼續學習技能。

前段時間在寧波,遇到的炒外匯的95後,交易系統完美,最終的想法是能自行編程製造交易軟體,然後讓軟體自動交易,而自己則「躺著賺錢」。當然,他為了這個目標,算是跨界學編程,然後不斷地模仿大神的交易策略,並不斷因應市場、形勢改進。我想想自己的選股模式和交易系統,使用的仍然是上世紀90年代流行的技術。難怪自己的選股效率低且收益不可觀。

人對過往總有一種依戀的情結。在某個階段不再改變之後,就不斷地重複舊有的盈利或生存模式。一方面是對過去的依戀,另一方面是懶於改變現狀,更深層次的恐怕就是對未知的恐懼。因為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會帶來收益,同時也可能導致損失。最後,偏向於「更實在的收入」,維持現狀。

《誰動了我的乳酪》裡面,講的也是變化。但更加偏向積極的一面,倡導人們時刻準備著迎接未知的變化。我想,《周易》裡面最根本的思想也是如此,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人能做的就是學會識別並且跟隨變化。

推薦閱讀:

和桐桐一起長大 (3) 種族歧視
不憐憫,才是真正的尊重
2018年 小記
王菲、章子怡告訴你,撕下「偶像包袱」有多爽
和桐桐一起長大 (9)講故事

TAG:趨勢 | 成長 | 未來 |